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
長生子一怔,隨即笑了笑,不在意地說道:“這有什麼疑問。貧道隻不過是見那後輩天賦不錯,不忍其死於心劫之中,便出手將當年悟道的道果展露在他的眼前罷了!”
“若是彆人的心劫,讓貧道來出手幫忙,貧道也沒有什麼自信把握。但是那獨孤一劍的劍意,卻和貧道年少時多有相似,因此倒是可以幫助一番。不過,能否破劫,卻還是要看他自己的!”
“當然了,插手了神僧應該做的事情,貧道倒是有幾分歉意。”
長生子也知道,這些時日,蘇橙一直在悉心幫助島上群豪去“度過心劫”。
對於蘇橙的舉動,長生子很敬佩。因為長生子不知道蘇橙的真實目的,他隻以為蘇橙是真的要為了人族重現繁榮,因此才會做這一切!
不過,由於蘇橙並不是一味地再幫助,而是有部分清算。比如那**等人。
因此長生子錯以為,蘇橙幫彆人破劫,並沒有百分百的把握。
彆人長生子不敢保證,但是他在劍道一方,卻有著很大的自信。因此獨孤一劍在破劫的時候,長生子也沒有多做考慮,便即出手了。
蘇橙也大概了解長生子的想法,搖頭笑道:“哪裡的話,道友出手,也自無不可。隻不過小僧疑惑地是另一件事情。”
長生子出手幫獨孤一劍破劫,對蘇橙來說,當然是少曆練一個心劫世界,少凝聚一尊法相。
不過也僅此而已!
而且就算是這樣,隻要獨孤一劍還在連天島上,蘇橙後續便還是可以利用他心通,去覆蓋獨孤一劍的夢境,經曆他的一生。
對他來說這並不重要。
比起這個,蘇橙倒是從長生子的出手,看到了一絲其他的可能。
於是他才追了上來。
長生子一愣,問道:“神僧請問。”
蘇橙微微點頭,道:“我看道友出手,乃是直接將自己的道果展現在獨孤一劍的眼前。雖然此舉成功幫助獨孤一劍破劫,不過,道友就不怕那獨孤一劍隻是單純的模仿道友的‘道’。以至於失去了自己的‘道’?”
長生子剛剛所做的,其實便是將自己的心得體悟,分享給了獨孤一劍。
也因此,獨孤一劍才能從其中綻放劍舞,並且破劫。
但這與蘇橙一直以來的很多疑惑都不謀而合。
從島上群豪中,蘇橙以旁觀者和親曆者這兩個角度,觸類旁通,從“成”劫中得到了很多種“住”劫的破劫之法。
林林總總,至少上百餘種!
不過他之所以沒有去遵循,很簡單的一件事情,便是不想去經曆同樣的輪回。
是的。
無論是佛陀路,還是島上群豪的數百種心曆路程。蘇橙都不敢去模仿,因為他怕深陷其中,失去了自己的本心。
不過此刻長生子卻毫不猶豫的做出了這件事,這讓蘇橙不由得奇怪。他,莫非不怕獨孤一劍會走他的老路?
長生子聞言,似乎怔了證,隨即才疑惑說道:“神僧何出此言?我將自己的道分享給後輩,隻是一種經驗上的傳授,就算遵循此道,也隻是提供一個可能性。《道經》曾言:這世間並沒有什麼從無生有的道法,唯有從有生有,方才可以明悟道法。若一切皆無,何以謂之為道?”
長生子此言落下,蘇橙心神頓時一震!
他陡然間,猶如醍醐灌頂一般,以往的疑問忽然如潮水般退散!!
“道友此言大解小僧疑惑,阿彌陀佛,善哉、善哉……!”蘇橙頓時心曠神怡,一直以來的一切桎梏,在此時儘皆明悟解析!
原來,這,就是答案!
長生子的無心之語,卻道破了一直以來,蘇橙“成”劫的關鍵。
那便是,“由無生有”和“由有生有”。
蘇橙一直以來有一個誤區,便是,一旦去走彆人的路。比如那“成佛路”,或許就會經曆與那些佛陀,或是彆人相似的一生,最終同樣的走向毀滅!
可是,其實這本就是一個誤區。
即使蘇橙走了一樣的路,最後的選擇,其實還是在蘇橙的手中。
同樣一個老師教出兩個學生,一個可能是照本宣科的蠢材,一個可能是青出於藍的奇才。
能否成才,其實是看學生,而不是看老師的!
這對於蘇橙的曆劫,也是一樣。
他就算遵循群豪或是成佛的心路,也不可能成為那個人。這也是為什麼蘇橙在大夢真經中經曆彆人一生的同時,哪怕細節再滴水不漏的曆練過,他也仍舊沒有在一千五百年中迷失本心,始終保持著自己的本我的原因!
而且,由無生有,其實本就是一個不可能的事情。
這世界的一切所有,其實都是“由有生有”。
或許這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因為這關係到一個很深奧的哲學,那就是最初出的創立者,是因為什麼能創立的?
比如第一個創立語言的人,為什麼可以創立語言。
如果按照一般的思維,這應該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但實際上,這並不是,而是一個“從有到有”。
之所以語言會誕生,是因為人的需要,並且它應該早就在什麼地方存在著,比如人的心中觀念,之所以被創立,更多的是從這個觀念上加以整合出來的表達係統。
就好像,神農之所以嘗百草,一個是因為百草是人了IDE生活需要,另一各方麵,也是因為百草早就存在著,所以神農才能夠嘗百草。
那麼問題來了,以神農嘗百草為例,第一株草,是如何誕生的?
是不是“從無到有”?
其實也不是!
這涉及到一個很著名的問題,那就是“先有的雞還是先有的蛋”。
先有的雞還是先有的蛋,其實問題的本質就是,這到底是“從無到有”,還是“從有到有”。
如果是不忽略基礎,直接出現雞,那就是“從無到有”。因為雞是憑空出現的,這不符合任何的邏輯!
所以一定是有基礎,即使真的是“從無到有”,這個“無”也必然代表著某種存在。
比如說“道”!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這句道德經中很出名的一句話,其實很多人沒有了解到它的本意。
這裡的“無”,並不是真的“無”,而是代表著“道”。
準確的說,《道德經》這句話的原句,應該是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道”!
“道”早就已經存在著了。
所以蘇橙現在知道了這個問題的解。
先有的雞還是先有的蛋?一定是先有的“蛋”!
所有的創立者,都是由某種需求,某種源頭去發展、創立的。
哪怕是最原始創立者,也是根據“蛋”,或者說是“道”去創立的,而不可能是憑空誕生的!
道德經中,早在無數年前,就給出了答案。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有,名萬物之母。
無,名天地之始!</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