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的日子,蘇錦書每天都去儒道院讀書。
讀的也一直都是那本《詩經》。
因為她的緣故,再加上書院裡有傳言,凡是書院學子,隻要願意,就都可以去儒道院讀書。
所以第二天便有學子跟著也去了儒道院。
許知行也不趕他們走,也不上課,依舊隻是給他們一本《詩經》。
到了第三天,儒道院的學生越來越多了。
課堂裡的一共十二個座位,一下子便座無虛席。
隻是課堂裡的氛圍有些奇怪,既沒有先生講課,也沒有朗朗讀書聲。
所有人都在埋頭看書。
當然,埋頭看書隻是表麵,除了蘇錦書之外的那十一個學子,全都是另有所圖。
其中有絕大部分人根本無心讀書,桌子上那本《詩經》也隻是匆匆看了幾眼,發現並不是科舉要考的經義,便不再上心了。
所有的注意力全都放在了蘇錦書身上。
還有膽大的學子,裝作看不懂書上內容,專門跑過去跟蘇錦書搭訕,向她求解。
蘇錦書性子溫婉,雖然猜出來他們另有所圖,但還是耐心的講解。
實在是被問得煩了,蘇錦書便告訴他們等他們一字不落的背下來後,先生就會來給大家講解。
隻是這些學子哪裡有什麽心思背這種根本不會考的內容?
頂多隻是表麵做做功夫。
四五日後,見蘇錦書始終不為所動,那些人也漸漸熄了心思,不再來了。
畢竟他們還有真正的學業要完成,科舉之事,可耽誤不得。
儒道院課堂裡的學子換了一批又一批,這些許知行都看在眼裡。
他也並不在意。
因為這些人中,還是有三個始終留在課堂裡的。
看他們的表現,確實是被書本上的內容吸引了。
或許一開始這三個學子來儒道院的意圖也不是來讀書,但之後心態能得以轉變,就很不錯了。
十天過後,儒道院再次冷清了下來。
隻剩下除蘇錦書之外的三個學子。
十天不見蹤影的許知行也總算是露麵了。
幾人紛紛起身見禮,並沒有因為許知行看上去年輕就對他看不起。
哪怕那三名學子幾乎看上去都比許知行年紀大也不例外。
這些天他們熟讀《詩經》,已經想明白一個道理。
讀書這麽多年,他們從未聽說過這本詩集,裡麵的內容更是聞所未聞。
但不可否認,這本詩集中那些詩歌都極為不凡。
若無意外,這些詩歌很有可能就是出自眼前這位年輕先生之手。
能寫出這麽龐大數量且質量極高的詩歌的人,必定有著驚世之才。
跟這樣的人讀書,絕對值得。
許知行帶著微笑,招呼大家坐下。
落座後也不囉嗦,直接開講。
一身浩然之意自然而然的溢散開來,包裹了整個儒道院。
讓蘇錦書和其他三人不由自主的陷入許知行所講的內容意境之中。
令他們很自然的便理解了許知行講課內容的精華。
不僅如此,許知行一旦開始講課,天地間的文道氣運便會自發的向這個地方彙聚。
儒道院裡幾人,立即感覺頭腦清明,文思敏捷,似乎連悟性都提高了不少。
一堂課從早上講到了下午。
知道許知行停了下來後,他們才從那種美妙的意境中回過神來。
“好了,今天的課就先講到這裡,桌子上還有一本書,你們拿回去溫習。”
說罷,許知行便起身離開了。
幾人連忙起身,躬身行禮道:
如果書架和閱讀記錄丟失了, 可以前往n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