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催熟(1 / 1)

前浪 刀一耕 1620 字 1個月前

“這幾輛一共多少錢?”

小卡車上裝著一共四輛此前彭向明在老家的街頭經常看到的四輪車。

有的是電轎,有的是燒汽油的。

方成鈞指著,挨個兒報價,最貴的三萬三千塊,燒汽油的,據說是450CC的單缸發動機,動力強勁,最高時速可達110公裡每小時,最便宜的是個電動的小四輪,一萬八,外麵一個鐵皮和玻璃的罩子那種,站在彭向明的角度,仰著頭正好能看到,這車的副駕駛前麵,甚至還給配了個小風扇。

不知道能不能搖頭。

加一起花了快十萬塊錢。

“卸下來,卸下來!”

彭向明招呼工人們乾活,然後扭頭看一幫被叫過來的工程師。

江明妃抱著肩膀站在那裡,不太高興。

工程師們麵對這一幕,也都是有點懵的。

車子很快被卸下來,送貨的工人開著卡車走了。

“來來來,誰是負責試車的?試試,挨個兒試試,然後給我點評價。”

兩名被叫來的專業試車手麵麵相覷。

人家都是拿了賽車執照的專業級車手,被聘請過來,是全方位的參與到電動汽車從底盤到動力係統的專業開發的,卻從沒想過,會被要求開這種街頭上的小四輪車——據說俗稱叫“老頭兒樂”。

江明妃也是抬手拍了拍腦門,一副無奈的樣子,擺了擺手,“讓你們試就開上試試吧!”誰讓那人是超級大股東兼董事長呢。

於是兩個賽車手各自挑選一輛,發現汽油的量沒多少了,還特意開到試驗跑道的加油機那裡加了油,開始試車。

兩輛汽油車,兩輛電車。

他們開起來很溜,很顯然街頭上的老頭兒們是不可能開那麼溜的,但也正因如此,加倍凸顯了這些車子的脆弱性——稍微一個彎,車子感覺都快飛出去了,專業賽車手也救不回來那種。

於是,一大幫專業的工程師,陪著彭向明和江明妃這一個董事長一個CEO,看兩個專業賽車手先後試駕四輛加一起不到十萬塊、上不了牌照的小四輪。

等全都開過一遍了,兩個人下來,摘了頭盔,說:“車身剛性極差,底盤極差,側傾特彆大,而且重心太高、自重又太小,開慢點肯定沒問題,但稍微一快,這車極容易失控。而且它應該是都沒有任何的被動安全措施的,所以我估計……一旦失控就了不得。”

另外一個補上一句,“不過相比起他們的車身來說,那輛汽油車,我倒覺得有點動力過剩了!那個車架根本支撐不住跑到一百公裡的時速以上,一旦開到一百,除非是一望無際的大直路,還得是比較平坦,不然的話,可能稍微轉個彎、避讓一下車輛之類的話,或者有個坑兒,都能給它顛翻車。”

江明妃聽完了,扭頭,斜睨著看彭向明。

彭向明一拍手,“好!不愧是專業賽車手,總結的夠專業!那接下來,工程師,造價師,幫忙全都拆嘍,核算一下他們的大概製造成本!”

這次沒有人再等江明妃的指示了,大家都很主動地湊上去,開始動手拆車。

但江明妃卻是不由沒好氣地翻了個白眼兒。

但她很快就回過味來。

畢竟是高智商人士,眼睛眯了眯,她走過去,問彭向明,“你什麼意思?”

彭向明笑嘻嘻,“沒什麼意思呀,造電動車嘛!這也是電動車啊!”

江明妃愣了愣,旋即失笑,伸手指著已經被一幫工程師給圍上的那幾輛小破車,“你跟我開什麼玩笑,這也叫電動車?”

身為一家電動汽車公司的CEO,正在耗費巨資地做著代表了科技、未來、清潔能源、自動駕駛等尖端方向研究的事情,江明妃當然有理由看不上這些小破車,甚至直接譏諷它們都不配叫電動車,是完全沒問題的。

但它們未必就不能賺錢。

於是彭向明趕緊安撫,“彆著急,彆著急,沒讓你造!我突發奇想,你們一天天的安排那麼多改裝車,在試驗場上到處跑,收集數據,什麼電池管理啦,什麼自動駕駛啦,之類的,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但你們那個數據,都不真實啊!不是真實的路麵數據啊!你瞧,我要是給你弄一萬輛這種小車,撒出去,在大街上合法的跑,然後把他們在街麵的實際駕駛過程中的電池管理數據,都給你搞過來,那個數據收集,是不是得比你這麼燒錢收集數據啊,測試算法什麼的,要快多了?也要真實多了?”

“啊?”

江明妃直接聽愣了。

…………

車子的拆解很容易,尤其是在專業人士手中,更容易,但造價估算,哪怕隻是粗略的造價估算,就是個精細活兒了,快不來。

市麵上的一輛普通小汽車,據說都是由幾萬個零件構成的,彭向明打發人買來的這種小電轎、小四輪轎車,雖然構造肯定要簡單了許多,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真要算起來,幾千個零配件應該是有的。

彭向明當然沒工夫在這裡等著他們逐一拆解清點和核算,把事情交待下,他就想直接閃人了,但是卻被江明妃給拉著不放,非要追問,“你到底什麼意思?”

然後又特彆認真的解釋,“我跟你說啊,這種車,理論上來說都是不能合法上路的,沒人較真就算了,管理部門要是開始較真的話,生產企業和使用者,都是違法行為,我可不會陪你這麼瞎胡鬨!”

彭向明繼續笑嘻嘻,“不會的,你放心,我做事情從來都不瞎胡鬨!”

又說:“你幫我盯著點兒啊,他們估出價格來之後,第一時間給我打電話!”然後就徑直上車走人,讓江明妃隻好無奈地叉著腰站那裡吃尾氣。

其實東方汽車的杜建秋的那份商業策劃書裡,對於他們想要生產那種微型轎車的造價,是有給出一個總體估算的。

那是一幫乾了十幾年汽車行業的人,彭向明並不認為他們會不專業。甚至於,考慮到他們是始終在一線,是一直都在生產汽車的,真說到對市場價、對供應鏈的了解,彭向明認為他們很可能還在江明妃手底下的這幫工程師之上。

但大家的出發點,卻是從一開始就不一樣的。

所以他們給出的估算,隻能供參考。

造什麼小排量發動機微型轎車啊,咱要造就直接造微型電車豈不好?

江明妃說過的,國外的汽車工業,經過百年發展,其發動機和變速箱的設計、研發和生產,都已經形成了極為完備的專利牆,尤其是變速箱,已經越來越複雜,國內這邊想要繞過去,開發出自己的一套東西,已經近乎於不可能。

所以,國內的這些車企,彆管你多牛逼,仔細掰扯掰扯,一輛車身上的大件,最後都能追索到國外某家廠商身上去。

哪怕是按照杜建秋他們的思路,造廉價的低端小轎車,三萬塊就能買的那種,那個小排量發動機,他們自己也是造不出來的,也要買。

但電車就不一樣了。

電池加電機嘛!

直接就把發動機和變速箱都跳過去了。

就說現在的國內,一年兩千多萬輛的汽車銷量,就意味著兩千多萬台發動機和兩千多萬部變速箱,大部分都是國外的產品,或國外企業授權生產的,要是這些銷量裡,能有20%換成電車,一年光專利費、光是節省的購買這些核心配件的錢,就能省掉多少?

國家怎麼會看不見?

所以,儘管起初投資江明妃這家新紀元公司的時候,彭向明隻是出於對電動汽車未來光明前景的大致了解,但是到了現在,隨著他對傳統汽車、對電動汽車等等這些產業,主動的和被迫的接受了那麼多信息之後,他對電動汽車在未來的發展前景,卻是真的越來越有信心了。

就像江明妃曾經分析過的那樣,國家沒道理不扶持這個道路!

兩個時空的時間線或有差異,但這個差異,頂天了也就是幾年而已!

所以,整個電動汽車的生產鏈條,都值得投資!

而且值得下重注投資!

江明妃這裡,是燒錢在做高端的科技,彭向明可以支持她衝刺,這個方向當然是正確的,而且極端重要。

但與此同時,彭向明覺得自己也完全沒必要就這麼乾等著。

江明妃這頭,想看見回頭錢,還不知道得到什麼時候,但事實上,電動汽車的需求,是一直都有的,一直就在那裡!

區彆隻是你看見或沒看見而已!

人民群眾始終都需要一個不貴的、能遮風擋雨的、使用成本還得低的代步工具,那與其讓那麼多沒資格其實也沒能力生產這類車的廠家,生產那麼多連基本保障、甚至連正常牌照都沒資格上的東西,充斥到市場上麵,為什麼我不走這一步呢?

人民群眾需要什麼,我就生產什麼嘛!

那我有能力生產嗎?

有啊!

把東方汽車拿下來,把杜建秋他們的微型汽車生產計劃,直接改成微型電動車生產計劃,不就行了?

既能賺錢,又能為人民服務,還能順便催熟一下電動汽車這個大行業!

何樂而不為?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筆趣閣手機版更新最快網址: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