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對付印度也要靠藩國。(1 / 1)

第342章 對付印度也要靠藩國。

朱簡烜無奈,現在這兩個事件的考核直接沒用了,隻能通過其他的事件來評價。

朱簡烜再次翻看了一下其他的答案,根據其評價事件的思維傾向,再次篩出來了兩個比較符合自己喜好的。

首先是梁王的第三子朱靖城,然後是那個剛滿十二歲的梁王第十六子朱靖圻。

朱靖圻的表現其實不算特彆好,但是考慮他現在隻有十二歲,就能達到成年人及格以上的水平,說明天賦遠超其他兄弟。

朱簡烜拿著四份答卷考慮了一會兒,讓其他的侄子們都先出去,把梁王和朱靖城和朱靖圻三人留下。

朱簡烜這個命令發出來,現場的所有人都是一愣,然後心情也各不相同。

梁王本人是有些驚愕,然後也有些驚喜,因為梁王自己的內心深處,確實比較喜歡這兩個孩子。

老三朱靖城是年長的兒子裡麵最有能力的,過去二十年在非洲的開拓建設之中出力頗多,比他大哥做的事情都多。

十六子朱靖圻是他年幼的兒子裡麵最聰明的,是梁王老來得子得的讓他最為開心的一個。

皇帝最終要從這兩個孩子中選梁王世子,對梁王當然是最好的結果。

關鍵是皇帝沒有故意選比較蠢的孩子,不是考慮如何製衡和控製梁國,是認真的給他選能力最強的世子。

梁王在心中感慨,這個弟弟果然還是那樣,不喜歡搞陰謀手段。

除了朱靖城和朱靖圻之外的其他梁王的子嗣,聽到這種請安排就知道自己已經被淘汰了,都是非常的遺憾而又失落。

其他的侄子們帶著遺憾出了大殿之後,剩下的兩個相差三十歲的兄弟心情都非常緊張。

現在是最終決戰了,誰能當上梁王世子,就看現在了。

朱簡烜看著這兩兄弟緊張兮兮的狀態,稍微做沉吟之後給了兩人一個頗為嚇人的問題:

「梁王第三子靖城是吧,你應該知道你弟弟靖圻比你聰明吧?」

梁王自己和兩個兒子再次明顯一愣。

這種反問句根本沒辦法接茬,不過這是問朱靖城自己的,於是他父親梁王和弟弟靖圻一起看向了他。

朱靖城心中尋思,如果自己直接說是,那皇帝會不會直接選弟弟當世子?

如果自己說不是的話,那皇帝不會會覺得自己不夠誠實,覺得自己沒有自知之明,然後還選弟弟當世子?

自己現在最大的優勢是年長,自己的兒子都比這小弟年齡還大了。

自己弟弟雖然聰明,但也才十二歲,自己老爹已經七十歲了,屬於隨時都可能薨的年齡。

如果現在選個十二歲的世子,屬於藩國的未來添麻煩。

但話又說回來,對於皇帝而言,藩王的繼承人年長,可未必是優勢啊,那可不利於皇帝直接控製藩國。

幼子繼位反而有利於朝廷。

這樣看的話,自己似乎本來就已經沒有機會了,皇帝心中可能已經做了決定。

朱靖城想到這裡,就不由得悲從中來。

但是他又馬上想到,在自己被淘汰的情況下,皇帝為什麽還把自己和父親丶弟弟一起留下?

皇帝有單獨的另外的安排?要看自己的表現來決定?

朱靖城思來想去,隻能讓自己表現的儘可能誠實丶友愛一點了:

「陛下聲明,父王和兄弟們也都知道,十六弟確實是我們家最聰明的孩子。」

朱簡烜這邊輕輕頷首,似乎對這個回答比較滿意,但接下來卻換了話題:

「兄長,兩位侄兒,你們應該都知道,順國本來就不是正常藩國,實際上長期對內僭稱皇帝。

「順王李策淩收到了我的通知,卻仍然沒有來順天府。

「我知道他身體其實還行,至少還能拉得動栓,能夠打得動槍,根本到不了沒辦法坐船來的情況。

「這種情況下他還敢欺君,順國是無論如何不能留了。

「未來針對順國的戰爭,特彆是對印度地區的占領,我準備交給所有的藩國來共同負責。

「朝廷軍隊隻作為主導攻堅力量。

「所以兄長和兩位侄兒回到梁國之後,立刻開始全力整軍備戰。

「在未來三年之內,至少訓練出五萬能打硬仗的軍隊。

「如果梁國軍隊在印度的表現不錯,我就可以在印度的占領區中再分一塊土地,給梁王府建立一個郡王國。」

朱簡烜說到這裡的時候,梁王父子三個心中都已經明白了皇帝的意圖,明白為什麽要留下三個人了。

三個人現在心中也都不由自主的湧出了驚喜,這可能就是對他們而言最好的安排了。

果不其然,朱簡烜最後說:

「所以現在,朕封梁王十六子靖圻為梁王世子,未來幾年隨父親專心學習處理政務,學習整備後勤軍需品。

「梁王三子靖城為安陵郡王,收到通知後立刻率軍前往印度作戰。」

梁王父子三人聽罷,立刻躬身領命:

「臣遵旨。」

朱簡烜讓梁王父子三人回去休息,等待宗人府和勳封部將冊封的手續準備好,完成冊封儀式之後再歸國。

朱簡烜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裡麵,分幾批召不同方向和類型的藩國君主進攻,安排後續的作戰計劃。

朱簡烜自己的其他兄弟,鄭海康等屬於新體係的重要藩國,都收到了皇帝的私下提醒。

要求他們此次回國之後整軍備戰,準備收拾順國的李策淩。

奧地利的約瑟夫和波蘭的拿破侖,和新一批的歐洲新藩國君主,隨後被一起招進來。

同樣是讓他們整軍備戰,準備對付奧斯曼和俄國。

朱簡烜給兩批藩國君主的承諾都是一樣的,在戰場上表現的比較好的藩國,可以在印度或者俄國一塊新的封地。

可以多安排一個子嗣出去繼承這塊土地,成為一個新的藩國君主。

對於這些國君而言,這就是最好的激勵,收到通知之後全都鬥誌昂揚,準備好參加最後的世界統一戰爭了。

朱簡烜實際上不隻是準備讓藩國負責打俄國,連對順國的戰爭也準備讓大明的藩國出一大份力量。

印度地區的戰爭,就讓藩國作為主力去打,事後也大部分都分給參戰的藩國。

朝廷隻要中亞地區直到黑海沿岸的土地就行了。

天工十七年三月初,各地的藩國君主開始陸續返航,回去做戰爭準備。

遠在印度的李策淩,也到了最為糾結的時候。

現在大明本土到印度都是成熟航線,在朱簡烜正式實施貿易製裁之前,有蒸汽船常年往返兩地之間。

年前被汪廷珍趕走的順國相,剛過了年就趕回了德裡。

這個所謂的國相的真正官職,是大順鴻臚寺少卿,他出發前往大明的時候,李策淩額外給了一個空頭的國相頭銜。

用來拉高他的身份,想著儘可能糊弄一下大明鴻臚寺和皇帝而已。

李策淩和鴻臚寺少卿兩人都知道,這種掩飾多半沒有什麽用處,所以搞得也很粗糙。

鴻臚寺少卿回來之後,就正常報告了此行的經曆。

李策淩聽完之後沉默了許久,然後自言自語式的念叨著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