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元開擺手,搖頭,擺出一副為難的樣子:
“從長計議又如何?若是治了許文林的罪,那以後誰還會信任大漢的律法?以後還有那位錚臣敢不畏權貴秉公依法?”
說到這兒,趙元開在一起的輕歎了一口氣,俯視朝堂,道:
“諸位愛卿,大漢能有今日,你們勞苦功高,朕也不希望誰受了委屈!但,國律法典麵前,應當人人平等,你們身處廟堂地位顯赫受萬人敬仰,就更要做好表率啊。”
這話一落,朝堂感恩戴德啊!
都這個時候了,還有誰真的敢不長眼了?
一個個的,立馬調轉態度,呼道:
“陛下,臣等確實管教不力,伏法認罪是應該,讓陛下困擾更是臣等的大過啊!”
“陛下身為大漢之天,萬民之主,都可以為了國律法典而退步折腰,我們身為臣子,又豈敢享受特殊呢?”
“陛下,無論京兆府如果行事,隻要是好在國律法典之內,臣等定將竭儘全力的配合!日後,若是臣等家中再有作奸犯科者,臣等定當第一時間檢舉,堅決捍衛國律法典之公正!”
……
這場大戲唱到了這個極點,已經讓開始了落幕了。
許文林長舒了一口氣,仿佛從鬼門關走了一遭。
趙元開回坐九五之位,俯視朝堂,終於算是滿意了。
其實變法不難,以大漢現今的國朝凝聚力和執行力,幾乎不可能有任何的明麵上的阻力!
但,難的是改變人心啊!
這一場大戲,看似趙元開一手推到,鍋讓許文林背,名聲和功績讓自己來拿,似乎有些不太體麵了一點。
可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並不是!
縱觀今日朝堂之激辯,是曆儘半個月的醞釀和鋪墊,從許雲生惹事,到京兆府行動,再到影響擴充到了整個中州四郡!
不到半個月的時間,風波發酵到了近乎天下人皆知!
民心議論四起,猜測不斷,他們知道自己的內心深處到底在支持著什麼,隻是不敢抱有樂觀的態度罷了。
因為,法理之公正,是千百年來未有之的。
在禦林戰將殺妻,再到京兆府遇刺,徹底的將此次風波推向了高頂,大朝會順理成章而來!
誰都知道,這一次的大朝會,將會徹徹底底的影響整個大漢的未來千百年的格局和走向!
長安百萬子民,早已自發的走上街頭,在等待那個似乎不太可能的結果!
幾次拔高靈智天賦之後,外加上國策開明和經學的普及,民智已然大開,他們對於現有生活是感激涕零的,但同時,也有著更多的希望和奢求!
朝堂激辯不停。
從天子質問,到朝臣攻擊,到許文林麵對朝堂舌戰群官!
再而後,天子震怒,許文林誓死不屈!
最後,天子無奈,與臣心和民心之中做出了艱難選擇,最後還是選擇了民心。
而朝臣頓悟,順應天子和民心,自發反省,為了大漢法理之公正而共同努力和付出!
結果其實沒什麼不一樣的。
但整個過程,卻完全不同,所產生的意義和深遠影響,更是深重啊!
一開始似乎就注定了你死我活的一場激辯,到了最後,卻演變成了諸方共贏的場麵!
為什麼?
就是因為這個不一樣的方法和過程,辯出一個叫做共同理想的東西,然後把這個東西拔高,成了君、臣、民共同追求的東西!
於是乎,君臣民三方的立場就一致了。
所以現在是個什麼情況?
天子折腰,為法理和萬民而讓步,偉大!
臣子徹悟,棄權貴和利益而報公正,難得!
萬民振奮,千百年之未有的身份認同感和安全感出現了,感恩!
最後,還有許文林這位法理先驅身為表率,雄辯朝堂成為美談,其孤注一擲捍衛法理的公正精神,將會成為後世臣子的最大底氣所在!
這,才是真正的帝王術啊!
倘若是直接變法,強勢推行,過程將會截然不同的兩個樣子!
至此!
趙元開也不再廢話了,也不需要在演戲了,直接推出他的終極目的,那就是重修法典!
所謂的思想規範,所謂的儒家禮數……在趙元開看來都是不可靠的,隻有寫進法典的條文,才能具備最高的約束效力!
趙元開不介意皇權折腰在法理之下,因為,法理……是皇權簽署製定的。
還是那句話。
形式會變,本質不變。
但,不同形式所產生的效應和影響是截然不同的,甚至是天壤之彆的!
“諸位愛卿,你們能有如此覺悟,讓朕很是欣慰!”
“朕在這段時間沒有表態,也拒見了不少人,那是因為朕也在思考大漢的國律法典問題!”
“也正如許愛卿說的那樣,朕臨朝以來,大漢可謂是翻天覆地的變化,社稷結構、民生水平都徹底不同了,舊的法典已然不太適用!”
“臣一直強調,天武治下當以萬民為重,廢察舉製改科舉製,取士寒門……這個過往是截然相反的!”
“還有,吏治革新之後,朕先後啟用了朱淩雪、烏庭芳等數位女官,這在過往更是不可想象的!”
“朕有心打破陳規,有心破除舊製,有心給這個帝國帶來更加偉大的巨變,但歸根結底一句話,一切的一切,都應該歸入製度當中!”
“先進製度是帝國的根本,但,製度從何而來,又由什麼來保障?沒錯,就是許文林所言的法典!連朕都需要折腰退步的法典!!”
“隻有寫進法典,明文公示,天下遵循的條文,才是彰顯最大的公平和公正,起到最具備效應的警示和指引!”
“所以,朕想要借著這一次的京兆府風波,直接趁熱打鐵,啟動國朝行運八年以來的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國律法典的修著!”
講到這兒,趙元開頓了片刻。
輕舒了一口氣之後,看向了朝堂,繼而道:
“這一次的法典修著,就有三法司主導進行,國朝諸部諸司協同,同時在三個月之內聽取漢土十五州千千萬子民之意見,於六個月之內,著下象征著大漢帝國最至高無上權威的《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