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信

少隴府,置劍樓留鶴台。

群英薈萃。

陳禮懷端坐正中,當日玉劍閣的年輕劍者們就散落圍坐著,講劍已經進行了三日半,大家俱都熟悉,幾天來弈劍切磋,互為答問,多有啟發歡笑。

午後秋高氣爽,當樓高風,從這裡偏下頭去,可以望儘半個少隴府城的簷頂。

「所以按地域來看,少隴劍道之緣起在北,流淌東南,沾溉西境。」場上閒適安靜,陳禮懷含笑輕聲,「飛燕劍門常說『接奉烏衣,繼揚鵠誌』,『烏衣劍堂』一百六十年前亡於懷石州,再上位之『鵠劍派』前朝沒於俞丶相之間——當今隴西劍門十之六七受其遺脈,正是這麽一條路子。」

劍者們凝思點頭,不少人在小冊上書寫筆記,對很多師承薄弱的小派來說,能聽修劍院名師梳理少隴劍道,無疑是拔高劍野的難得機遇。

管千顏早聽過這種劍論,托頷輕輕敲著筆杆,旁邊任子昕倒是飛快記下,小臉繃緊地提起筆來,又連忙凝眉去聽下一段講述。

管千顏偏過頭,忍不住小聲道:「你們的《烏衣劍》和烏衣劍堂當年所傳好像已經有所不同?」

任子昕一怔:「對,父親說遺漏了三式,祖師補了一式半進去,後來幾代掌門不斷修繕,才成現在的模樣.」

修冊會已過去九天,兩位茶樓相遇的少女也處得熟了,任子昕越發覺得這位崆峒真傳沒有架子又敢言敢語,三日來一直和她坐在一處。

倒是管千顏旁邊那襲青裙,一直沒有機會說上太多話。

任子昕目光停留在上麵,那少女正低頭翻著一本劍籍,綴羽的眉眼十分靈美。

印象裡這位少女性情清和,嘴角總是掛著淡笑,交談時如沐春風但任子昕永遠記得那天玉劍閣中那一幕,七八道暴起的身影中她是唯一的脈樹之境,出鞘的鋒利翠光卻不是朝著堂前少年,而是竟然朝著第一名朝他躍去的玄門。

還好她那位淡灰衣服的同伴按住了她失控的情緒和身體,等到再次見麵時,她已冷靜地向她微笑頷首。

如今這張麵孔依然掛著不自覺的淺笑,目光安靜地投放在書中。

「.那若按意象來看,諸位覺得,少隴劍道之緣起應是何物呢?」台上陳禮懷含笑環視。

這是個更有意思的問題了,如果說剛剛的地域流變大派弟子多有了解,那麽意象之論就有些眾說紛紜,而且更貼近劍道本質了。

留鶴台上劍者們議論紛紛,隴南劍派多提落英,另外一些則提明珠,劍道流變到今日,實在意象繁多,很難溯一源流。

陳禮懷含笑靜聽諸人議論,片刻後道:「『桃花飛落三十門』,這話提的人多,講得也對,南真傳昨日給我們演了落英劍,上台交手的隴南英傑後來都說受益匪淺。這確實是條最顯眼的路子,落英劍乃為近二百年來隴南主脈。」

「那麽這是少隴劍道離我們最近的一枚意象——花,我們把它列為其一。」陳禮懷微笑,「然而少隴大地河山流摶幾個千年,在落英祖師開派之前,劍道已然昌盛,這些古脈隱脈所指,諸位可有人知嗎?」

有人略微茫然,另外一些人則把目光投到明珠水榭幾人身上,戚夢臣頷首:「答先生問,明珠水榭非是無中開派,家師常說我們繼承古劍,想來有所淵源。」

陳禮懷點頭:「然也。貴門劍脈可以溯到兩三個千年以前,這一脈一路播散丶變生丶消沒,已多非原貌,如今受澆灌者諸多,可代表者卻罕少。尚見痕跡者,唯有明珠水榭丶五劍福地丶羽泉山泉脈丶觀湖劍門等一眾『水劍』。」

陳禮懷溫緩道:「這道意象,正是『淵』。」

深抑丶無垠丶冷沉等一眾劍意,乃至龍珠故事丶深泉鑄劍,都是大淵之精神,大唐彆處之劍確實少有這種冷曠的沉重。

「這便是古脈了,而我們少隴還有最後一條更古的『隱脈』——可有人想得到嗎?」

劍者們一時也沒有議論,而是微微茫然了,很多人想到崆峒,也有人去想雲泱樓丶鹿劍山莊,但都沒有頭緒,顯然不像水榭和落英山自家人知自家事,這條「隱脈」想來是沒有傳人了。

「近則顯,古則隱,由來如此。」陳禮懷緩聲道,「諸君可曆數天下劍門,凡古而顯者,必為當世一流。不過,『隱』也並非消沒,朝代流遷,雖然漸漸無人知其名目,但它隻是播散更廣丶沉入更深,不再那麽顯眼而已。」

這時有人道:「不知可是崆峒所據?」

陳禮懷微笑:「談少隴劍必提崆峒,這種意象若被崆峒避過,那也稱不上是少隴劍意了。不過我們常說『大崆峒』卻不說『古崆峒』,其劍博多,是聚合而非繼揚。其中固有此意,卻並非源頭主脈——諸君可知道是哪峰之劍?」

台上一時安靜,陳禮懷道:「是彩霧峰之《鳳山鳴》。」

劍者們或怔或恍,一時議論紛紛,陳禮懷微笑輕聲:「少隴的最後一枚古意象,若說如今尚可能有人知曉,那或者隻有我們這位北來的玉翡之雀了。」

台上稍微一靜,人們都投目向南台那襲青裙。

幾乎所有人都已認得這位少掌門,其人師承偏僻,但第一次下台試劍時就技驚四座,劍術之靈妙丶用劍之明韌令人咋舌,後來據說她是身負玉翡古傳,而且早有了修劍道生之資格,頗有幾分神秘。

而相處時其人又言行得體,宛如春風,幾天下來,許多人都偏愛立在她身邊。

此時這襲青裙微訝含笑,按書起身道:「我小時候讀山中典籍,有『接續羽脈』之句,我想或者是『羽』吧?」

陳禮懷開心撫掌:「不錯不錯!唯有這般一脈正傳,才可參古之真劍——我早說玉翡山是劍薪餘火,可惜二百年銷聲匿跡,人皆不信。」

「崆峒之《鳳山鳴》,前身為尋鳳堂;飛燕劍門之《烏衣劍》,上溯烏衣劍堂丶鵠劍派;羽泉山之《蜉蝣化鴻》,采自《芥子劍》與《鴻鵠劍》。三者分彆從中丶西丶東向北,而最近北者,正是四百年前之玉翡山。」陳禮懷含笑講述,「這是少隴劍院新梳理出的脈絡,現在分享與諸君。涉及劍門據此求索切磋,想必彼此皆有進益。」

涉及劍術本身的新發現永遠有莫大的價值,這樣的成果就如此告知諸門,顯然也是朝廷整合江湖的莫大誠意。

李縹青行禮落座,低頭翻開了剛剛合上的書冊,旁邊管千顏立刻探頭撲到她身上:「偷偷看什麽呢!這麽入迷!」

李縹青已極快地重新合上,從容笑道:「哪有什麽。」

管千顏不依不饒,探手去翻:「嘴都沒合上過。」

「.真沒道理。」李縹青無奈一笑,展開給她。

隻見書中確實夾著一頁信箋,上麵字跡乾淨清晰,管千顏瞥見一行:「.你既然久習【踏水摘鱗】,從它去理解【破土】就好了。裴液要你兩樣放在一起感悟,那是他自己不負責任的悟-->>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