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開啟大選,重磅消息一經傳出,舉國皆震。

無他,皇帝太年輕了,正值春秋鼎盛時期。

四十歲幾乎是男人最黃金的時期,可就是這種時候,皇帝急流勇退,開啟大選。

也沒聽皇帝身體有問題。

而天心開啟大選的理由也沒有登報。

畢竟他現在才滿打滿算的登基了九年而已。

算上監國時間,也才十年。

如果對外說,不想超過祖父和父親登基的時間,那麼後來人大概會有樣學樣。

他既害怕後來者偷奸耍滑,也害怕國家有變,頻繁的開啟大選,是極為容易朝令夕改得。

與國家,與百姓,都不是什麼好事。

而十到十五年內,是一個比較合適的時間。

首先,勤勞的皇帝,長時間留戀於案牘,是很容易把身體給拖垮的。

而且時間一長,就容易懈怠,貪圖享樂。

倒不如讓出主位,自己去東京得了。

而去了東京後,相對鬆散一些,更像是為兒子坐鎮中原,震懾眾人。

可以享樂,也可以休息,壽命也能長一些。

最重要的是,一代代相輔佐,能最大程度避免出問題。

而一代帝王登基的期限內,也比較容易做出成績,如果不行,也能換掉,避免更大的問題出現。

如果你想長期霸占位置,那不好意思,各方勢力都能壓垮你。

最重要的是,一主兩輔,這種主次是能隨著國情變換的。

倘若天下大同後,那麼激進派,肯定不在合適。

天下無敵手,你總不能憑空製造敵人。

所以那時候就要深入耕耘社會福利。

治理大國也好,小國也罷,內部競爭同樣重要。

父親說,之所以沒有馬上攻打南道,並不是不想儘快天下大同。

事實上,準備工作做了這麼久,大明早就做好準備了。

可一旦天下大同後,大明肯定會有一段時間陷入停滯不前。

那種感覺就像是,突然夠到了一個終極目標後,所有人都會生出一種懈怠心理。

反觀那些大一統的王朝,到了王朝中後期,國泰民安,無不是貪圖享樂,醉生夢死。

無一例外。

最後那些矛盾不斷的積累,終於某一天,爆發出來,把朝廷給覆滅了。

革也好,變法也罷,都是為了不斷的把積累的矛盾釋放出來。

隻有這樣,才能不斷的前進。

而天下大同,是一個階段性的終極目標。

這可比中原大一統,更加的宏偉。

毫不誇張的說,達成這個成就的皇帝,將功蓋千古,成為史無前例的大皇帝。

但這也就意味著,大明將徹底進入盛世。

所以在這個終極目標達成之前,必須給後麵幾代人,選擇更大的目標。

天心明白,在全國各地鋪設鐵軌,研究式火車,飛機,輪船,那都是設定目標。

還有發射火箭騰空,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