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十二章 天下第一(1 / 1)

國潮1980 鑲黃旗 1579 字 2個月前

國潮1980正文卷第一千九十二章天下第一張大勺可是個痛快人,言必行,行必果。

既然跟寧衛民預計說好了,隔了也就一天,幾種“宮庭玉液”的方子就交到了寧衛民的手裡。

而且很快,他還親自帶著寧衛民跑了一趟遠郊區——清河。

這是乾嘛去啦?

買雞去啦。

敢情張大勺給阿蘭德龍做的那隻雞,還真不是一般的雞。

全京城,怕也隻有清河的一個村莊裡有幾戶人家,養著那種特殊的雞。

彆的且不說,單這雞的模樣就與眾不同。

鳳冠!

金羽!

毛腿!

那端莊不凡的外表,極具觀賞性,絕對能讓人眼前一亮,過目難忘。

像寧衛民跟著張大勺找到了一個老鄉的家裡,剛走進院裡看了一眼,就呆在了當場。

要知道,他在上輩子是看過《鬼吹燈》電視劇的。

就他眼前這種雞的樣子,太漂亮了!

特彆是那隻大公雞昂首闊步的威武氣勢,簡直像極了《鬼吹燈之怒晴湘西》裡那可破妖氣毒蜃的怒晴雞。

電視劇裡的怒晴雞一身彩羽金爪,比普通雞的體型大,眼皮和人一樣,是從上往下翻,據說是世間罕見的鳳種。

而寧衛民眼前這種雞呢,除了是通身是金黃,還有眼皮和正常雞是一樣的,從下往上翻之外,外形其餘特征無一不與之契合。

甚至那種舍我其誰的倨傲勁兒都如出一轍。

這不免讓他忍不住嘀咕起來,以為《鬼吹燈》的作者寫的這種雞果然有現實中的原型。

甚至不由趁著主人家進屋燒水之際,壓低聲音,偷偷向張大勺發問。

“張師傅,這雞是不是來自湘西啊?不會這就是傳言的鳳凰種吧?難道叫怒晴雞……”

而他這鬼迷心竅的一問,卻讓張大勺完全摸不著頭腦,疑惑地搖搖頭。

“湘西?不可能。什麼怒晴?沒聽過。這雞呀,扯不著彆的地方。這就是地道的京城本地種,彆處你可找不著……”

可寧衛民看著昂首闊步的大公雞眼睛發直,越看越像。

“您確定?”

沒想到張大勺篤定極了,“那是當然。你信我就對了。”

然後又有理有據地給寧衛民介紹了一番這雞的來曆。

“你是有所不知啊,這雞是怎麼來的呀?那得倒到明永樂年間。當時江南的矮雞、九斤黃雞、泰和雞、胡子雞等諸多雞種隨移民落戶京城。可這些南方雞初來乍到,卻並不適應京城的寒冷,怎麼都養不活,可是死了不老少。留下少量沒死的,在漫長的雜交培育中就漸漸出現了變化。從這些雞種裡誕生了一種毛冠、毛髯,毛腿的珍稀雞種,就是你現在看見的這種雞。另外有句話你倒也沒說錯,這雞呀,也確實有個彆名,就叫做‘鳳凰雞’。”

“鳳凰雞?”

聽到最後一句,本來對這雞平平的來曆已經有些失望的寧衛民,登時來了興趣。

“張師傅,這名兒是怎麼得來的?您可得給我好好科普科普……”

“嗨,這還不是顯而易見的!你看這種雞的外貌啊,毛冠、毛髯,毛腿、黃羽、黃喙、黃脛。到處是金黃羽毛,連腿都讓羽毛護著,如此與眾不同的外部特征,像不像鳳凰?可說白了,其實是為了禦寒才進化來的。另外,古語雲,五爪為鳳,四爪為雞。也是巧了,這種雞還有個特彆的地方,一般的雞都是四個腳指,唯它是五指。這頭頂鳳冠、腳生五趾,還有六翅,自然就被稱為‘鳳凰雞’了。”

寧衛民聽得喜不自勝,“這可太好了,既然有這麼個名目,那可就有搞頭了。”

哪兒承想張大勺的回應更讓他驚喜,“哎,這可不是虛名啊。何況這才哪兒到哪兒啊。”

寧衛民聽出了話裡的意思,登時心裡的轉軸兒又提了檔,開動馬力盤算上了。

“您這意思,它還有什麼其他的說道兒不成?”

“可不。”

其實張大勺本就不想瞞他,加之這小院主人也正在屋裡,不礙得什麼。

這談興一起,自然言無不儘,竹筒倒豆子。

“彆忘了,正因為京城冷,這種雞生長周期緩慢,皮下脂肪豐富,其體內自然沉積大量的營養和風味物質。你不是頭幾天剛吃過嗎?這種雞呀,可不光油性大,它的脂肪分布特彆均勻、緊實細膩的肉質為其出眾的優勢,才成就了其格外鮮美的味道。”

“這麼說吧,吃這種雞,你不會做都不要緊,隻需把雞給收拾乾淨了,然後加鹽清燉,便可香氣四溢,湯鮮味美。而且這種雞的雞蛋同樣格外好吃,因為也帶著油性哪,那蛋黃呈赤紅色,滋補得很呢。真是一點腥味沒有,說是鳳凰蛋,難道過分嗎?”

“所以啊,早在二百多年多年前,乾隆皇帝就已在詩中禦賜此雞為‘天下第一雞’封號了。而慈禧太後晚年,每因食欲不振、不思飲食時,也非此雞不食。你還彆看這種雞在民間隻被京城的百姓稱為‘京城油雞’,因為最早出現在朝陽窪裡村,也被有些人叫做‘窪裡油雞’。但幾百年來,這種雞可一直像京西稻一樣,是清代皇家指定的貢物。”

“因此在清一代的京城,此雞名聲大噪身價倍增,而它真正的名字,從它成為貢品的時候起,就應該叫做‘宮廷黃雞’了。甚至就連咱們共和國開國大典時,這種雞還以‘國宴用雞’的身份,登上了開國第一宴的餐桌呢……”

好嘛,乾隆禦賜,天下第一雞啊!這還不夠拽的?

這時候的寧衛民,被張大勺科普得那叫一個心潮澎湃,兩眼冒光啊。

他也就不是個猴兒,否則一定會像看見蟠桃園的孫大聖那樣去抓耳撓腮了。

不過越是聽得振奮,寧衛民心中的疑惑也越按捺不住。

“張師傅,我怎麼覺得哪兒有點不對勁兒呀?照您說,這麼好的雞,是紫禁城中無可替代的禦膳美食。那不應該儘力發揚光大,多多養殖嘛。而且都上了國宴了,還是咱們開國第一宴的待客珍饈,這又是多大的威風?那不說此雞應該在京城特產排第一吧,起碼名氣也不該輸給烤鴨才是啊。那怎麼這種雞就銷聲匿跡了,如今反而聲名不顯了呢?就連我這算是乾餐飲的人,要不是您告訴我,我今天都不知道……”

“這不奇怪。”張大勺並沒有被問住,老爺子摩挲了一把胡子茬,繼續侃侃而談。

“你還記得吧?前麵就我說過,這種雞是珍稀雞種。我為什麼這麼說就是因為這種雞難養啊。首先這宮廷黃雞喜歡在自由的空間中跑動、攝食,還必須得有足夠的青飼料,才能讓它活得好。過去,為宮裡養雞的那些人都得用菊苣來喂,還得為它捉蚱蜢。這樣的雞才長得好。”

“另外,就是這雞長得慢,產蛋率也低。養這種雞能急死人,在五十天時,它會長到一斤左右,在一百二十天之後,它才能長到三斤左右,好東西嘛,就是生長周期長啊。所以打清代起,這種雞就賣的貴,市麵上那不經心養的,也得普通雞兩三倍的價錢。”

“你想想,這種雞不能隻圈在院子裡,隻能在這種人少地廣,還有荒草地的地方放養。而且那是什麼人才吃得起啊?所以建國之後,一實行計劃經濟,這種雞可就不得煙抽了。雖然它身出名門,肉蛋兼優。可養殖成本高啊,賣不上價兒去不說,留著下蛋,產量還低。但凡能養個三黃雞,蘆花雞的,對農民來說,都比養它劃算。”

“加上政府為了保民生,也在引進推廣下蛋多,增重快的雞種。尤其是到了七十年代,咱們為滿足人民群眾的禽蛋需要,引進了國外的肉雞,並建立了相關體係。雖然效果不錯,能更好的滿足大眾需要。但在國外速生‘洋雞’的長驅直入下,咱們這種本土雞就更處境堪憂。不是我說啊,你現在還能看到的這種雞,再過幾年真就未必了。早早晚晚得被那些‘洋種’趕儘殺絕。畢竟那玩意長得快嘛。雖然燉不了個把鐘頭,就骨頭稀爛,可老百姓不在乎那個。窮人嘛,有口肉吃就行,又有幾個人真懂得雞應該是什麼味道的。”

說到這裡,張大勺也不禁哀歎一聲,“哎,其實就你今天看見的這些雞,質量已經大大的不如以往了。因為這是為數不多的最後一些了,養雞的把式也不懂,連種都跟草雞串了。雖然還算是宮廷黃吧,可裡麵有好有次。我都看過了,五指的,不足五成。你要是再加上風冠,金羽,毛腿,快慢羽這些條件,那也頂多三成。也就是說,這裡麵的的幾十隻雞,真正的宮廷黃就最後的幾隻了。我估摸著這全村都加一起,超不過二十隻合格的。”

聽到這裡,寧衛民的心境又陡轉之下,“啊”的一聲,驚出了一聲冷汗。

難倒……難道這麼好的雞,居然要絕種了!

老天爺啊!

不會吧!

這可是天下第一的鳳凰種啊!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