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英雄所見略同(1 / 1)

一頓板子過後,帳中的將軍們都消停了下來,沒人再說話,一時間場麵有些尷尬詭異。

說來還是這些人太年輕了,雖然戰場經驗不缺,但人生體驗卻遠遠不足,相比起曆代開國打天下的將領們,出道時年紀最輕的恐怕也有二十多歲,摸爬滾打幾年,或者十幾年,到統一天下之戰時,基本上年紀都在三四十歲左右。

雖然都持功自傲,但畢竟人到中年洗淨了鉛華,而且秦宇的班底由於是少年兵起家,加上明末又沒有什麼像樣的梟雄來和他爭霸,導致短短幾年,就從起家,發展,爭霸,到最後統一天下。

如果讓老朱老牛,曹操等人物,知道這一幕後,估計非得被活活氣活不可。

“盧先生,剛才聽你之言,莫不是對我軍接下來的戰術,有什麼不同的看法?”

紅鶯掃了一眼堂下的眾人,就轉頭看向了再次恢複平靜的盧象升。

“不錯,那多爾袞雖然隻有三萬騎兵,五萬步軍,可這次那皇太極卻是準備傾儘全力南侵,此時援軍必定已經南下。

如果你們想要將多爾滾包圍在徐州以北,那麼最後很有可能會被皇太極的援軍反包圍在兗州以南,徐州以北地區,而且你們才區區一萬多騎兵,至今還在南岸,最後最多也就消滅那五萬步軍,想要消滅多爾滾的騎兵卻非常困難,以大軍處於被動的代價,以換取五萬戰力低下的步兵,完全就是得不償失!”

盧象升儘量放緩了語氣。

這些人的死活他不關心,可億萬漢人的命運,華夏的傳承他不能不關心。

秦軍贏了,這天下終究還是漢人的,秦宇在殘暴,對普通漢民還是很不錯的,可若那皇太極贏了,後果實在不堪設想,當年蒙元之禍,不過也就三四百年時間罷了。

而以他這陣子的了解,這第二軍團恐怕是目前,唯一能夠在野戰中,抗衡韃子騎兵的漢人軍隊存在,也是唯一能阻止韃子騎兵南渡黃河,統一天下的存在。

可就是這麼一支事關整個漢人傳承命運的軍隊,卻掌握在一群毛頭小子手中,主帥更是一介女流,所以此時,盧象升心中對秦宇也是恨得牙癢癢。

在他看來秦宇即便不禦駕親征,親自來統帥這支軍隊,也應該派遣一名經驗豐富,成熟穩重的名將來統領,最不濟,也要派遣一名軍師過來呀,那李岩,牛金星都可以呀!

盧象升由於一直被軟禁者,至今都還不知道,秦宇早就發布了親征的詔書,本人也正在前往徐州的路上,還以為秦宇是留戀江南的繁華世界,不願再親自上陣,日日躲在宮中享樂。

也不怪盧象升有這種想法,實在是曆史上這種事發生的太多了,無數的帝王梟雄,初期都是雄心萬丈,敢打敢拚,可一旦榮登大寶或者入了江南,就變得惜命享受起來。

“如盧先生所言,那我軍接下來該如何進軍?”

紅鶯可不知道盧象升心中想的這麼多,不置可否的點點頭,然後問道,心裡卻是笑了笑,她知道這家夥離歸順不遠了。

事實也確實如此,哪怕盧象升心中再有抵觸,但為了不讓漢人江山最後淪入異族之手,也不得不臨時客串一下軍師,起身一抱拳道:“紅將軍,韃子騎兵優勢在於速度快,行蹤漂浮不定,我軍若主動進攻,分,則容易被對方逐一擊破,合,則行軍遲緩,被動挨打,一旦深入,有糧道被斷之危,雖然大軍糧草充沛,但終究處於不利之地。

所以盧某建議貴軍應陳兵黃河北岸,擇一有利地形,以逸待勞,以守代攻,隻要貴軍這三十幾萬人馬橫亙在黃河北岸,哪怕韃子主力大軍南下,也絕不敢輕易南渡黃河,那時韃子最多派出小股部隊渡河洗擾,主力必定要先攻伐貴軍,這樣一來他們的騎射優勢就將蕩然無存,而貴軍背靠黃河,糧草物資,兵源武器都能源源不斷地得到補給,待韃子久攻不下,糧草枯竭,銳氣已失之時,在發動反攻,收複失地指日可待!”

盧象升一開口就刹不住車了,說完後有些緊張的望著紅鶯,害怕他聽不進自己的意見,執意要進軍。

誰曾想紅鶯卻是一拍桌子站起來,笑道:“嗬嗬,還真是英雄所見略同啊!盧先生果然不愧為兵法大家,那先生以為我軍該在何處屯兵紮營?”

盧象升一楞,他沒想到紅鶯如此簡單的就采納了自己的建議,心中大喜,趕緊說道:“陳橋鎮以北三十裡處,非常適合大軍駐紮,此處地勢高,不懼水淹,又不缺水源,離黃河也不算遠。”

開封過了黃河就是大名府境內,盧象升做過大名知府,對這一帶可謂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

“嗯,此處確實合適,既然如此,本妃命令,明日大軍,轉道向東,目標陳橋鎮以北,各將回去立即準備。”

“是!”

一眾將領齊齊抱拳,他們雖然急功好戰,但並不傻,按照盧先生說的,勝算確實更大一些,也穩妥一些,所以並沒有人站出來反對。

盧先生見紅鶯如此簡單,毫不猶豫就采納了自己的建議,並下達了軍令,卻是眉頭微皺,感覺哪裡有些不對勁,想了想試著問道:“紅將軍,這麼大的事,難道你不需要請示一下嗎?”

“不用這麼麻煩,陛下早有旨意,過了黃河,一切皆由本妃自行做主。”

紅鶯擺擺手,嘴角不由得翹起,微微笑道。

盧象升也是老狐狸一般的人物,見她這副模樣,立即就醒悟過來,哪裡還不明白自己上當了。

恐怕那秦宇早就有過指示,讓他們屯兵在黃河北岸,以攻代守,甚至連屯兵地點,陳橋鎮以北估計都說了。

想到這裡,一張老臉憋的通紅,想他沉浮官場數十載,經曆大小戰事無數,今日竟被一個初出茅廬的小丫頭算計了,還不自知,當真是又氣又羞,最後隻得冷哼一聲,拂袖而去。

“嗬嗬,盧軍師慢走。”

紅鶯是再也忍不住,笑出了聲來。

盧象升猜測的沒錯,聖諭上雖然隻有簡單的一句話,大軍北渡。

但私下裡秦宇卻通過情報處給紅鶯傳達了此次的戰略方向,那就是大軍渡河後,屯兵在陳橋鎮以北,原地防守,絕不主動出戰。

畢竟這種戰略上的事,那絕對要數最高軍事機密,明著寫在聖諭上難免不會泄露出去,所以越少人知道越好。

雖然這種戰略意圖,韃子很快就能看出來,但越晚看出來,他們就越有利。

否則紅鶯就不會將騎兵全部留在南岸了。

之所以一開始不說出來,就是想要考較一番眾將領,這也是秦宇交代。

誰曾想盧象升的反應竟然這麼激烈,這麼氣憤,紅鶯這才順勢詢問,果然盧象升沒忍住,不但如竹筒倒豆一般,還和秦宇的戰略大致相同。

第二天,大軍就起營拔寨,井然有序的向著東北麵的陳橋鎮而去。

說來這陳橋鎮也是非常有名的,當年宋太祖趙匡胤就是在這裡搞的黃袍加身,陳橋兵變,謀朝篡位奪取了後周的江山,建立了大宋。

當初秦宇北上打韃子,同樣是在陳橋鎮附近渡的河,所以對那一帶的地形同樣熟悉。

多爾滾得知紅娘子帶著大軍向東而來,著實緊張了一把,但仍然不打算退回山東,而是打算讓步兵防守各城,騎兵在外牽製偷襲,將秦軍拖在這裡,等待援軍抵達後,切斷對方南退的後路。

而皇太極收到第二軍團北渡黃河的消息後,頓時大喜,立即就讓豪格率能十萬騎兵先一步南下,自己也於三天後,正式誓師南征。

這次皇太極不但召集了十萬蒙古鐵騎,同時還集結了二十五萬步兵,八旗精銳更是傾巢而出。

下至十四歲少年,上至四十歲老兵,全部征召參戰,七湊八湊,竟然也湊出了十萬騎。

其中一萬留在山西,一萬留在京城,一萬留在東北,再除去多爾滾先南下的一萬,整整六萬八旗騎兵,全部南下。

二十五萬步兵,除了少數是朝鮮士兵,其他的全部都是投降過來的漢兵,分彆由耿精忠,尚可喜等五位漢將王爺統帥。

不得不說,皇太極將平衡之道玩到了極致。

吳三桂的兩萬人馬,全部是騎兵沒有一個步兵,耿精忠的五萬人馬全部是火器兵,裝備著紅衣大炮和火銃,卻沒有一個步兵和騎兵,其他四人各自統率的五萬兵馬,同樣又沒有一個騎兵和火器兵。

這就導致六人,單獨一人即便有二心,也不敢叛變,因為兵種太單一了,而在皇太極的刻意挑撥下,六人又似同水火,都跟仇人似的,完全尿不到一個壺裡去,根本不可能配合著一起造反。

相比起曆史上,多爾袞的愚蠢,讓漢人將領做大,差點就無法控製,皇太極無疑要高明多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