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好事啊。”沈放道。
“你真的沒有不開心?不會呆的無聊就走了吧?”小翎歪著腦袋,有些患得患失。
“你沈放哥哥不會無聊的,他也有事做。”
許主管從後邊走進來,微笑著,又看向沈放:
“沈放,樓主讓我幫你安頓下來。一般煉器學徒大多會去三個地方,你看,你是去出貨倉熟悉那些法寶的性能呢,還是去器爐給其他大師打下手,或者去典籍館了解一下煉器的基本知識?”
許主管為了給小翎留個好印象,很和善地征求著沈放的意見。
沉吟了一下,沈放道:
“以前我也不了解煉器,就去典籍館吧,先了解一些最基本的知識。”
“好,我帶你過去。”
事情定了下來,小翎去她二叔那兒了,許主管則帶著沈放去了七樓的典籍館,守館的執事老者早就得到上邊的招呼,笑眯眯地將沈放讓進館中。
諾大的典籍館,不知有多少間存書室,再加上上下閣樓,存放的書冊怕不有幾十萬冊。
大廳中央一間桌案,上邊放著一部厚厚的索引圖目。想要找關於哪方麵的書,可以從索引目錄上去找。
沈放有些震撼地望著四周。
這裡簡直是關於煉器的知識海洋。
許主管告訴沈放,這裡的書隨便看,等什麼時候看夠了出去找他,他再幫著安排下一步。
許主管和看館老者離開了,典籍館空了下來,隻剩下沈放一個人。
呼!
沈放長長出了一口氣。
他原本想找一些關於煉器的資料,器樓卻給了他一片煙海。
其實誰都知道,煉器是一門博大精深的東西,需要多學科交插,需要一個龐大的知識體係做支撐。
要想成為一代大師,需要天長日久的知識積累。
典籍館裡的秘籍不少,但是,短時間內讓一個人敞開了學又能學多少。
所以,器樓也是故作大方,這裡的書讓沈放隨便看。
沈放攤開桌案上的索引目錄,手指沿著目錄向下劃動。
“嗯,學習煉器,要掌握材料、融合、神元靈陣等多方麵的知識。
光材料這一項裡邊,就有幾十萬種基本材料的特質與屬性,而這麼多材料,要想兩兩融合在一起,又有天文數字的融合變化。”
“神元靈陣是一件靈器的神髓所在。而隻有掌握了材料融合,才能布相應的靈陣,也就是說,布靈陣的手法數量也是天文數字的。”
沈放終於知道要成為一名煉器師有多難了。
“這一排是材料學,每一本小冊子裡邊,講解了一種材料的應用。”
“這一排是融合學,講了材料融合過程中的千變萬化。”
“這一排教的是布陣手法。”
“這一排,竟然是前人的煉器過程詳解。”
沈放眼睛亮了。
“煉器過程詳解,不就是實戰。”
讓他規規矩矩地從每一個基礎學科學起,要想掌握煉器術會很慢,而從實戰出發,直接學習彆人的煉器過程,然後有不懂的,再反過來學基礎知識就會快多了。
走過去,從中抽出一本《旋轉金蓮詳解》,裡邊講述了如何煉製一枚旋轉金蓮的詳細步驟。
金蓮煉製出來,是一朵巴掌大小的金色蓮花,戰鬥中激活了扔出去,能同時釋放出幾十、幾百瓣蓮葉,是威力無窮的群殺性武器。
這本書裡,從選擇材料的思路,到幾十種材料的融合,到靈陣的布置,到開爐煉製過程,均講述的極為詳細。
這也是一套大部頭,整本書共三百多頁,每頁有幾百字之多。
在教學過程中,師父傳授這一本書,恐怕就要大半個月的時間。
沈放坐下,將書捧在眼前,神念進入元神裡邊,腦海中,元神也睜開了眼睛。
刹那間,天地間的一切仿佛都靜止了,眼前的每一個線條都變得極為通透逼真。
雙眼中金光微微閃動,沈放的目光從書頁上邊掃向下邊,幾眼掃過,那一頁的幾百字全都如刀削斧鑿般記在腦海裡。
將書頁緩緩向後邊翻動。
通過元神,每一頁隻需掃過幾眼就能看完,三百多頁的一本書,也隻翻了不到半刻鐘就全都記住了。
沈放知道自己的天賦是什麼。
那日剛修出元神時,他一眼就能看清楚石桌上的1433條紋路,掃過幾眼,就記住了床頭書頁上的2663個蠅頭小字。
元神擁有更強大的感應能力。修出元神,沈放的觀察力、記憶力、悟性都有了驚人的飛躍,看書能做到一目十行,過目不忘。
而這才是他想自學煉器術的底氣所在。
呼!
籲了一口氣,將書頁合上,沈放緩緩閉上雙眼。
這一本書全都記在腦海裡了,但不等於他完全學會,記住與理解消化還不完全是一回事。
他在腦海中整理著方才所學的知識。
煉製旋轉金蓮的步驟完整記了下來,煉製思路也明確了,可是,關於材料選擇,融合方式,布陣手法等基礎知識,卻有幾十處沒弄懂的地方。
“哪一點沒弄懂,就去攻克哪一點。”
沈放站起身,找到一本玄金與水岩融液融合原理,捧著細讀。
幾十頁的書冊,不到百息之間全都讀完,記在腦海中,從這本書中,沈放弄懂了一個先前沒懂的問題,眉頭有了一些舒展。
然後,又去找了一本灘塗布陣手法詳解,捧起來細細研讀。
翻頁的過程中,又一本書被他記住。
再將這本書的知識與煉製旋轉金蓮相印證,又弄懂了一個問題。
沈放足足找了一百多本書,將所涉獵的知識全都讀完,方才將那幾十處沒有弄懂的地方完全理解明白。
大半天時間過去了。
沈放合上了最後一本書,眼底有一抹熠熠的光芒。
這大半天時間,他足足記住、吃透了一百多本書的內容,眼界大開,《旋轉金蓮詳解》最終完全學會。
“我學習的思路是正確的,從一個個煉器實戰出發,再反過來去學習那些基礎的東西,如果我能吃透一百本實戰的例子,那麼就等於掌握了幾千本基礎知識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