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書西廳。
“恭喜丞相,賀喜丞相!歸義軍能乘舟抵至蘭州,全賴丞相運籌帷幄!”
蔡京一得到消息,便第一個向章越恭賀道。
章越聞言笑道:“範育,王厚他們算是辦得不錯!”
蔡京道:“之前朝堂上質疑丞相者甚多,如今當拿此事好好宣揚。”
“同時京還有一策,獻給丞相!”
“何策?”
蔡京道:“京中百姓有聽書之習俗,可將此事改為說書宣揚出去,使朝廷排戲在道路演出,以使百姓們都知歸義軍東歸之壯舉。”
章越感慨蔡京腦子還是很活的,什麼事都想在自己前麵。
“此事你自己意思去辦,但不可太過,免得百姓不喜。”
蔡京笑道:“丞相放心,京還可以找京中善於文章者撰之,再命說書之人說之,之後再改作戲曲和皮影戲,讓百姓皆可不費一文觀看。”
章越徐徐點點頭,利用說書和戲劇的影響力,在民間宣傳歸義軍東歸的壯舉。
確實是一步好棋。
蔡京如今雖說是修起居注,但同時又在章越的官製詳定司裡聽差。
漢朝時丞相是可以開府的,這時候相權極大,但後來就不允許了。
官製詳定司如同當初王安石當年三司條例司一般,自己想找什麼人才,就選拔什麼樣的人才進入官製詳定司。
當初三司條例司,除了王安石還有陳升之兼任。
而如今官製詳定司,隻有章越一人提舉。
後來新黨大多數骨乾都是出自三司條例司,而章越也是一樣的打算。自己想要什麼樣人才都打著‘修訂官製’的名義,招攬入官製詳定司中安置。
這裡就成了自己培養和觀察人才的地方,同時自己有什麼事,也是直接吩咐官製詳定司的人去辦。
而且章越元豐新政後,如太學中醫學院的設立,安濟坊,幼慈坊的設立和監督,也是都是由官製詳定司去辦,現在蔡京要頌揚歸義軍東歸之事,也是由他通過官製詳定司來辦此事。
官製詳定司離自己的西廳就一牆之隔,且什麼事都能參與製定,幾乎與中書五房檢正一樣的作用,但又隻聽令章越一人。
章越對蔡京道:“所有人之中,元長你辦事最合乎我的心意。”
蔡京又驚又喜地道:“元長愧不敢當。”
……
蔡京走後。判國子監蘇頌抵此,章越對蘇頌道:“子容,元豐五年大比已是不遠。”
“若要籌謀元豐五年之大比,那麼元豐四年之鄉舉便應給予天下讀書人一個模式,既是如此元豐三年便當定下大策。”
科舉是什麼?
通過意識形態來選拔朝廷未來的官員。
蘇頌道:“如今太學之中字說已是不許再講,同時三經新義之中的《毛詩義》、《尚書義》亦不易提倡,留下《周官新義》以為來年程式。不知丞相還有什麼示下?”
章越道:“如今太學已講《孟子》,《中庸》,在元豐四年的鄉試之中,將此列入程式。以後太學考學經義便考這三經。”
“最後就是達用之學,其內容與經學史學相當!”
如今太學生已有二千四百人。
大體還是沿用,王安石章越當時政策,上中下三舍的製度。上舍一百人,通過太學內部考試有等第者,第一等可以授官,第二等免省試,第三等免解試。
中舍三百人通過考試補入上舍。
最後是下舍二千人。
同時教學上還是蘇湖教法中分經義和治事二齋。
這由胡瑗創立的教學之法。
經義就是經學,也就是明體之學。
治用就是史學,律學、武學、治水、醫學、算學、治民,匠作等學科,也就是達用之學。
此外還有醫學,畫學等,這些並不在太學生上中下舍之列,卻也是太學學科。
章越規定太學生要同時兼修經義和治事二齋,在太學內部考試中,經義與達用並重。
如今太學生中‘史學齋’的讀書人最多,其次則是律學、治民、武學。
其實用經義和史學培養官員,始皇帝兩千年後一貫方法。
甚至到了今日,當你從基層崗位走上中高層管理崗位後,發覺是你恰恰以前讀書時覺得沒用兩門學科哲學和曆史,在管理中發揮巨大作用。
經義和哲學關乎價值觀和意識形態。
曆史說的就是人性和製度。曆史上發生過的事到了今日仍將發生。
所以哲學曆史兩門看似沒用,其實有用。對於章越這個寒門出身的理科男來說,找工作肯定是要往務實地去找,但哲學和曆史兩門就業範圍太窄,肯定不在他考慮之內。
當然那些家裡有礦的同學,就可以從容地選擇這兩門看似沒用的科學。具體事務讓手下人來辦就好了,他們根本不用考慮具體工作的事,相反這兩門學問正是管理者所要掌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