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結案(2)(1 / 1)

一品仵作 鳳今 1036 字 2個月前

“其二:他是恒王的長子,哪怕是庶出,他也是名副其實的長子。當今親王裡,五王爺膝下隻有公主一人,而先帝的其他皇子及其血脈都已不在了,步惜晟在這一輩的皇室宗親子弟裡是最年長的,他為何要寫下‘嫡長’二字?”

“其三:這封遺書的開頭沒有稱呼,沒有言明是留給誰的,從後半段的嫡妻的交代來看,很像是寫給妻子的,可是遺書的落款寫的卻是‘不孝子晟’,讀起來甚是古怪。”

“不要說這些是因他的情緒而寫錯的,先看看這封遺書通篇的墨跡再說話。步惜晟的字很端正,蘸墨飽滿,其中有幾個字的墨跡甚至過於飽滿,險些就要糊了。我聽說他自幼習武,多年來未曾荒廢,說明他是個堅毅律己之人,這樣的人會允許留在世間的最後一封信出現這等瑕疵?不要說是情緒所致,且看這幾個字——高堂、嫡長、不孝子!步惜晟是個聰明人,聰明到明明是自殺,卻處處留下疑點給人查。一個將死之人,在死前能布下如此多的線索,心理承受能力必是強大的,因此我不信他會被情緒壓垮,彆的字都乾乾淨淨,偏偏在這三個詞上出現積墨。因此,我更傾向於這是他故意而為的。”

“先說高堂,這高堂指的應是恒王和恒王繼妃,恒王也倒罷了,繼王妃宋氏跋扈狠毒,必非善待庶子之人,步惜晟為何要提她?”

“再說嫡長,且不提長字,隻說嫡。那****請步惜晟到都督府問話,步惜塵與他同行,我觀二人之間的關係並不親密,甚至步惜晟心裡是憎恨這個嫡出的弟弟的,那這封遺書裡又為何提到他?”

“更耐人尋味是不孝子,我聽說步惜晟是孝子,他的生母是歌姬出身,早年失寵,臥病在床,他成親後謀了個宣武將軍的閒差,隨後便求了王府的恩準將生母接進了將軍府親自贍養。老母尚在,兒乃孝子,為何尋死?”

“他是被人逼著自儘的,他不甘心,所以才留下了這些!”暮青一抖手裡的遺書和那瓶毒閻羅,“那逼死他的人定是抓了他的軟肋,我且不說這軟肋是什麼,隻說那逼死他的人。步惜晟是前天午後來的都督府,那時他的神態看起來並無異常,而今晚亥時他就死了,說明他的心態變化發生在前天下午從都督府離開後到今晚之前,考慮到他計劃留下這些線索是需要時間周密思考的,他的心態變化時間還可以再提前一點兒,即前天下午從都督府離開後到今天中午之前!這段時間裡,他到過何處,見過何人,那人便極有可能是逼死他的凶手!”

暮青將遺書往桌上堆著的書上一放,將毒閻羅往上一壓——說完了!

書房裡如同往常一樣,人皆靜默,半晌無聲。

元修習慣了,隻搖頭一笑,喟歎無言。

步惜歡微微低頭,掩了眸底的讚色,至此他已覺得今夜趕不及回內務府總管府也不算壞事了,若非如此,他還聽不見這一番推論。往常總是元修陪她查案,隱衛回稟消息給他,他隻能聽個結果,卻難知其過程精彩,今夜也算是如了願。

高氏反應最遲,她瞠目結舌地望著暮青,難以置信。夫君的遺書放在信封裡,小廝發現夫君身亡後便急忙將她請來,她是第一個看這封遺書的人,當時心裡也有過古怪之感,但因悲痛,未曾多想,如今聽這少年一樣一樣說來,仿佛一一解了她心頭的迷霧,覺得豁然開朗!

可是,這少年看信的時辰極短,前後也就半盞茶的工夫,竟然就能將這信上的疑點說出這麼多來,若非親眼所見親耳所聞,實難相信世間有如此頭腦聰慧之人!

“在我說的時間裡,你夫君去過何處,見過何人,你可知道?”暮青問。

高氏聽見暮青問話,這才回過神來,先前的成見已儘數散了,語氣不見了尖銳,反多了些敬意,“妾身一介內院婦人,從不過問夫君在外頭的事,但卻知道這些日子世子常來府中,夫君也常陪世子出去。”

話說到此處,高氏的臉色忽白,惶然問:“都督之意是,【零零看書00kxs】逼死妾身夫君的人是、是……”

元修沉聲問:“你說步惜塵?”

“沒有證據,隻能說他有嫌疑。”暮青打斷他們兩人的猜測,其實,從遺書裡的“高堂”和“嫡長”四字裡,她就知道步惜塵有嫌疑,因此先前才陷入了糾結矛盾之中,不知該不該說。

步惜晟在這節骨眼兒上服毒自儘,很難不被人懷疑與通敵賣國之事有關,到時不但宣武將軍府有滅頂之災,還會牽連恒王府,牽連步惜歡!步惜歡在朝中本就艱難,恒王府裡的子弟再牽扯進通敵之事裡,被禦史言官扣一頂大帽下來,元黨再借機煽風點火,足可把這火引到步惜歡身上,借機廢帝亦非不能!

正因此,表麵上看,步惜晟死了對恒王府不利,此事便不該與步惜塵有關,但步惜塵對步惜歡的敵意甚重,且心在禦座,朝中如能借機廢帝,他定是樂見其成的。

眼下元修沒有稱帝之心,他又在養傷期間,以元敏對他的疼愛,定不會在這時逆著他的意思,因此若這時元家廢帝,必不會自立。那麼廢帝之後需有新帝,新帝必是步家子弟,而剩下的步家子弟裡,嫡出的隻有步惜塵一人!

步惜塵完全可以說,他殺步惜晟是因為發現他勾結外敵,此舉是為保恒王府而大義滅親,犧牲了步惜晟一家妻兒老小,倒可為他賺一個大義滅親的美名!

暮青覺得,這事兒步惜塵乾得出來。

步惜歡在深宮朝堂之間隱忍多年,這些江山權謀的詭秘殺機,他應該比她清楚,比她懂得更快,因此在看見那封遺書的時候,他才那副神情。

這世間有何事能比血脈至親從身後刺來的劍更寒人的心?(未完待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