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特產品牌(1 / 1)

納米崛起 嶺南仨人 1530 字 2個月前

  第428章特產品牌

  吃了午餐後,李檀文來到食堂的三樓,這裡有上網的員工網吧。

  插入員工卡,半躺在按摩椅上,微調一下電腦的顯示屏,在電腦上查找著可以觀看的電影、電視劇。

  突然他看到一條新聞,原來是國家電視台的記者,正在南海的黃岩島做直播報導。

  李檀文看到熟悉的身影,急忙打開直播間,目不轉睛地觀看起來,嘴角下意識地露出姨母笑。

  “各位屏幕前的觀眾朋友們,我國家電視台的記者王小冰,而我身邊的這位,則是黃岩島基地的基地長包致遠。”

  黃岩島的東側碼頭上。

  記者王小冰正采訪著基地長包致遠。

  此時的黃岩島,早已不是當年的小島了,經過快五個多月的吹填造陸,島嶼麵積由155平方公裡(包含澙湖),提升到目前的243平方公裡。

  同時島嶼上,還建設了一座規模不小的城鎮,采用的技術,和燧人係在南太平洋技術差不多。

  80米高度城牆,還有設置在城牆上的溫室,黃岩鎮內部有發電站、海水淡化廠、倉庫。

  而在東側的碼頭區,還有船隻維修廠、燈塔、雷達站,在澙湖區內,則是避風港。

  在黃岩島上,駐紮了一支兩百多人的邊防隊伍,配備了大批的外骨骼、多足機甲,以及天幕防禦係統和導彈發射井。

  安裝這個基地的裝備水平,彆說周邊的弱雞了,就算是第七期艦隊,都沒有辦法在短時間內攻陷這裡。

  島上,除了駐防戰士們,還有一千多居民,主要是海洋養殖場、港口和維修廠的員工。

  這裡有小酒店、遊艇停泊、餐廳,主要是接待遊客用的。

  不少嶺南、瓊州、閩南的漁民,也會在附近停泊休息、補給。

  而中糧集團、瓊州海豐公司、鮀城新海鰻魚公司,則在黃岩島投資建設了60個大型智能養殖魚場,目前已經建成並投入使用的智能養殖魚場,一共有9個。

  智能養殖魚場漂浮在海麵上,主要分布在黃岩島的西南方向,這些養殖場,養殖鰻魚、石斑魚、大黃魚之類。

  在基地長的帶領,王小冰來到了鮀城新海鰻魚公司的智能養殖魚場上,駐守在智能養殖魚場的三名員工。

  其中一個小年輕,表情急促又激動,還有一些靦腆,他笑著介紹了這個養殖場的規模,以及相關的技術。

  在風浪相當大的海麵上,整個智能養殖魚場非常的平穩,王小冰站在距離海麵十米的走廊上。

  “這個養殖場好穩定,不知道遇到台風天氣,會不會有危險?”

  平複了激動的心情後,小年輕笑著解釋道:“這個智能養殖魚場的技術,和那些海上石油平台差不多,以後還可以通過拚接組合,擴大智能養殖魚場,增強抗風浪能力,台風天氣也不會用太多影響。”

  其實智能養殖魚場的設計建造中,中船重工的武船公司,應用了不少燧人係的技術。

  比如高強度的真空管,使用的管材中,有60%左右是真空管材,導致智能養殖魚場的整體浮力非常大。

  同時還設計,智能動平衡係統、控製艙可以完全潛水,風浪再大也不可能將上百米高的智能養殖魚場掀翻。

  另外智能養殖魚場也不是隨波逐流的,底部有六條高強度材料製造的纜繩,連接在海底的鋼筋混凝土沉箱上,確保智能養殖魚場不會飄離設定區域。

  特彆是好幾個智能養殖魚場連接在一起的組合養殖場,那龐大的體積和重量,麵對十幾米的巨浪,不過是家常便飯。

  小年輕從養殖場撈一條鰻魚,活蹦亂跳的鰻魚,在網兜裡到處亂竄。

  王小冰嘗試抓起,卻感覺滑不溜秋,嘗試了好幾次都沒有成功,她向鏡頭攤攤手說道:

  “這鰻魚太狡猾了,沒有查乾湖的胖頭魚好抓。”

  “哈哈!”一旁的包致遠笑了起來。

  王小冰則趁機打一個軟廣告:“朋友們,或許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實我們國家是全球最大的鰻魚養殖產地,占全球總產量的97%左右。”

  一旁的小年輕也跟著解釋道:“其實大家在日料店吃的鰻魚,絕大多數都國產的,另外野生鰻魚數量稀少,是瀕危物種之一,我們國內是唯一掌握鰻魚人工繁殖技術的地區,歡迎大家采購鮀城新海的鰻魚罐頭。”

  不少在看直播的觀眾,還是第一次聽說這件事,去網上的淘淘網、金東商城、時光商城一搜,才發現很多即食鰻魚、鰻魚罐頭、冰鮮鰻魚之類,價格比日料店便宜非常多。

  而國產虹鱒魚,也開始和進口三文魚針鋒相對。

  之前大家害怕虹鱒魚,主要是因為虹鱒魚的淡水寄生蟲,容易感染人類。

  采用新殺蟲技術後,反倒是虹鱒魚的生吃安全性,高於三文魚。

  由於兩者的色澤、紋路、口感都非常相似,當虹鱒魚的寄生蟲缺點被消除後,性價比反而高於三文魚。

  王小冰受邀做鰻魚和虹鱒魚的直播,目的就是為了改變國產產品,在民眾心裡麵的固有觀念。

  今年以來,國內不少食品企業,都不在傻乎乎了,由糧食聯盟帶頭,組建了中華特產品牌計劃。

  包括敦煌和青海的虹鱒魚,鮀城鰻魚、漠北和東北的牛肉、宣威和金華的火腿、滇省咖啡豆、吐魯番葡萄酒、煙台櫻桃、徐聞菠蘿之類,共計577種食品,被錄入中華特產品牌目錄中。

  然後設立行業協會,製定嚴格的管理標準,打擊假冒偽劣,保護這些特產品牌,不僅僅要讓本地人可以吃到這些東西,也要讓全國各地的消費者,都可以享受到這些東西。

  這些東西,看起來不起眼,但是經營得好,就是一個支柱產業。

  國內很多地區,在培養和發展品牌上,確實需要轉變觀念,向東瀛和西洲聯盟的企業學習。

  比如經過宣傳和包裝後,在西洲聯盟當地非常便宜的葡萄酒,在國內可以賣出幾倍,甚至十幾倍的價格。

  還有什麼澳洲和牛、新西蘭帝王鮭、阿拉斯加帝王蟹、東瀛馬糞海膽、伊比利亞黑豬火腿、高盧拉菲紅酒之類。

  難道國內就真沒有可以相抗衡的食材?

  答案自然是有的。

  至少國內的各地,對品牌經營和保護不太行,又沒有嚴格的品控,導致很多假冒偽劣產品,敗壞了消費者的信心。

  現在糧食聯盟的中華特產品牌計劃,目的就是為了保護和培養這些特產品牌。

  如果經營得好,甚至可以成為當地的支柱產業。

  同時這些品牌,也可以出口其他地區,形成一種隱形的文化輸出。

  謝謝各位親的支持(ω`)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