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裡,李星星竟然不覺得意外呢,一點都不意外。
如果是私人開廠,想怎麼開就怎麼開,沒人反對,關鍵現在開廠都是國有企業,得當地部門批地建廠,這就很難辦了。
他們惦記藍玉那筆可以買生產線的美金,覺得可以用於購買更有用的生產線,何必浪費在衛生巾和紙尿褲的生產線上?說不定一幫人還覺得自家婦女們幾千年都是這麼過來的,沒有衛生巾和紙尿褲,照樣能活下去,倒不如先解決其他問題。
吃的穿的用的,有生產設備就能立刻開工,建廠、開工能給工人提供大量崗位,做起來了就是給梧桐市創收,提高當地的經濟。
如此一算,比建衛生製品廠合適多了。
藍玉其實明白他們的想法,就是在信裡發泄自己目標沒達成的怒氣。
接著往下看,看到藍玉說她已經和乾部們攤牌,要麼就讓她建衛生製品廠,提高婦女兒童的衛生條件,要麼就不建,反正沒美金買生產設備,廠子就搞不起來。
美金可是她的,說不捐就可以不捐。
外彙很重要,沿海大城市尚且缺乏,何況梧桐市,最大一筆外彙還是謝老爺子捐的,而之前的外彙都是絲綢廠的。
說到絲綢廠,還是李星星當時做翻譯給拉的單子,依然保持一年幾十萬美元的訂單。
藍玉雜七雜八說了一大篇,又說在梧桐市搞不起來她就去花城搞,花城地理位置好,進出口貿易發達,無論是進口原材料還是出口產品,都比梧桐市方便,不過是因為她在梧桐市生活,所以想給梧桐市創收而已。
既然他們不領情,那就另想出路唄!
雖然在梧桐市住了些年,但藍玉對梧桐市並無太深的眷戀,目前就是考慮到國家形勢,一切得以自己的安全為重。
花城也是大城市啊,資本家眾多。
要倒黴,花城和滬上的程度肯定是不相上下。
“且再看吧。”藍玉以這一句作為結尾,情況不允許,在絕經前用不上自己生產的衛生巾就用不上唄,幾十年都過來了。
李星星對藍玉的遭遇感到十分同情,可她也鞭長莫及,隻好繼續看下一封信。
入目是她爹的一筆爛字,告訴她新身份辦好了,以謝珊珊之名在花城開了賬戶,鑒於身份、賬戶有著特殊的意義,每季都有大筆外彙進賬,而李星星卻遠在大東北,不方便處理,所以先放在他手裡,讓李星星授權給他,由他全權處理,就是把藍玉和趙海雲擁有的三分之二該捐的捐,該用的用。
“說得我跟個工具人似的。”李星星撇撇嘴,往下看。
關於托謝恒瑚購買醫學資料的事,他跟謝恒瑚說過,謝恒瑚也答應了,收集好就托人捎到國內,畢竟他們還有糧食不間斷地捐給國內,很方便。
後麵就是她娘的字,煞是清秀好看。
她娘說地址是專用信箱的單位一般是高度保密單位,聽她爹說的,所以問她在工作單位過得怎麼樣,缺錢缺東西就寫信,又問兩個孩子和夏明星,叫他們好好地生活,彆擔心家裡,什麼都不要給家裡寄,減少和外麵的聯絡。
李星星喃喃地道:“行吧,聽你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