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人者是何人?”
“民婦不知,那人罩在一身黑鬥篷裡,那時屋裡沒點燈燭,因此沒有瞧見容貌。”
“那人的身量呢?”
“中等,比民婦高些。”
暮青聞言沉默了一會兒,問:“後來呢?”
“後來那人便走了,他身後跟著的兩人將那凶徒的屍體抬了出去。外頭似乎停著馬車,天色黑,又隔著院子,民婦沒瞧見,但聽見了馬蹄聲。”
“你還聽見了什麼?”
許氏想了一會兒,搖了搖頭,“沒了,人抬出去就走了。民婦回過神兒來,插了院門,抱著孩兒在屋裡躲了一宿,直到天亮了,那些人沒回來,這才放了心。後來怕那些人再來,民婦便想要搬走,但這屋宅賣不出去,民婦便收拾了家當,將嫁妝拿出來當了銀子,去衙門裡使了錢財,辦了遷去許陽縣娘家的路引和文書,抱著孩兒離開了盛京城。”
一晃十幾年,她原以為事情已經過去了,沒想到許陽縣的家中會突然來了幾位軍爺將她帶回了盛京,也沒想到她怕報複嚴守當年的事,卻還是在路上遇到了劫匪。定是那些人得知她到了都督府,以為她和盤托出了當年之事,才要殺她滅口的!
“當年你在家中,可有聽見隔壁院子裡有人說話,說些什麼?”暮青還有話要問。
許氏卻搖了搖頭,“民婦身子不好,孩兒又在繈褓中,因此一日裡多數時辰是與孩兒在屋裡歇著,孩兒睡時,民婦便做些女紅手藝,貼補家用。”
“你總有去街上買菜之時吧?”
“有是有,但隔壁院子裡白天幾乎沒聲兒,夜裡有時民婦起身給孩兒喂夜奶,能隱約聽見有馬車來去。那些人白天不走動,隻有晚上才出去。”
“他們在那院中住了多久?”
“半月左右。”
暮青聞言便沉默了,許氏等了許久也不見她再問,心想她是問完了,但不敢出聲,隻跪在地上等著。不知多久,暮青起身道:“你歇著吧,你兒子不日便會從許陽【零零看書00kxs】縣接來府中,你可放心。”
許氏忙叩謝暮青,抬頭時見她和元修已出了西廂。
兩人去了花廳,剛坐下,暮青便說道:“凶手身份尊貴,年紀在二十五到三十歲之間,身量約莫五尺二三,不會超過五尺四寸,也就是中等身量。其母常年臥病在榻,他對生母頗有感情,且對元家心懷怨恨。速在盛京城裡查找符合上述特征的士族公子,嫡庶不論!”
元修聽得發愣,好半天才問:“你怎知?”
“速查!”暮青皺眉道。
元修一噎,但知道她的性子,隻能無奈地搖了搖頭,出了花廳派人辦差,回來後才問:“這回可以說了?”
暮青喝了口茶潤了潤嗓子,盛京天氣乾燥,她問了許氏不少話,嗓子乾得難受,待喝了半盞茶,她才道:“首先,幕後凶手身份尊貴,這點毋庸置疑,否則他難以與勒丹人勾結,也沒有能力驅使青蟒幫,更無可能出現在相府彆院。”
“其次是他的年紀,那個救了許氏的人應該就是幕後真凶。”
“為何?”
“因為許氏母子在回許陽縣的路上沒死。”
“聽不懂!”元修沒好氣地道,行軍打仗,他戰無不勝,從未覺得自己笨,但跟著她辦案,總覺得腦子不好使!
“他救了許氏,你不覺得很奇怪?”暮青問。
元修道:“當然奇怪,但他殺了那匪徒未必是為了救許氏,那匪徒一路陪著勒丹人進京,又殺了老多傑,他身量顯眼又知道得太多,注定是要被滅口的。那人殺了那匪徒,興許隻是接了上峰之命滅口,而非是為了救許氏。”
那人當時正對許氏欲行不軌之事,男人在行這等事時,最是疏於防範,因此那時正是殺他的機會,凶手便趁機下了手。元修覺得這猜測很合理,但這句他卻沒明說,她畢竟是女子,尚未出閣,這些事還是能不聽就不聽。
暮青一心在凶手的心理畫像上,沒在意元修的神情,繼續分析案情,“你說的有道理,那匪徒知道得太多,定會被滅口,但我不認為他會在許氏家中就被滅口。他是青蟒幫的人,青蟒幫是匪幫,事後要將一個匪徒滅口還需在盛京城裡?在盛京城裡殺了人還要埋,那人身量又高,你不覺得此舉甚是麻煩?要將那人滅口,待他回了幫中後,在幫中殺了便可,無聲無息,屍體或埋或棄,絕無人管,在盛京還要冒著屍體被發現的風險。”
元修一聽,眉頭擰起,這才覺出了古怪之處。
“那夜,那人殺那匪徒必是私自行事!假如,他隻是個殺手,那麼他必不敢不遵主子之令私自處置人。假如他就是一時犯了糊塗救了許氏,你覺得許氏母子活過了那夜,能活著到許陽縣嗎?想想那另外一家人的下場,幕後真凶隻是擔心他們在那些日子裡聽到了什麼,在他們舉家搬遷的路上便將人滅了口,而許氏那夜親眼見到了青蟒幫的匪徒被殺,屍體被抬上了馬車,你覺得幕後真凶可能會留著她的性命嗎?”
當然不可能!
元修沉聲問:“那夜救許氏之人真是幕後真凶?”
暮青道:“自然,除了幕後真凶,還有彆人能饒許氏母子不死嗎?”
若那夜救許氏的隻是個下人,回去之後必受處置,而幕後真凶該殺許氏還是會殺的,沒有殺隻能說明那夜現身救了許氏的就是幕後真凶。
“隻是我也沒想到,那幕後凶手當時年紀竟那樣小,至多是個少年郎。”暮青道。
“少年?”元修不解,“許氏說過,那人身量比她高些,怎會年少?”(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