第一百章 明攝宗張居正(1 / 1)

對於徐階提出隻交賦稅,不還田的主意,宋陽山不肯同意,這頭是同門師兄弟,那頭可是張居正,得罪張居正隻會死的更慘。

但當徐階拿出當年胡宗憲那封偽造的聖旨的時候,宋陽山有些不知道如何應對了。

宋陽山麵色猙獰的說道:“當初你不是這麼說的!徐階,你當初可沒說要讓胡宗憲瘐死!我當時被貶斥,故此聽了你的話,偽造了一封聖旨,結果伱卻把他害死了。”

徐階麵色複雜的說道:“那時候,已經不是我能控製的了。”

沸反盈天的倒嚴的風力,愈演愈烈,聲勢太大,徐階根本就控製不住局麵,有些事兒,徐階隻能決定開始,事情的發展和結果,根本不是他能控製。

宋陽山在京中做大理寺右丞,彈劾胡宗憲和阮鶚的貪腐事,這也是宋陽山配合徐階倒嚴的步驟之一,一步步的讓世廟主上厭惡嚴黨。

彈劾胡宗憲後,宋陽山被嚴黨給報複貶斥到了夷陵做判官,而後轉福建做兵備副使,與戚繼光合擊倭寇,和戚繼光一起商討上奏了海防的事宜,才算是一步步的起用,也算是和張居正搭上了線兒。

胡宗憲這個人有意思就意思在這裡,宋陽山彈劾胡宗憲被貶斥,宋陽山都到他的地頭了,胡宗憲也沒打擊報複。

張居正用宋陽山,可不是看在他是師叔的麵子上,嘉靖三十二年,張居正就跟徐階一刀兩斷了。

至於偽造胡宗憲的聖旨,也是因為他宋陽山在福建,和胡宗憲來往密切,所以有胡宗憲的手書,故此偽造。

宋陽山從來沒想過,徐階居然會直接讓胡宗憲瘐死獄中。

現如今,宋陽山掛右僉都禦史官階巡撫應天,而此時徐階舊事重提。

“悔不當初配合於你!你現在卻拿此事拿我?”宋陽山看著徐階頗為狠厲的說道,此時宋陽山已經動了殺心。

徐階智珠在握一樣的說道:“師弟莫急,現在不是還沒拿出來嗎?不拿出來,不就是沒有嗎?有勞師弟了。”

“你家裡那些個甲弩,你還不還?”宋陽山選擇暫時岔開話題,他需要認真想一下,不要被徐階帶著走。

徐階既然來找宋陽山,自然是做好了準備,總不能讓宋陽山白辦事,他趕忙說道:“還,我敢不還嗎?我一帶這個頭,那些個搖擺不定的權豪縉紳,也會跟著還。”

“我還能讓師弟難做不成?”

說的像是恩賜一樣,可細細一想,宋陽山就發覺,徐階是來服軟的,確切的說,南衙的權豪縉紳們,在顧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倒下的時候,權豪縉紳們感覺到了驚恐。

交稅可以,還田不行。

宋陽山察覺到了一些徐階的異常,徐階他底氣不足,宋陽山稍微捉摸了下,神情慢慢恢複了平和,剛才就是被徐階那麼一說,宋陽山才有些激憤,現在把這件事認真想了想,心態越來越穩定。

宋陽山頗為淡定的說道:“徐太師,你真的留著那封偽造的聖旨嗎?汪道昆、沈一貫等一眾浙黨,可是對胡宗憲瘐死的事兒,耿耿於懷,就連豁達的大司馬,也是緊咬著不放。”

“你要是拿出來,我大不了就是個偽造書證,被罷官罷了,你呢,你們徐家呢,全家都得死光光啊。”

“再說了,徐太師,你說是我偽造的就是我偽造的?我還說你是胡亂攀咬的,你說元輔、朝廷、陛下,是信你啊,還是信我呢?”

“朝廷窮的當褲子了,我把還田的事兒辦好了,元輔會怪罪我?”

宋陽山發現徐階拿著根本不能拿出來的把柄在威脅他,這件事真的撕破了臉,怕是徐階更倒黴才是,即便是徐階走到了胡宗憲的那一步,徐階說宋陽山也是胡宗憲瘐死案中的幫凶,那如何證明徐階不是胡亂攀咬?

徐階沉默了片刻,他發現最近過去被他拿的死死的人,現在有一個算一個,都變得精明了幾分,這讓徐階有些不適。

徐階無奈的說道:“咱們是同門師兄弟,我沒有要拿你的意思,我們隻是一條船上的人,我這次來也是來商量的,你現在是威風凜凜的應天巡撫,我一個失去了權勢的前前首輔,能拿你怎麼樣?”

宋陽山歎了口氣說道:“你太小瞧元輔了,你信不信,我上這麼一道奏疏上去,元輔立刻就能猜到,你手裡拿著我的把柄,過不了多久,就把我給換了,換人來主持此事。”

“大勢所趨,勢不可擋。滔天江水奔湧之時,你我不過頑石而已,這不是當初徐太師隱忍了二十年,得到的道理嗎?這是你我二人能擋得住的嗎?”

“能嗎?”

“徐太師,徐師兄,你聽我一句,你都還田了,你管他們死活?”

徐階站了起來,看著宋陽山情真意切的說道:“我不管他們死活,他們就要我全家老小的命啊,你信不信,我明天表示支持朝廷還田政令,後天我祖宅就能被群小匪寇給端了,一把火燒的乾乾淨淨,什麼都不剩?”

“徐璠就提出了個折中的法子,立刻就變成了殺人案犯,現在都充軍去了。”

宋陽山看徐階打算離開,也是站起來相送,走到門檻處,宋陽山低聲說道:“徐太師,我給你指條路,你自己跟首輔寫封信,好過我寫奏疏入京,徐太師說是不是?”

“謝過師弟了,師弟留步。”徐階轉身離開。

宋陽山說道:“送徐太師。”

等到徐階走遠了之後,宋陽山看著徐階上轎攆的身影,才小聲的說道:“老狐狸。”

宋陽山那是差一點就被徐階給唬住了,他察覺到了徐階底氣不足,又想明白了其中的關鍵,才算是沒有上徐階的當,他要是替徐階上奏,提南衙權豪縉紳的條件,立刻就會被張居正察覺,而後被罷免。

政治這種東西,最可怕的是站錯隊,而且還是站在張居正的對立麵。

徐階回到了客棧,思索了許久,才鋪開了筆墨紙硯,宋陽山不肯幫忙,隻能他要給逆徒寫封信提條件了,言辭非常悲哀,也把事情說的很清楚。

南衙七萬頃,七百萬畝田,那都是權豪之家世世代代積攢的家底,朝廷說白沒就白沒,這是搶劫。

張居正收到了徐階的書信和宋陽山的奏疏。

宋陽山的奏疏裡,把徐階去找他,還把他當年偽造胡宗憲手書聖旨的事兒,竹筒倒豆子一樣的說的清楚,這件事,擱在宋陽山的心裡也很久很久了,他在福建和戚繼光平叛的時候,胡宗憲可是平倭的總指揮。

沈一貫、沈一貫的父親、汪道昆都曾經求告到他這裡,希望宋陽山仗義執言,為胡宗憲正名之事奔走,畢竟當年大家都在胡宗憲的手下做事,一起平倭,宋陽山也隻是表麵答應,從未說過一句。

現在徐階舊事重提,宋陽山乾脆直接把情況說清楚了,朝廷要殺要剮,等他辦完了還田的事兒,再議不遲。

“就這?還以為他們敢聚嘯造反,哪怕是背後招攬些匪寇也算是打過一場,這就交甲弩投了?無趣。”張居正放下了徐階的信,隻覺得無聊,這群權豪縉紳嗓門大,膽子卻小的很。

遊七聽聞也是一樂,笑著說道:“這不是俞龍在南衙嗎?若是俞帥不在鬆江府,指不定他們鬨出多大的亂子來!現在俞帥不去找匪寇就好了,匪寇還生事兒?”

張居正極為認真的點頭說道:“你說的很有道理,南衙長期缺少朝廷的驕兵悍將震懾,自然膽大包天!慶賞威罰,缺一不可,兼並如火如荼,百姓困苦凋零,多少和缺少強兵震懾有關。”

“就像是海貿事兒一樣。”

張居正最近在思考一個問題,就是大明的銀路要不要掌控在自己的手裡,這個問題非常的複雜,他需要細細思量。

“那徐階說不還田隻交稅,答應他嗎?”遊七麵色奇怪的問道:“若是要答應,還是要跟宮裡溝通一下,防止出現什麼誤會才好,萬一宮裡陛下和太後,把這事理解為了先生要包庇姑容徐階,怕是不好。”

張居正搖頭說道:“當然不答應了,田拿回來了,還缺稅賦?”

“他們最好造反啊,你看最近戶部尚書王國光,那臉上都笑出褶子了,一聽說有五十萬銀入庫,眼睛都綠了,左眼寫著糧,右眼寫著錢。”

“王尚書恨不得他們造反,好把他們統統抄家,抄一家五十萬,南衙多少權豪縉紳啊,這都抄乾淨了,那得多少錢,多少田,多少糧。”

“我已經姑容徐階了,給他留了一萬畝田,胡宗憲案子,也沒有過分追擊,他還去遊說宋陽山。”

“人啊,走錯路了,就真的很難回頭了。”

張居正在說徐階,也在說宋陽山,胡宗憲的事兒,是個徹頭徹尾的悲劇,當時所有推波助瀾的都是罪人,宋陽山逼迫南衙地麵權豪還田,這件差事辦好了,可以視若戴罪立功。

宋陽山不說,徐階攀咬,朝廷也不能拿宋陽山如何,孤證不證,隻有一件物證,沒有書證人證,就不是鐵案,宋陽山頂多受到風力輿論的壓力而致仕罷了。

宋陽山既然說了,而且還不肯投降於權豪縉紳,把把柄交到了張居正的手中,那宋陽山就可以繼續主持還田。

張居正是個循吏,清流他用,濁流他也用,南衙地麵複雜,能辦好這個差事,張居正就會用。

張居正不由的想到了賈三近,賈三近站在岔路口上,賈三近要是住在全晉會館,把兒女送到葛守禮辦得家學裡去,也不會落得現在這個下場。

賈三近接受了張四維贈送的宅子,現在賈三近被扒了官服,現在那個宅子,又回到了張四維的手裡。

“李時珍找的怎麼樣了?”張居正問起了李時珍,這個神醫,也不是神龍見首不見尾,李時珍在湖廣蘄春縣見了一個東壁堂坐堂行醫,隻是上個月蘄春知縣奏稟,李時珍進山去了,這一去也不知道何時才能回堂。

遊七思索了一番搖頭說道:“從湖廣傳來的消息,還沒回來。”

“嗯。”張居正開始繼續注解四書,論語學完了,下麵就是孟子了。

次日的清晨陽光明媚,小皇帝一大早來到了文華殿,等待著廷臣入殿,他手裡翻動著兩本奏疏。

淨鞭三聲響,群臣進殿。

“拜見陛下,陛下聖躬安否?”

“朕安,免禮。”朱翊鈞小手一揮,示意平身,而後開口說道:“科臣耿定向等人,聯名上疏,為王陽明頌功,”

“耿定向說:大抵近世儒臣,褒衣博帶以為容,而究其日用,往往病於拘曲而無所建樹;博覽洽聞以為學,而究其實得,往往狃於見聞而無所體驗。習俗之沉錮,久矣!”

“守仁具文武之全才、闡聖賢之絕學。筮官郎署,而抗疏以犯中璫,甘受炎荒之謫;建台江右,而提兵以平巨逆,親收社稷之功。偉節奇勳,久見推於輿論;封盟錫典,豈宜遽奪於身終?”

這奏疏的意思是,現在儒生出了問題,隻喜歡享樂,拘泥於規矩,所以沒有什麼作為,又為王陽明頌功一番。

張居正聽聞,稍微斟酌一番說道:“陛下容稟,臣以為不妥。”

“守仁之後,其弟子多標新立異以為名望,全然不得守仁心學的精髓,知行合一致良知,卻隻講良知,不講知行合一,就像是人隻有一條腿,如何以致遠?”

“其弟子,總是號召門徒、互相唱和,有才能的人需要仰仗他們這些人的鼻息,無才能的庸碌之輩,常常借著守仁心學虛張聲勢,蠱惑人心,而且越來越放肆。”

“在清流之中,其學說尤為盛行。其弟子流於高談闊論,把守仁心學,以訛傳訛,謬論越來越多,這些年科道言官,屢有狂言。”

“朝廷並未奪守仁爵位,這是肯定,但是這個學說,臣以為,還是斟酌再行。”

“守仁薨,廷議,不奪其封爵,以彰國家之大信;申禁其邪說,以正天下之人心。”

王陽明死後,朝-->>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