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國庫空虛的問題,成了趙頊繼位以來,最頭疼又急需要解決的問題。
陳顯每天上朝,就耷拉一張驢臉,大臣的俸祿,邊疆戰士的軍費,都是一大筆數字啊,可是錢從哪裡來?
改革,迫在眉睫。趙頊在朝堂上丟出了關於改革的話題,頓時大臣們都熱鬨起來,七嘴八舌,一個個出著餿主意。
“商人賺錢,應該增加商業稅。”
“再抓幾個貪官吧?”。。。。
話題拋出,有無腦者,自然就有聰明者,此人便是一直不得意的王安石。
太上皇期間,王安石中進士後,一直都在外任淮南推官、鄞縣知縣、舒州通判、常州知府,也算是一個見識了基層的大臣。
他的誌向就是“矯世變俗”,見識了太多的大地主和豪商對農民的剝削,他立誌要改變這一切。
可是,他的誌向並沒有得到宋仁宗的支持,宋英宗又一直生病,鬨脾氣,根本不把國事放在心裡,也沒有重用他。
今天不一樣了,皇上要改革,他這些年積累的經驗,終於可以派上用場了。
王安石出列,聲音高亢:“一個國家的富強,並不是靠壓榨老百姓,或者抓幾個貪官就能解決的。要改革,就得從根本出發,農業,軍事,官員等等,要把大宋積累多年的毒瘤,一舉拔起,才能真正做到富民強兵。”
王安石一席話,把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了,包括趙頊。
趙頊問道:“王大人有何見解?”
王安石好像早就有了準備,親手遞上自己一直攜帶在身邊的劄子,看吧,機會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
趙頊接過劄子一看,讚道:“沒有想到王大人早就有改革意向,前期還做了這麼多調查。”
說完,讓小卓子把劄子遞給韓琦,以及其他大臣。
劄子上寫的是他這麼多外任期間,見到的各地老百姓艱難之處。
比如種地吧,青黃不接之時,農民需要買種子,買農具,買肥料,遇上災年,吃飯都成問題。
那怎麼辦?農民隻好去當地的地主,豪紳家裡去借,可是借錢是那麼容易嗎?利滾利,老百姓辛苦一年,除了交租的錢,再還上高利貸,根本沒有存糧。
年複一年,老百姓辛辛苦苦一年,連飯都吃不飽。
大臣們看了一圈,有人不滿了:“朝廷本就沒有錢了,如果去扶持農業,那不是更窮嗎?現在是要拿錢進來,不是掏錢出去。”
王安石蔑視的看了一眼那位大臣,鏗鏘有力的說:“我有辦法,不僅不需要朝廷出一分錢,還能讓朝廷在一年時間裡,國庫的銀子,翻上一倍。”
話音剛落,所有眼光,又齊刷刷的看向了王安石。
趙頊更是著急,還有這樣的好事:“王大人,快說說你的方案。”
王安石大聲說:“老百姓要借錢,為何要找地主豪紳借?也可以找朝廷借啊?民間貸款8分利息,我們隻需要2分利息。
任何時候,老百姓都可以找朝廷借錢,但是兩季收獲以後,必須及時還上。來年依然可以再借。
此方法,不僅僅可以為朝廷增加收入,還可以減輕老百姓的經濟負擔,這是雙贏啊。”
話一出,一部分高興,一部分人不高興,一部分不吭聲。
高興的人,至少是忠臣,因為王安石提出的方案,確實是雙贏啊。
不高興的人,自己基本就是王安石嘴裡的地主豪紳,朝廷出麵,利息那麼低,自己還能賺到錢嗎?
而不吭聲的人,有些是在觀望,有些突然發現了升官發財的機會。
天明屬於觀望的,因為他知道這麼大的改革,不可能像王安石說的那麼簡單。
蔡京屬於發現了機會的,因為他看到皇上眼中的光,不出意外,王安石此改革,皇上必然會采納。
如果自己與王安石站在一隊,機會不就來了嗎?
果然,趙頊好像看到了閃閃發光的金子,對王安石說:
“此想法很是彆出心裁,王大人,你把詳細計劃寫一個劄子遞上來,與韓大人,歐陽大人商討以後,儘快實施。”
朝廷要錢,老百姓要省錢,一舉兩得,我朝果然是人才濟濟啊。
下了朝,王安石特意等到了天明,很謙虛的請教:“廖大人,你對我的改革方案,有何見解?”
天明笑笑:“此舉很激進,至於結果,誰也無法預料,但是有一點我必須提醒你,怎麼實施才是重中之重。”
得到天明的肯定,王安石很是高興,誠懇的邀請:“你與我一起來策劃這個改革,怎麼樣?”
天明搖搖頭:“我恐怕抽不開身,改革的同時,貪官還是要繼續跟進啊,韓大人把貪官冗官之事交給我,我總不能不管了吧?”
也是,朝廷不是隻有改革一件事,還有很多其他事務呢,王安石虛心的說:“如果我走錯了,或者走歪了,廖大人察覺了以後,定要及時提醒我。”
天明笑笑:“那可以。此改革,隻要皇上點頭,王大人身邊就會有不少人靠攏了,記住我的話,用人要謹慎啊。”
王安石堅定的點頭:“我懂的,謝謝提醒。”
王安石懂?他懂個太陽月亮,在他心裡,朝堂上的大臣,都像他一樣,一心為國,在皇上大力嚴查貪官之時,絕對不會有人在改革這件事上做文章。
然而,我們來看沉痛的現實吧。
王安石通宵未睡,第二天就把自己的第一個改革計劃呈上去了,他把此改革,叫做青苗法。
趙頊看著劄子,請來了韓琦和歐陽修,一起商討可行性。
這是很完美的一項改革,理論上來說,無懈可擊,隻有利而無害。
青苗法完整歸納下來,就是借款金額為一等戶15兩銀子,二等戶10兩銀子,三等戶6兩銀子,四等戶三兩銀子,末等戶五百文。一年利息2分,收完秋季糧食立即還錢。
王安石也是用了很多心思的,一等戶至少有些家業吧,借15兩銀子,還起來也輕鬆,而那些破爛戶,500文也還不起嗎?
如此一來,可以大大減少死賬壞賬的可能性。
既然看起來,都那麼的完美,趙頊也不猶豫,馬上成立了改革小組,全權交由王安石負責,並把他提為參知政事,相當於副宰相。
趙頊渴求快速改變現狀,剛好遇到了滿腹才華無處可施的王安石,兩人一拍即合,成為曆史上最佳君臣拍檔。
正如天明所說,趙頊一錘定音,全國上下,正式實施改革,王安石身邊多了不少阿諛奉承之人,想要在乘著改革的春風,為國家,為社稷出一份力。
說白了,就是想加入改革團隊,趁機撈一個油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