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十四章 甲方乙方(1 / 1)

國潮1980 鑲黃旗 1101 字 2個月前

國潮1980正文卷第一千六十四章甲方乙方商場上的人應該是非常務實的。

要麼圖名,要麼圖利,要麼希望名利兼收,這都是非常正常的事兒。

正所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像寧衛民這樣不圖名,不圖利,信奉“好漢護三村”,隻想腳踏實地為家鄉父老做點實事的人,無疑是當下極其少見的異類。

他的風骨多少已經有點接近那位開辦胡慶餘堂的商界前輩了。

哪怕張士慧這樣隻為邀名露臉的主兒,也算得上是商人裡的良善之輩了。

不過說實話,像他們這樣的行為,在過去是很普遍的。

因為這其實恰恰就是華夏商人和西方商人最不同的地方。

華夏人心裡有家國情懷,追求的是能夠和睦相處的生存環境,哪怕商人也是如此。

隻是華夏經曆過翻天覆地的巨變,商業傳統出現了曆史性的斷層,如今這才顯得希罕了。

誠然,也正因為如今華夏內地商業環境需要重塑,什麼千奇百怪的現象都有。

有人不圖利,不圖名,甚至也不願意做事,費儘心機就想弄一個與外方“合資”的名義。

這也是前所未有,聞所未聞的事兒,即便是三十年後的人們也是絕難想象的。

寧衛民就遇到了這樣連他都要瞠目結舌的怪事。

…………

在把“慧民讀書社”的事兒規劃好了大致計劃,甩給了張士慧去執行之後,寧衛民就抽身去忙彆的事兒了。

畢竟花錢容易賺錢難,他有心做公益不假,但這份善舉也是需要經濟實力才撐得住的。

不去開源哪兒行啊?

還是得繼續奮鬥啊。

何況無論公事還是私事,好多事都需要他操心呢,自然不可能守著這一個書店浪費時日。

於是按照輕重緩急,寧衛民接下來就聯係了輕工局的李處長。

打算先推進拉杆旅行箱的合作項目,把這件事敲定再說。

寧衛民和李處長是今年春節過後在飛往東京的飛機上遇見的,很有點風雲際會的意思。

彼此間既可以算得上有緣,也可以說算得上投緣。

當時這位代表輕工局出國考察李處長,在下飛機取行李的時候,一眼看見寧衛民一行人使用的拉杆旅行箱,直接就被震驚了。

在他眼裡,這樣的旅行箱是是如此的漂亮,是如此的便捷,誤以為是最先進的外國產品。

之後一打聽不要緊,居然獲知是寧衛民發明的新產品。

這對他來說簡直不可置信,當場就表示出強烈合作的意向,顯示出了極高的熱情。

彆說,臨回國時,李處長還真的去了寧衛民的大刀商社拜訪過。

雖然彼此接觸時間很短,但眼見為實是最能增進信任感的。

當大致了解了一下大刀商社的經營狀況後,以及拉杆旅行箱在東京供不應求的情況後。

李處長就毫不猶豫地把這個合作項目定為他回局裡交差的最優之選。

而等到李處長回國後,他也顯然一直在儘力促成此事。

實際上,在銀座的壇宮開業後不久,寧衛民就在東京收到了李處長發來的傳真。

李處長告訴他說,局裡已經基本批準這個項目了,希望他找個時間儘快回內地,與之商洽具體合作條款。

所以這次寧衛民歸國,對於雙方合作達成,無疑是抱有極大期許的。

為了與李處長的再度會麵,他可以說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不但帶來了從東京購買的禮物,詳細的產品資料,樣品和圖紙,還準備好了支票。

隻要考察完畢,選好工廠,談妥條件,他馬上就可以給付款項,讓工廠開工。

尤其頭幾天見霍司長的時候,他還從霍司長的口中了解到一個驚人的消息。

在東北的SY市,虧損已達十年的一家國營企業!

負債額超過全部財產三分之二的防爆器械廠!

剛剛宣布倒閉了!

這在十年後不是個問題,但在這個年代,卻屬於打破先例之舉,非常讓人震驚。

這說明什麼?

隻能說明連鐵飯碗都不保險了,盛大鍋飯的這口鍋,也可能有朝一日被打翻。

同時還能說明,國內目前恐怕已經不是純粹的賣方市場,短缺經濟了。

如今可不是所有的東西,不管好壞,隻要生產出來都有人買了。

不是隻要不憑票,東西就能被顧客搶光,價格還一個勁地漲。

毫無疑問,作為生產企業,京城這邊的許多工廠肯定會因為這個消息,感到物傷其類,兔死狐悲。

一定會對自己的未來感受到了一定的壓力。

因此寧衛民認為京城這邊的廠家不管日子好過還是難過,都會希望自己的廠子能更保險一點,誰也不會拒絕他的訂單。

而反過來,他也不是那些惦記著往死了占便宜的外國資本家。

隻要能夠保證質量,不出問題,他其實很願意開出足夠優厚價碼。

再怎麼說也是一家人,讓京城的廠家賺走了,這叫肉爛在鍋裡。

反而他要是在差價上賺得多了,把利潤都拿走,那邊還得多給日本政府繳稅呢。

那乾嘛不把利潤儘量多的留在國內,乾嘛不對家裡人實在點?

即使同樣在繳稅,那也是支持自己的家鄉建設,是愛國之舉,對不對?

總之,寧衛民從不認為兩邊存在什麼根本性的原則問題,會有什麼談不攏的實質障礙。

在他心裡,這件事應該是穩拿把攥了,其餘的就是快刀斬亂麻的確定工廠,簽合同了。

可結果沒想到,實際情況卻和他想象中完全不一樣,這件事居然“難產”了。

現實又給他上了一課。

問題不是出在李處長身上。

應該說,李處長辦事還是挺實在,也挺靠譜的,前後帶寧衛民去實地看了三家廠家。

有兩家是輕工局麾下排名第一和第二的箱包廠家,還有一家是輕工局下屬最大的皮革製品廠家。

三家工廠規模,最小的也在千人以上,生產設備和職工素質,也是全市最好的。

不過這三家廠子雖然一開始都挺熱情,也很感興趣,甚至還擺酒迎接,熱情款待。

但由於寧衛民為了給日本政府少繳稅,不能直接和國內工廠產生聯係。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