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不可理喻(1 / 1)

第596章不可理喻

衛君衛衎帶著兩個“軍”出征,回來時隻剩下一個“軍”再多一點點,隻能從攜帶回來的戰利品判斷到底是勝了還是輸了。

出征的衛國軍隊攜帶回來的戰利品不少,不知道裝了什麼東西的車輛四百多車,目測俘虜應該有個兩三千人。

回到自家都城的衛君衛衎沒有馬上見晉君姬周,帶回來的軍隊更是全部入城。

這麼一個舉動讓晉國上上下下心裡開始冒火。

晉軍來“朝歌”是救援自家的國君和下軍、新軍沒錯,有戰爭爆發在衛國都城“朝歌”的這個前提,算不算是救衛國於危難之際?

結果現在是個什麼情況?!

作為客軍的晉軍跟楚鄭聯軍都打了將近三個月,衛軍從頭到尾縮在城裡,出征回來的衛君衛衎沒求見晉君姬周很失禮,軍隊還特麼全進城了?

如果衛國不給晉國一個交代,晉軍不會乾立刻撤軍的事情,不管打輸打贏事後都會盯上衛國可勁折騰。

楚君熊審得知衛君衛衎的做法,派來臣子詢問晉君姬周,大意上就是晉國有衛國這樣的盟友是什麼感受,中原列國是不是不再服從晉國,要不要楚國幫晉國教訓衛國一頓,等等傷害不大侮辱性極強的問話。

長久以來晉國和楚國到底是在爭什麼?

一開始,晉國說自己在捍衛諸夏文明,保證文明得以延續,不被南方的楚國竊取正朔地位。

楚國則是覺得自己闊起來了,有實力取代周王室成為天下人的共主,還要證明楚國的文化比其餘諸侯國更優秀。

以上都是官方套話。

實際上,晉國要的是自己說了算,一再收取各國的保護費;楚國是真的有心取代周王室成為天下共主,再來就是要向包括晉國在內的所有已知國家收取保護費。

說白了,晉國一開始可能真的是覺得自己是“天選之國”什麼的,後來演變成為盯上利益,再後來是不打都不行了。

到現在,晉國的很多人都相信那一套“天命說”,認定捍衛諸夏文明得以延續是自己的使命,生存的意義就是將楚國打趴下。

這就是屬於一再洗腦,洗得自己深信不疑,不知道什麼時候晉國會出現“反智”成為一種理所當然,認定自己絕對沒錯,錯的是全世界。

晉君姬周對衛君衛衎的行為無比惱火,找來呂武問道:“我軍可否挪動營盤?”

呂武被問得真心愣住,好一會才反應過來。

衛國自己對發生在自己都城邊上的戰爭持吃瓜態度?

他們是不是將每天上城牆看晉軍和楚軍打生打死,給當成為一種日常消遣?

呂武說道:“今日不戰。若衛君無所作為,君上可遣人致意楚君,再行罷戰兩日。”

因為收了保護費的關係,晉國有義務幫衛國抵禦入侵,遭到侮辱也能撕破臉。

楚國肯定樂意看到晉國和衛國盟友關係破裂,願意讓晉軍挪動一下營盤。

晉國君臣那麼乾不是什麼意氣用事,異常講究禮節的當代,任何的失禮行為都能被過度解讀。

再則,晉國是兩大霸主之一,衛國才是一個二流強國,衛國怎麼就敢將侮辱晉國視作理所當然!?

果然,楚君熊審收到晉軍姬周罷戰挪動營盤的遞話,非常愉快地答應了下來。

衛國那邊還在納悶天氣已經放晴,濕潤的地表也曬了幾天,晉軍和楚軍怎麼還不開打,後來得知晉軍在拔營,一下子就著急了。

搞什麼嘛!

晉軍怎麼能走?

一旦晉軍走了,衛國可怎麼辦呐!

最為重要的是晉國沒有通知衛國說要走,很不對勁的,好麼。

孫林父帶著使命趕緊出城找到士匄,一臉困惑地問道:“伯國為何撤軍?”

那啥,衛國看戲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已經開打看到現在,有點覺得戰爭跟他們沒什麼關係。

士匄卻是看出孫林父在裝傻,選擇一樣裝傻,說道:“君上與元戎共議,我不知也。”

有些事情說破了就沒意思啦。

大家都知道衛君衛衎是個精神病,沒想到病情已經嚴重到這種地步,拿人當傻子,自己會成為真的傻逼。

“寡君歸國,入城即命我犒軍伯國。”孫林父看到士匄撇了一下嘴,心臟不由一緊,繼續往下說道:“非我妄言,亦非它意。貴軍若退,則‘朝歌’必破,衛恐屬楚。此非我所願也。”

就這麼說吧?當今天下除了晉國之外,誰還能跟楚國正麵硬剛。

好像宋國也能?至少楚國一再攻打宋國,宋國還活得好好的。

另外,吳國不是一直在跟楚國糾纏嗎?

然而,那些都是建立在有晉國存在為前提,致使楚國無法拿出全部的實力去單獨針對宋國或吳國。

楚君熊審帶來了左右廣,能看到楚軍中有羋、成、蒍、鬥、薳一些封君的旌旗。

了解楚國就該知道一點,也就是“朝歌”邊上的楚軍從規模一看就非常不好惹,好幾個楚國戰鬥力天花板的家族都在,更是屬於衛國根本就惹不起的戰力級彆。

士匄不願意多說什麼,甚至根本不給孫林父引見晉君姬周和元戎呂武,態度方麵已經表達得非常明顯。

孫林父嘗試去求見晉君姬周和呂武,沒有意外被拒絕接見。

心裡無比著急的孫林父跑去求見解朔,人倒是見著了,關鍵解朔的態度一樣冷淡,明確表示無法引見給晉君姬周或呂武。

解朔看在以往交情不錯的份上,點醒孫林父問題出在衛國的態度上麵,再來就是衛君衛衎這個精神病什麼時候才能像個正常人。

拔營完畢的晉軍開始挪動營地,他們將新營地選在“朝歌”西南方向約二十裡外的大河邊上。

楚軍一樣沒閒著,確認晉軍的確是在拔營之後,他們保留舊有營寨的同時,有楚人跑去距離“朝歌”約六裡之外搭設營區。

衛國君臣看到晉軍先拔營撤走,再看到楚軍將營寨那麼逼近“朝歌”,一下子就覺得不好了。

感覺自己無比疲憊的衛君衛衎先睡了一覺,醒了才知道晉軍撤離“朝歌”二十裡遠,聽到楚軍已經將營寨建設到“朝歌”的眼鼻子低下,不知道是睡懵了還是怎麼地,老半天才反應過來。

“晉國不過如此。”衛君衛衎猜測是晉軍敗給了楚軍,下一秒開口說道:“我聞宋君率軍北上?速速去人與之協商,衛宋可戰楚!”

不是趕緊地向晉國認錯,求晉軍掉頭回來救命,怎麼是想著聯合遠在大河南岸的宋軍?

所以說,正常人不能理解精神病患者的思維,是一件正常的事情唄???

重新安營紮寨完畢的晉軍,他們與楚軍營寨的間隔距離其實也就十四裡地,中間地帶還是相對平坦的地形,遠比之前兩軍所處方位更適合進行大型會戰。

一直在等衛國來賠罪的晉君姬周左等右等,等來的是衛君衛衎派出使節團要渡河去找宋國求援軍的消息。

得知這個消息的晉君姬周完全傻了。

衛君衛衎腦子不正常,衛國難道就沒有一個正常人?

同樣得到消息的呂武樂了。

呂武之所以同意晉君姬周將營寨搬離“朝歌”的原因太簡單,他們的兵力數量遠遠少於楚軍,挪一下位置會讓楚軍陷入兩麵受敵的境況。

當然,需要取決於衛國敢不敢出城跟楚軍打野戰,他們不敢也能牽製楚國的兵力。

再來是,晉國國內的援軍正在急速趕來,停戰的時間越長對“朝歌”這邊的晉軍越有利,並且還有宋君子成帶著兩個宋國“軍”隻距離“朝歌”不足八十裡。

宋軍趕得快一些,頂多就是浪費一些時間用來渡河,最遲五六天就能抵達“朝歌”周邊了。

當世各個諸侯國,硬要讓晉國對哪個國家的戰鬥力有所信任,宋國絕對算其中的一個,再來則是曹國。

關於曹國不是曹軍多麼能打,主要是曹軍對晉國的命令總是不折不扣的執行。

在晉軍挪動營寨的第二天,楚君熊審派人找晉君姬周約定再停戰三天。

晉君姬周沒有馬上答應,找來“卿”與一眾貴族,憂心忡忡地說道:“衛國不敬我(晉國),我卻不可舍棄衛國。”

不是晉國有多麼疼愛衛國這個小老弟,原因是衛國真的跳反,取決於衛國的地理位置會讓晉國很難受。

另外一點,楚軍再一次飲馬大河已經發生,晉國再失去衛國,等於是晉國在爭霸格局與風評處在全麵下風。

呂武說道:“‘朝歌’非堅城,堅持三日或將無礙。”

必須給衛國教訓,晉軍不自己動手,由楚軍去打就很合適。

其餘的“卿”給呂武背書。

解朔就很會說話,補了一句:“若‘朝歌’陷落,我亦可奪回。屆時衛必對我感恩戴德,深知唯我可保衛國祚綿長。”

打吧!

最好那個精神病被殺或是被俘,免得一再給晉國搗亂。

衛國跟宋國還是鐵盟,一旦“朝歌”遭到楚軍的攻擊,怎麼著都能讓宋軍早上一兩天趕過來。

晉君姬周死盯著呂武看,問道:“此戰可勝否?”

唉!

局麵太糟糕啦。

要是晉軍再被楚軍擊敗,晉國肯定會走下坡路的。

呂武沒多餘廢話,用篤定的態度說道:“必勝!”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