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如玉以道姑的身份,恢複了千餘年前的麵貌,緩步走進百花洞。
優曇大師看她進來,坐在榻上,微微一笑:「辛道友,請坐,霞兒奉茶。」
辛如玉在椅子上坐下,看了眼齊霞兒端上來的茶一眼,並沒有喝,轉而上下打量優曇大師。
優曇大師笑著問她:「道友這次來百花山做客,又搞出這麽大的陣仗,意欲何為啊?」
辛如玉說:「大師何必明知故問?我來這裡,自然是請大師圓寂的。」
「我還有一些塵緣未了,還不能圓寂。」
「可是我今天來了,大師必須立刻圓寂。你有什麽未了的心願可以跟我說,我來替你完成。」
優曇大師依舊麵帶微笑:「我第一個心願就是殺了你這個附佛外道,你今天若肯自殺,我明天就圓寂。」
辛如玉也不生氣:「我可不是附佛外道,我是佛門正宗。」
優曇大師問:「你既然是佛門正宗,此時為何本來麵目要用道家打扮?」
辛如玉輕笑一聲:「我如今是道家打扮嗎?我以法眼觀之,天下各行各業,一人一畜,無不是佛家打扮!其本質皆具佛性,其表象皆是佛像。我這一身,與那百納袈裟糞掃衣,也沒什麽不同。」
優曇大師又問:「那依照你這麽說,你所行的也不是外道了?」
「當然!以佛眼觀之,天底下哪有什麼正道外道?全都是佛道!譬如儒家夫子讀的四書五經,道家修煉的五雷正法,皆是佛法!怎麽?從大師眼中看來,難道不是這樣子嗎?」
優曇大師點點頭:「道友能有這等心胸和見識,不愧是一代宗師。隻是佛說佛法,是名佛法,本無佛法,俱是稱名而已,道友能見眾生相為佛相,見天下諸法為佛法,雖然高明,卻也落在了名相之中。」
「佛說佛法,是名佛法,我也僅僅是稱名而已,因大師著於名相,分辨佛道裝扮,我才以名相稱之。若大師不著於此,我也就不說了。」
這個家夥還真挺利害!
優曇大師又問:「眾生本有佛性,道友又認眾生相為佛相,性相皆佛,為何還要『普度眾生』?難道不是『普渡眾佛』了麽?」
辛如玉哈哈一笑,沒有正麵回答。
這話如果在佛門正道裡麵可以回答:並非我渡眾生,而是眾佛渡我。
但附佛外道不能這麽說,因附佛外道恭高我慢,要維持教主的架子,一旦把自己做低了,邪教也就維持不下去了。
辛如玉知道這點,卻也不能違心說出「眾佛渡我」的話來,不然以她這樣的神通法力,言出法隨,每句話都有冥冥中的感應,一旦說錯一句話,就容易給對方可乘之機。
她最後給出來這麽個回答:「佛與佛本性相同,功德修持上卻有高低上下,阿羅漢是佛,辟支佛是佛,彆教佛是佛,圓教佛也是佛!我乃最高一層,圓教妙覺菩薩佛!眾生攻行次第自有分彆,雖有佛性,卻未得佛果。」
這又是典型的邪教說法。
優曇大師立即乘勝追擊:「道友此舉不過把眾生換了個佛的稱呼,本心中仍有諸相分彆,尋常人是見我相丶見人相丶見眾生相。道友是見我佛相,見人佛相,見眾佛相,本質上仍然是凡夫俗子,一次分彆心,怕是見不到一真法界!」
這兩人互相問難打機鋒。
實際上以心如神尼的佛學水平,本不在優曇大師之下,若是原來的心如神尼來跟她打機鋒,甚至還有可能勝過優曇大師。
關鍵在於,她的佛理已經達到了究極境界,可在佛事上做的卻不是那麽回事。
謝山也能達到「理無礙」的境界,可到了「事無礙」上就不行了。
修佛講究「信解行證」,三人都在「解」上達到了最高水平,可在「行」上卻走出來三條不同的道路。
優曇大師就用辛如玉現在做的事情去懟她,因為她現在做的就是不符合佛理的,任她千般狡辯也每每被優曇大師直指人心,戳在她的肺管子上。
兩人辯法半日,優曇大師老神在在,辛如玉卻是連連敗退,終於知道今日是辯不倒這老尼姑,無法讓她乖乖圓寂,主動交出舍利子了。
辛如玉說:「本尊原以為大師心慕西方極樂世界,隻是因為有些塵緣羈絆牽扯才遲遲未去,特地趕來想要送大師一程,沒想到大師竟然改了心誌,貪戀這五濁惡世,不肯前往西方,既然這樣,大師也彆走了,就在這裡與我共創大如淨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