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第13人
時間過的很快,開拓者為期一周的新人訓練營眨眼間就要結束了。
對參加訓練營的新人而言,這一周是相當的折磨。
每天三個小時訓練時間並不長,可是強度拉滿。
凡是能進入到訓練營,被各隊挑選階段的球員,在青少年時期都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
最起碼在中學都是打遍社區無敵手的天才,然後被選入大學,在大學縱然不是頂尖天才,也是全美數得上號的高手。
三個歐洲球員,迪瓦茨丶彼得洛維奇丶薩博尼斯在自己的國家是籃球英雄,家喻戶曉的超級明星。
可是一眾人結束新人訓練營都開始懷疑人生,懷疑自己之前打的是籃球嗎?自己能在NBA生存嗎?
彼得洛維奇每天回到公寓都是倒頭就睡,之前他每天還能和女友卿卿我我,這周是一點心思都沒有。
薩博尼斯回到公寓後,好幾次打電話給老婆,和老婆說「我可能呆一年就呆不下去了,我有點撐不住。」
迪瓦茨倒是很樂觀,他認為自己比較年輕,可以撐兩年。
剩下一些十天合同的球員,有些十天都沒撐住,五天就不乾了。
回家,換一份工作吧,彆的地方打球賺錢,這裡打球要命的。
到後來裡克-阿德爾曼也和甘國陽說,「阿甘,你把強度往下降一降,不是每個人都有你這樣的體能。」
甘國陽卻說:「如果一個新人能撐過這樣的折磨,那以後賽季中不管遇到什麽樣的困難,他都能挺過來。再說了,我也沒有強迫他們跟著練,吃不消可以停下,我不會說什麽的。」
阿德爾曼知道甘國陽說的有道理,打NBA是非常艱苦的,外在雖然光鮮亮麗,大額的合同,飛機飛來飛去,在聚光燈下成為萬眾矚目的對象。
但背後不僅要付出汗水,還要付出健康的代價。
傷痛,疲勞,壓力,日複一日的訓練丶比賽丶旅途,對人的身心是一種極大的壓榨與折磨。
如果一周高強度訓練都支撐不住,那一個賽季82場比賽會將這個球員折磨的不成人形,早早淘汰。
一周時間下來,隻有彼得洛維奇一個人跟上了甘國陽的訓練節奏。
雖然他跟的非常吃力,非常疲憊,但他硬著頭皮每天從天黑練到天黑。
等到訓練營結束時,他已經慢慢適應了這樣的強度,起碼不會嘔吐了。
薩博尼斯和迪瓦茨也堅持了下來,像蘇聯丶南斯拉夫球員在國家隊訓練還是非常艱苦的。
薩博尼斯的意誌力更是沒話說,多次帶傷上陣。
不過隊醫建議他不要跟著阿甘練,身體吃不消。
在訓練營的最後一天,隊內打了一次訓練對抗賽。
甘國陽在場邊沒上,裡克-阿德爾曼做裁判,一邊吹罰比賽,一邊觀察球員們的表現。
主教練鮑比-貝爾曼,總經理傑裡-韋斯特,還有幾個球隊高管都到現場來觀摩。
彼得洛維奇和隊友迪瓦茨一隊,薩博尼斯和克裡夫-羅賓遜丶馬克-布萊恩特一隊。
加上其他一些邊角料,比賽打得有聲有色,雙方對抗很激烈。
從本賽季開始,NBA給每個球隊的常規賽大名單名額增加了一位,從12增加到13。
相當於給全美的職業球員增加20多個穩定就業崗位。
目前,開拓者板上釘釘簽下合同的球員正好有12人,還剩下一個第13人的飲水機看守名額。
今天這場對抗賽,將決定誰能留在開拓者,得到一個暫時穩定的工作崗位,一份還不錯的薪水。
這些球員如果不能留在美國打球,那就隻有去歐洲聯賽尋找出路。
雖然在歐洲打球各方麵也不錯,但終究不如留在美國,尤其對那些有理想有追求的球員而言。
甘國陽和貝爾曼丶韋斯特丶巴克沃爾特一起坐在看台上觀察這些新人,毫無疑問今年的新人對抗很有看頭,非常精彩。
彼得洛維奇丶薩博尼斯都是有NBA首發實力的新人,迪瓦茨也是潛力很大並且和彼得洛維奇配合非常默契。
他們在歐洲本來就是對手,打過奧運會決賽,互相之間很熟悉,競爭意願很強。
克裡夫-羅賓遜雖然懶了點,意誌力薄弱了些,但天賦沒問題。
他每天跟著甘國陽練一個半小時就叫苦不迭,說吃不消了要休息會兒。
甘國陽也不苛求他,允許他到場邊歇會兒,因為他在訓練過程中表現不錯。
內線的身高,長胳膊長腿,技術全麵,能內能外,和活塞隊的約翰-薩利很像。
兩隊打得難解難分,迪瓦茨這邊打得更快,薩博尼斯這邊陣地進攻更多,打得更穩當。
「這屆新人訓練營的質量可以說相當不錯,刨去三個歐洲球員和克裡夫-羅賓遜丶馬克-布萊恩特,剩下的球員質量也不錯,要挑一個留下來真是不容易。」
巴克沃爾特評價這些新人。
韋斯特來了以後,在人員選拔上可以說下了大功夫。
開拓者的人員配備,絕不是隻衝著一個總冠軍去的。
「歐洲球員是個很好的突破口。他們有天賦,而且意誌堅定,即戰力也不錯,就是需要好好調教,否則會很難適應NBA比賽。」韋斯特說道。
韋斯特觀看了大部分的訓練內容,他對薩博尼斯丶迪瓦茨和彼得洛維奇還是比較滿意的。
當然,更讓韋斯特震撼的還是甘國陽強度超高的訓練,以及在訓練中展現出的強大戰鬥力丶競爭力和競爭欲望。
韋斯特開始理解巴克沃爾特說的那番話,做的那個「狐蝠」比喻。
阿甘確實起到了決定性作用,而且是非常有決定性的決定性。
在其他方麵,波特蘭開拓者和洛杉磯湖人相比確實沒什麽特彆的地方。
雖然他們的球隊氛圍很好,在俄勒岡地區一枝獨秀很受歡迎,但這一定程度讓開拓者的管理層過於保守,缺乏進取精神。
他們在這一畝三分地上經營的很舒服,缺乏狡詐的謀略和戰略性眼光。
他們在全美的宣傳丶營銷更是平庸。
開拓者即便拿到了彪炳史冊的三連冠,可在唐建國買下開拓者之前,他們始終沒有建立真正的全美影響力——他們的影響力主要依賴於阿甘。
如果沒有阿甘,韋斯特相信,開拓者有可能迅速被遺忘。
唐建國到來後哪怕在1988-1989賽季開拓者折戟西決,可球隊肉眼可見的擁有了更大影響力。
球隊的營銷丶宣傳水平更上一層樓,大量的訪談丶書籍丶紀錄片丶GG,還有非常紮實的社區交流活動,讓開拓者逐漸成為在全美具有巨大影響力的職業球隊。
唐建國說要把開拓者打造成NBA的紐約洋基真不是嘴上說說。
不過除了營銷宣傳外,開拓者在陣容建設上就是A-的水平。
如果沒有阿甘,他們能摸到總決賽,總冠軍有可能但很難。
有了阿甘,直接將球隊帶成了王朝,並且在朝著下一個王朝進發。
傑裡-韋斯特的到來,給了開拓者從A-到A甚至A+的可能。
他尤其欣賞彼得洛維奇,這名有「籃球莫紮特」之稱的歐洲後衛,球風頗有點韋斯特年輕時的風采。
投籃精準,進攻淩厲,在球場上有一種主宰者的氣勢,他是唯一能跟上阿甘腳步的人。
他的問題主要在防守,這是白人外線一貫的缺點,橫移速度慢,力量對抗能力不足。
在歐洲依靠聯防可以通過隊友的幫助彌補這些缺陷。
在以單防為主禁止聯防的NBA,難免要遭受那些超級黑人外線的針對。
韋斯特時代,聯盟黑人外線還沒那麽多,而且對走步的吹罰很嚴格。
現在以喬丹為代表的爆發力超群的黑人外線越來越多,運球的尺度也越來越鬆,彼得洛維奇想打出名堂,防守必須要加強。
好在韋斯特早就考慮到這點,所以打了邁克-桑德斯這個補丁。
至於內線迪瓦茨和薩博尼斯,傑裡-韋斯特更想聽聽貝爾曼和甘國陽的意見。
他問貝爾曼:「迪瓦茨怎麽樣沒有用他換來愛德華茲是不是可惜了?」
貝爾曼點點頭,隨即又搖搖頭,道:「從新賽季來看,愛德華茲無疑更好用,如果他能來,下賽季的戰術和輪換能更穩定一些,確定性更高。弗拉德有潛力,不過太年輕了,他還沒有經曆過季後賽的考驗,不知道他能打出什麽樣的水平。」
韋斯特又道:「他在功能上是不是和薩博尼斯衝突了?」
貝爾曼卻道:「不,不是的,這是一個誤解,很多人都誤解了。包括我,包括阿甘,還有不少評論家都誤解了,因為我們都沒有好好看過迪瓦茨和薩博尼斯比賽,隻是單純以為他們都是身材高大,全麵,會傳球的歐洲中鋒。但實際上他們有很大差彆,這種差彆甚至和摩西與卡裡姆的一樣大。」
韋斯特的表情一如既往平靜,但他的身體不自覺傾斜靠過來。
貝爾曼是韋斯特在開拓者發現的第二個寶藏,這個教練的確與眾不同。
用傑克-拉姆齊的話說,在當時絕大部分籃球工作者還停留在印象流丶經驗流的農業社會時,鮑比-貝爾曼已經開始用數據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