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世界統治者的名與器
李策淩糾結考慮了許久之後,還是得出了一個早就應該知道的結論。
成為大明真正的藩屬國,意味著要將命運交於人手。
將自己和自己子孫的未來命運,寄托在大明皇帝和未來皇帝的政治信譽上。
當今大明皇帝的政治信譽很好,但未來卻是無法預料的。
李策淩如果是個小國君主,如果是個安於現實的普通君主,也許能夠接受這種命運的安排。
但李策淩本來就可以算是一代英主,關鍵是他在順國主政數十年,習慣了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自己決定他人命運的生活。
現在六十多歲了,臨老了再回來向大明皇帝俯首稱臣,讓大明皇帝安排自己的命運,真的是很難接受。
就像本來是自己創業並取得成功的老板,就很難再回去給彆人打工一樣。
李策淩雖然腦子裡麵在猶豫和考量,但是當渥巴錫帶回了與俄國和奧斯曼的盟約之後,李策淩卻基本沒有怎麽猶豫就簽了。
李策淩開始與俄國和奧斯曼配合,全力整軍備戰。
同時繼續三國共同派出使者去遊說周邊的其他國家,包括已經向大明臣服的波蘭和奧地利,還有瑞典和西班牙等國。
能多找一個盟友是一個。
拿破侖在波蘭這兩年,都在忙著基層的改革。
將法國本土大革命的經驗,自己在德意誌地區搞土地改革的經驗,結合大明方麵提供的經驗參考,重建波蘭的基層秩序。
最終的構建的政治製度,還是非常接近大明的模式。
徹底普遍的廢除農奴製度,將農村土地大部分均分給獲得解放的,少部分分給軍官協助自己維持統治。
廢除城市自治機構,以科舉產生的官員直接治理城市,並以城市核心管轄周圍的農村地區。
王國政府直接組織大型工商業公司,集中力量進行工業開發和建設,同時也允許民間商人自由經營。
改革肯定要觸動既得利益者的利益,輕者發生對抗和衝突,重則直接爆發內戰。
拿破侖的改革手段,在歐洲舊貴族看來激進到了極點,在每一個地方落實改革政策,幾乎都要打一場小規模內戰。
但拿破侖掌控著歐洲目前最強的陸軍,同時還掌握了發動和組織農民兵的手段。
舊貴族不服從的結果就是死無葬身之地。
拿破侖在波蘭的改革工作頗為順利,雖然遇到了很多大大小小的波折,但都被他強行鎮壓下去了。
拿破侖剛來波蘭的時候還有過猶豫,要不要在自己未來的國家落實這種製度。
拿破侖以前在德意誌地區已經搞過類似的改革了。
用這種方式改造出來的國家,麵對使用同樣製度的大明的進攻,根本沒有什麽抵抗能力。
隻要大明宣稱保持基層現狀,保證保護農民分到的土地,同時擊潰這個國家的主力部隊,就能直接征服這個國家了。
但是拿破侖很快就反應過來了,自己如果不這樣改造的話,大明來了也可以做同樣的改造。
舊的貴族分封製君主國,更加沒有能力抵抗大明的進攻。
神洲式中央集權製度的最大作用,就是將整個國家的力量儘可能調動起來,進而發動整個國家規模的大會戰。
這種類型的國家,進攻規模近似的舊式貴族國家的話,可以相對輕鬆的取勝。
當時完成了基本革命後的法國,也就是以這種類似的優勢,相對容易的戰勝了歐洲各個傳統強國。
這種國家麵對舊式貴族國家入侵的時候,抵抗能力更是會直接提升一個數量級。
所有普通國民都可以被徵召參戰,他們都願意保衛他們獲得的自由和財產,以免被舊貴族統治者奪走財富和自由。
將自己的國家改造成神洲式中央集權君主國,相當於自己掌握了更多的力量,才能在未來有更多的選擇。
如果繼續回到傳統分封製國家,未來就算是有千載難逢的機會,自己也可能來不及去抓住。
因為那種國家想要打大戰,必須花時間協調貴族的力量,說服他們參戰。
拿破侖的改革完成的差不多的時候,先是收到了大明鴻臚寺的通知,讓他天工十六年底之前趕到順天府,為大明皇帝賀壽。
拿破侖隻是稍微遲疑了一下,很快就決定在今年改革工作掃尾之後,就按照要求去順天府給朱簡烜拜壽了。
拿破侖已經向大明臣服了,與大明的疆域都已經談妥確定下來了,雙方已經沒有矛盾了。
拿破侖相信朱簡烜的政治信譽,相信朱簡烜不會用陰謀手段對付自己。
大明軍隊可以正麵打敗全世界的任何武裝力量,沒有必要使用損害大明皇帝權威和聲譽的陰謀手段。
寧向直中取,不向曲中求。
拿破侖拿定了主意之後,馬上就親自一封給大明鴻臚寺的回函。
先說明波蘭境內的麻煩事兒,就是稍微訴了一下自己的苦衷,然後就表示年前一定趕到順天府。
拿破侖這邊決定了之後沒過多久,就收到了順國丶俄國丶奧斯曼使者來訪的消息。
拿破侖聽自己的外交大臣塔列朗說明了大致的情況,就苦笑著說:
「這三個國家,應該就是大明最後的敵人了,他們這個時候來找我們,多半是想要策反波蘭吧?」
塔列朗也乾笑著說:
「陛下猜的不錯,這幫人想要我們與奧地利一起跳反,與他們結盟共同對抗大明。」
拿破侖心中有數,但是卻沒有直接決定,反問塔列朗:
「你覺得呢?」
塔列朗乾笑著搖頭:
「想法不錯,但是太晚了,大明奪取西班牙的殖民地的時候,是組建反明同盟的最佳時機。」
拿破侖這邊卻說:
「那個時候其實也沒用,你對外交上的事情足夠敏感,但是軍事上卻並不熟悉。
「你不知道大明軍隊與其他國家軍隊的差距有多大。
「雙方根本就不是同一個世界的存在,至少拉開了一個數量級上的差距。
「順國丶俄國丶奧斯曼,最近二十年來,都沒有跟大明軍隊作戰過,同樣不知道大明軍隊的戰鬥力有多麽強大。
「所以才會在這種時候試圖對抗大明對整個世界的征服。
「讓他們的使者都回去吧,我們不會親自見他們的,我們作為大明的附庸國,本來就不應該單獨參加外交活動。
「除非順國單獨來與我們討論,準備與我們配合肢解瓜分俄國,那我就可以見見他們。」
塔列朗相信拿破侖對軍事上的敏感度:
「陛下既然已經決定,那臣就按照您的意思回絕他們好了。
「不過,要不要將您的判斷,以及您的提議,也都一起通知他們三國?
「邀請順國來瓜分俄國,可能是個挑撥順國與俄國關係的好方法。」
拿破侖稍微考慮了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