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婚是一件很轟動之事,尤其是士族,十裡紅妝更是引人注目,陶勒的妻子是臨川大族,其父也是正經的進士出身,隻不過誌不在為官,回到臨川接手了祖父傳下來的學館,是臨川極其有威望的大儒。
沈羲和身份特殊,不能去外麵觀禮,否則引得客人們拘謹,讓婚禮變得不夠熱鬨儘興,就是她的不是了。陶成和陶元兄弟比起婚禮的熱鬨,更擔心的是人多眼雜,沈羲和的安危。
耳邊鞭炮聲連天,即便是在後院,也能夠聽到起哄叫好聲,被這一番喜慶感染,沈羲和看著枯敗的枝頭也露出來柔和淡雅的溫柔笑意。
紅玉跑去前麵全程看到尾,用心記下之後回來對沈羲和一一講述,權當是沈羲和也全程觀了禮。
暮色四合,沈羲和又收到了蕭華雍的回信,隻有一句話。
雪向梅枝枝頭豔,心慕明月月不見。
依然還有一根青絲。
珍珠挺欽佩郡主,麵對太子殿下每日示愛,竟然能夠不動如山,也沒有不耐。第一封信的時候還有些氣惱,之後都能等閒視之,看完確定沒有錯漏有關步世子的消息,就將之燒了。
“吩咐下去,後日啟程,我要自曆陽郡繞道。”沈羲和對珍珠道。
珍珠不動聲色抬了抬眉:“諾。”
郡主其實心裡對太子殿下雖無情愛,其實也與旁人不同吧。否則以她的性子,是不會為任何人打亂自己的行程,前幾日才說要多留兩日才啟程,等墨玉傳來曆陽的消息。
隻不過這份不同,到底是因太子殿下對郡主有恩,或是郡主已經向陛下表明要嫁太子殿下的心思,還是旁的,珍珠便不得而知。
隔日,新婦給公婆見禮的時候,沈羲和倒是去了,新婦是個長相溫婉柔美的女主,言語之時輕聲細語,不疾不徐,一股子的文雅書卷氣,令人頓生好感。
“妾給郡主請……”
“三嫂多禮。”沈羲和親自扶住她,“我與三表兄隻是兄妹。”
身份什麼的都是做給外人看的。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往年念及之處,總是難以想出是何等風華絕代的美人才擔得起這般稱讚,今日見了郡主,方覺先輩誠不欺我。”李氏輕聲讚美沈羲和。
沈羲和不是個喜歡與人互誇的性子,她微微一笑:“嫂嫂謬讚。”
李氏眼底依然閃爍著月華暈染般柔美的光,她從婢女手上接過一個雕花紫檀木錦盒:“我不知郡主喜好,問了三郎選了此物,望郡主喜歡。”
沈羲和接過,並沒有當眾打開:“兄嫂相贈,必是可心之物。”
李氏還要見小表弟,讓後要和陶勒去見族中親友,隻說了晚些時候尋沈羲和說話,就和陶勒繼續見禮。
沈羲和回到屋子裡才打開盒子,是一個極其漂亮的手鐲——玉勾雲紋瑗。
玉是青玉,整體褐色沁,勾連雲紋,雕琢精細。
沈羲和將之拿起來,玉質的冰涼讓沈羲和心思一動:“取我的香具來。”
紅玉立刻將整個箱子拎過來,沈羲和先用加了香料的水浸泡片刻,取出用乾淨的巾帕細細輕輕的擦拭,擦拭了許久,雪白的巾帕之上就有些褐色的塵屑,沈羲和用銀葉夾將之一點點夾入旁邊的碗中,碗裡有水,這些東西入內便化作一縷煙霧散開。
沈羲和等它們都溶於水中,才端起來聞了聞:“入過墓之物。”
大戶人家下葬都十分講究,為了保護屍身都會放入極多香料,這些香料與活人用過的香料並無不同,隻是配方和入過墓的香料與活人用的終究是不同。
紅玉低頭聞了聞,這水看著無色,她也沒有聞到任何氣息。
“你去外麵候著,三表兄與三表嫂歸來,便說我有事與三表嫂說。”沈羲和吩咐紅玉。
紅玉退下之後,沈羲和望著窗外灰蒙蒙的日空出神。
“郡主,看來這挖墳竊財的勾當,不止河南府肆掠。”珍珠也有些擔憂,這件事情或許比他們所想的牽扯還要大。
“我在想,三表嫂緣何會贈此物與我。”盜墓案的牽扯甚廣,隻怕不比胭脂案小,沈羲和早有準備,她思忖的是這隻玉勾雲紋瑗。
她不是昨日才至,來了這麼幾日,足夠李氏準備好見麵禮,李家也是大族,李氏是嫡枝嫡房的嫡女,嫁妝都有八十六抬,家裡便沒有能夠送得出手之物?
非得臨時去買一個?且來曆不明,按照李家謹慎穩妥的家風,李氏也不應該送這個與她。
“這隻玉勾雲紋瑗來曆不簡單。”一切緣由,都得等李氏來了才能問明白。
沈羲和午睡起剛剛梳妝,李氏就帶著丫鬟來了。
“表嫂此物是何處尋來?我甚是喜愛,在京都有個小姐妹,欲買一隻相贈。”沈羲和將打開的盒子遞到李氏麵前。
李氏聽沈羲和這般說,心裡也高興:“這是我阿兄得來贈與我,我覺著獨特,才挑選出來贈與郡主,卻是獨此一個。”
“表嫂阿兄處可還有彆的好物件?”沈羲和複又道,“我來臨川之時,答應帶著土儀回去贈友。”
“郡主若不棄,我喚我那阿兄帶著好物件過來,由郡主挑選?”李氏殷勤道。
她還未嫁過來前,就知道陶家就這麼一個女郎,哪怕是外姓,卻也是陶家的心頭寶,她是新婦自然想和這個表姑子大好關係。
“那就有勞表嫂。”沈羲和沒有推拒。
待到李氏吩咐下去之後,就一並留在這裡與沈羲和閒聊,沈羲和不著痕跡套她的話。
越聽卻越發覺得不對勁,原以為李氏的兄長不過是在外淘到此物,可聽著李氏的話,她這個讀不下去書,隻愛鑽營的兄長,更像是挖墳斂財的同夥,而李氏與李氏的父母竟是全然不知情。
珍珠也聽著麵色微變,這件事情可讓郡主不好乾預,否則一個不慎,就是離間新婦與表兄的夫妻情分。
“郡主……”
沈羲和淡淡掃了她一眼,麵色如常對李氏道:“表嫂阿兄可惜了經商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