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9章 將來放飛鋪路途(第二更)(1 / 1)

第729章將來放飛鋪路途(第二更)

“嘎嘎,嘎嘎,嘎嘎哈,嘎嘎哈……”

剛吃過晌午飯的李易看著一群跟他喊的大鸚鵡發呆。

“易弟,這是鸚鵡。”李成器站在旁邊一起看。

“大哥我知道,這叫大緋胸鸚鵡,一尺左右的高度,都是成年的了,不好教說話。它們為什麼要在這裡出現?”

李易看著叫個不停的大鸚鵡們,問出了和童村正同樣的疑惑。

大緋胸鸚鵡天太冷了活不下去,從哪跑來的?

“沒下雪的時候天還是有點暖和的。突然下雪,按理說它們會被凍死,正好遇到了童家村的人沒關小屋的門。”

李成器分析著,大鸚鵡怎麼來的,醉仙居的人已經說過。

李易抓了把鬆子,往籠子中放。

製作了十二個籠子,看大緋胸鸚鵡嘴的顏色,可以分辨出公母。

正好是八隻公的和八隻母的,十二個籠子對應著大籠子,鸚鵡們自己選擇。

一對兒一對兒的,然後七對在一個籠子中,另一隻雌的自己鑽一個籠子。

雄的那隻想進彆‘人’的籠子,被裡麵的大鸚鵡給趕出來。

它轉一圈,最後決定進單獨的雌的那隻的籠子,結果雌的也趕它。

於是十六隻大鸚鵡占據了九個籠子,剩下三個籠子沒‘人’去。

“唉!”李易歎口氣,他估計路上至少死了兩隻鸚鵡。

然後才多出來一雄一雌,雄的不怎麼傷心,說不定是它的那個雌的死得早。

另一隻雌的比較難過,所以自己呆在籠子中。

鬆子喂進去,大鸚鵡們開始哢嚓哢嚓吃。

李易的鬆子沒開口,需要用鉗子夾,大鸚鵡們無所謂,自己用嘴和爪子幫忙吃。

可以直接用嘴找到位置咬開的就直接咬,找不好位置的,伸出個爪子抓住鬆子調整位置。

李易想了想,把兩個單獨的大緋胸鸚鵡的籠子調整下位置。

兩個籠子放食盒和水槽的地方對到一起,這樣兩隻大鸚鵡吃的時候會挨得近一點。

“養在籠子中不行,要有一個大籠子,然後小的是巢,周圍封閉上,留出個能進出的孔。”

李易沒養過大緋胸鸚鵡,彆的鸚鵡他也沒養過。

但他可以查,查到了資料照著操作。

打造盒子和大籠子是小活兒,扔到木工工坊中,用不上半個時辰,像兩間房子那麼大得籠子被製作好。

裡麵有高低起伏的橫杆,還有豎著的、上麵像攀岩的凹槽和凸起。

大緋胸鸚鵡喜歡用爪子和嘴去爬東西,飛的時候說是高度低、速度慢。

李易看了看:“還得製作小籠子,一個小籠子放一個巢,小籠子和大籠子鏈接。

小籠子也要有個洞,方便鸚鵡進到大籠子中,它們屬於一個群。”

晚飯前,小籠子也製作好了,把巢放進去,食槽和水槽放在小籠子中。

大籠子下麵是地暖,籠子中溫度保持在十五六度左右。

“行了,先這樣,喂好吃的東西,核桃仁、大米、小米、麥子、大棚櫻桃、鬆子、梨、栗子。”

李易看著籠子中的大鸚鵡鑽來鑽去適應新家,去食堂吃飯。

李成器走著的時候一直扭頭看鸚鵡們,問:“吃好的東西,它們可以放出去?”

“不人為訓練的話,需要更大的場地,外麵有籠子,用漁網也行。

然後讓它們出去飛,由於外麵天冷,它們飛一會兒要回來。

等它們習慣了之後,再單獨放飛一隻雌的或雄的,放到野外去,隨便飛。

天冷加上另一半在家,單獨飛出去的會回來,次數多了,兩隻全放。”

李易不在乎大範圍的籠子成本,現在的都大了,不好教說話,以後還有小的。

李成器明白了:“冬天放完了,到春天,它們已經習慣有個家,主要是家裡的飯菜好吃,就可以敞開籠子,讓它們自由飛翔。”

“其實飛走也無所謂,大的飛走,小的留下。到明年春天的時候它們會繁殖。

外麵天冷,窩中暖和,它們就下蛋,接著孵化,小鳥出來,它們想走也走不了。”

李易早有打算,大的有野外生存能力,飛走了也就飛走了。

小的從小在一個地方,想遷徙,必須保證其他地方的食物更適合。

一批一批養,總有能夠留下的。

即便是飛走很長時間的,說不定又想起有個地方可以隨便吃鬆子,再回來。

李成器向往地說道:“將來一大群漂亮的鸚鵡在天上飛來飛去,看著美。”

“鴿子才最容易養,放在外麵,大家可以用麵包渣喂,顯得和諧。”

李易在好多個廣場上喂過鴿子,還在現在沒有人的大洋洲的地方喂過海鷗。

他喜歡那種感覺,就是收拾糞便比較費勁。

晚上飯,兩個人吃餃子,喝一束子白酒,加上兩樣小菜。

宮女太監們吃火鍋,紅油一層,吃完,紅油舍不得扔,繼續用。

李易也沒辦法,口水油是不好,現在就這個條件,吃一頓,那麼多的油和調料就扔,莊戶不乾。

吃完火鍋的湯,莊戶們會用來下麵條、米線、米粉,然後連著湯吃光。

“今年的冬天比去年又好上許多,彆處不清楚,京兆府的百姓買東西的增加了。”

李成器有衣盟和工盟,從訂單上有直接反映。

冬天衣盟的衣服賣得多,工盟接了單子去給乾活。

換新家具了、修煙囪了、打首飾了……

沒錢自然不會有這麼大的量,百姓們趕在過年之前給自己和家中增添東西。

“物資流通越快,人們越富裕,不然許多東西賣不出去,爛掉。需要的人隻能買高價,又買不起。”

李易說著想起他那個時候的情況。

之前大家窮,後來國家使勁修路,各種修,拚了命地修。

然後突然物流公司就出來了,接著是網絡銷售平台。

想買什麼都能買到,改變了銷售模式,迫使店鋪轉型。

有的店鋪成了網上商品的庫存和銷售點,有的提高了層次。

現在同樣需要,即使沒有網絡。

商人們會懂得把什麼貨物運過來和運出去。

李成器不知道網絡,卻感受到了修路的好處。

“今年冬天,咱們從登州那邊的冷凍海產品會源源不斷運過來,估計有商人要跟我們學。”

“想學,他們還要組織人手去捕魚,當地的漁民日子好過了,咱們都是水軍,隻有加工的時候用當地人。”

李易不在乎彆人學,從登州到洛陽的路,就要好好修一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