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美洲戰況與英法的糾結。
古巴島的雨季已經結束,哈瓦那的駐軍狀態比巴拿馬要好一些,但警惕性則比巴拿馬駐軍更低。
哈瓦那在一個口小腹大的海灣內部,入口寬度隻有三百到四百米,宛如一條大河。
海灣出入口的西南側,有一座星型要塞,聖薩爾瓦多-德拉蓬塔要塞。
東北側有一座屯兵要塞,名為莫羅-卡瓦尼亞要塞。
兩座要塞距離隻有四百米,要塞上的傳統火炮能夠覆蓋哈瓦那海灣出口的航道。
如果是常規海軍和登陸部隊,硬啃這兩座要塞多半要被硌掉牙。
但是現在來進攻的是大明海軍,帶著有效射程超過三公裡的近代火炮,關鍵是還有早期艦載機配合作戰。
近代要塞城堡城牆上,部署的大量能夠組成交叉火力的炮台,在地麵上難以撼動。
但在突然出現的飛行機器麵前,他們就是案板上的魚肉。
因為對手根本沒有防空概念,普通滑膛槍向上打的話,可能打不到一百米,前裝線膛槍射速極慢。
飛機可以在一百米左右的高度投彈,直接炸掉炮台和已經集結起來的士兵。
可以低空掠過地麵,機槍掃射驅趕壓製炮兵,驅散正在聚集的士兵和軍官。
而具體的實戰效果比理論效果更加誇張。
哈瓦那的西班牙士兵,看著天上來的攻擊,看著那些能夠飛起來的金屬大鳥,丟下恐怖的炸彈,射出密集的子彈。
看著炮台被直接掀翻,看著很多士兵被炸成了爛肉,很多人直接嚇得癱瘓在地上,更多的人嚇得四散奔逃。
幾乎所有人都喊著神的名字,包括一些戰鬥經驗豐富的中高級軍官,也都已經失去了戰鬥意誌。
這個時代,熱氣球也發明了沒多久,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有這種可以飛起來的東西。
而且飛行機器相比熱氣球,不但速度可以算是極快,關鍵是動作格外敏捷,一個機身和一對翅膀就能飛,真的像是鳥一樣。
這種來自天空的自由攻擊,由飛行的騎士發動的攻擊,讓尚未完全開化的歐洲人容易想到神明。
飛行攻擊造成了極大的心理衝擊,進而摧毀了士兵的戰鬥意誌。
哈瓦那孫在海灣出口的要塞丶軍營丶炮台被壓製住之後,納爾遜直接命令海軍主力艦隊帶著運輸船隊衝進海灣。
用主力艦隊的火炮和艦載的槍械,在飛機配合下壓製城區的士兵和炮台,掩護陸軍上岸搶占碼頭。
登陸戰的整個過程也基本沒有什麽懸念,大明北美陸軍很快就控製了哈瓦那碼頭。
後續運輸船向岸上輸送更多的士兵,一部分跟著少量輪式機槍裝甲車,進入哈瓦那城市內部控製局勢。
另一部分軍隊從陸地上返回海灣入口,在海軍的火炮掩護下奪取兩座堡壘和要塞。
登陸部隊隻用了三天時間,就基本控製了哈瓦那城區。
留下一萬民兵維持哈瓦那的秩序,更多軍隊在海軍掩護下海陸並進,繼續攻占古巴島上的其他主要城市和據點。
針對新西班牙(墨西哥)和古巴島的行動,北美方麵總共準備了二十萬軍隊。
五萬來自西海岸的美洲都司,美洲府(西雅圖附近)和杉樹穀(加利福尼亞),其中有一萬正規軍,四萬民兵。
五萬來自東海岸的美國自由邦和自治領,由歐洲裔移民和明歐混血兒組成,也是一萬正規軍,四萬民兵。
現在的大明,在文化上本來就擁有巨大優勢,是這個世界真正的「文明人」。
按照朱簡烜製定的族群等級規則,這個世界的其他族群與大明人婚配,子女通過考核後政治地位能夠提升。
所以大明人與歐洲人接觸最多的北美東海岸,這些年陸續出現了很多明歐混血兒。
自從1782年春天大明移民開始大規模抵達北美,到現在為止已經整整二十年了,第一批明歐混血兒也到了能參軍的年齡。
最後的十萬軍隊,是來自東海岸和大平原上的大明移民,其中有兩萬正規軍,八萬民兵。
總計四萬正規軍,十六萬民兵。
屯田衛所每個家庭出一個民兵,在農閒時節定期參加基本的軍事訓練,農忙時節和平時在自己家生活。
再從三到五個民兵中選出一個正規軍,作為主力部隊完全脫產訓練。
不過無論是主力部隊還是民兵,都能領到大明士兵的製式步槍,隻是平時訓練用的子彈數量指標有差距。
製式步槍的官方稱呼是「甲型步槍」,民間俗稱澳洲連發槍,是設計基本成熟的栓動步槍。
目前北美能夠生產步槍的絕大部分零件,隻有槍管和子彈需要從大明本土輸入。
在這個時代,其他國家軍隊普遍還在使用滑膛槍,拉大栓的大明軍隊可以算是人均「神器」在手了。
此時的西班牙,總陸軍編製都隻有八萬多人,而且大部分部隊都是不滿編的。
西班牙人甚至還沒有火帽擊發槍,用的還是燧發槍。
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總共也有三百萬歐洲裔移民,地方上也允許組建一些民兵。
但是殖民地民兵長期不打仗,已經淪為殖民地富裕白人提升身份的工具,整天穿著華麗軍裝的軍官比士兵還多。
而且他們的武器更加的簡陋,軍隊也不會集中起來訓練,基本上就是空有一套編製了。
大明的二十萬北美民兵,是第一代拓荒的農民家庭中選出來的,不但都帶著野性,還正兒八經的打槍訓練。
再加上雙方武器差距太大,隻要大明補給能到的地方,戰鬥基本上都是一麵倒的結果。
所以沿海地區的進軍速度比內陸快,平原地區比山區和高原快。
北美民兵很快就占領了整個德克薩斯。
西班牙在當地比較「重要」的居民點,聖安東尼奧的一千多移民和民兵,都沒有開槍就直接當了俘虜。
各個據點的西班牙移民,都被驅趕著到了沿海地區,留下一部分民兵集中看押管理。
大部軍隊迅速越過了當初約定的邊界格蘭德河,繼續南下占領洛基山腳下的平原地區。
另一部分部隊,順著格蘭德河穀,向西穿過了洛基山,與西海岸的軍隊彙合。
留下部分民兵控製河穀,更多的軍隊順著西海岸南下。
納爾遜指揮的海軍,也很快把北美的軍隊送到了古巴的各個港口城鎮上,迅速控製了整個古巴島。
與此同時,海地島的軍事行動也已經開始。
在十年前的時候,大明就控製了海地島西部地區,也就是原有的法國殖民地。
在平定島上黑奴叛亂的時候,大幅度壓低了黑奴的數量,同時陸續向島上輸送了三十萬移民。
按照大明的屯田衛所標準,三十萬移民之中有至少六萬民兵,以及一到兩萬正規軍。
大明對西班牙宣戰的消息送到海地,早有準備的當地大明軍隊立刻行動起來,向東進攻奪取西班牙控製的據點。
秉著消滅敵人有生力量的思想作戰……
在大陸的南端,西班牙拉普拉塔總督區東南部,布宜諾斯艾利斯兩側的大明移民,現在已經積累到了三百萬人。
也就是有至少十二萬正規軍和將近六十萬民兵,比西班牙拉普拉塔總督區的人口都要多。
戰爭開始之後,三萬主力軍衝進了隻有八萬人口的布宜諾斯艾利斯,兩萬主力軍衝進了擁有五萬人口的蒙德維的亞。
毫無懸念的戰鬥結束後,主力軍控製了拉普拉塔河兩岸的兩座關鍵城市,而後數十萬民兵開始湧入。
每個當地的大明民兵帶著自己的家庭,進城之後負責管轄一戶西班牙移民。
正規軍和更多的民兵,乘坐準備好的蒸汽船,順著拉普拉塔河逆流而上,進攻和控製拉普拉塔總督區的其他據點。
同樣是沿海地區進攻速度更快,內陸地區的進軍速度相對較慢,主要是需要時間運送人員和補給。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