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配馬氏身嬌體弱,成日湯藥不斷,成婚多年未有所出,幾個妾室倒是生了一子三女,後來好不容易有了喜,千辛萬苦保住了胎,生了嫡子便撒手去了。那嫡子跟他娘一樣,身子骨兒弱,成日也是湯藥吊著。
馬氏過世三年,華氏便嫁了進來,她雖是繼室卻貴為郡主,出身比馬氏尊貴得多,生下元修後,府裡便漸漸沒人提馬氏生下的嫡子,皆尊元修為相府嫡子。
華氏入府後頗重規矩,但隻要不失了禮數,她便不曾責罰過妾室,也未曾苛待過庶子女。但府裡的人都知道自她入府,府裡的妾室便再沒生養過子嗣,唯有她生下了一雙兒女。
元貞內心冷嘲一笑,她出閣前在府中一直謹小慎微,如今嫁得好,夫君寵愛,又為夫家生了二子,在夫家腳跟立得穩,回娘家自是腰板直。
元修笑容淡了些,抱拳道:“見過二姐,三姐,四姐。”
元貞三姐妹忙給元修回禮,福身間環佩叮咚,個個好儀態。
華氏淡淡看了元貞一眼,江北有外三軍,西北軍為一軍,尚有陵北、沂東二軍,元貞嫁的是沂東大將軍的長子陳南,元家的庶長女嫁了陳家的嫡長子,陳家求的是元家在朝中的勢力,元家求的是陳家之兵,不過是聯姻。以元家如今在朝之勢,元家之女便是沒有所出,在陳家也站得穩腳跟。
這便沾沾自喜了,妾室所出終是難成大器。
“娘,五哥可在屋裡?我去瞧瞧他。”元修轉身問,家中兄弟姐妹多,卻唯有五哥與他年紀相仿,兒時最有話說,隻是五哥身子不好,終日在屋裡不出門。
“去吧,你五哥聽聞你要回朝就念叨著你了,這些天一日問幾回。你知他性子淡,這般掛念你也是不容易,今早還問你何時下朝回府,要一起出來迎你。這寒冬臘月的,他那身子骨兒,娘哪敢讓他出來吹這寒風?正巧你爹說你要先安頓軍中將士,娘便說你晌午也不一定回來,叫他在屋裡安心等著,待你回來了便去給他問安。”
問安?
元貞麵兒上笑意不改,內心卻冷嘲一笑。
這話聽著好像真將元謙當作嫡子似的,若真如此想,這些年怎不提此事,由著元謙在府中地位尷尬?如今不過是瞧著元修領著西北軍,在府中地位穩了,才說此話罷了,反正說句話又不使銀錢,一可示為母慈愛,又可示主母和善,何樂而不為?
“六哥要去看五哥?我也去!五哥前些日子說雕件好東西給我,等不及守歲過了再跟他討了,我今兒就先瞧瞧去。”元鈺笑著跑去元修身邊。
“好!”元修一口應了。
華氏無奈瞪了元鈺一眼,這都怪她見兒子遠在邊關,身邊隻這麼個女兒陪著,便對她疼寵了些,養成了這無拘束的性子。她歎了口氣,倒也沒攔,想著總比她大過年的去校場騎馬好。
“既如此,咱們都回屋吧。你們嫁出去這些年了,今兒能聚在府裡不容易,定要好好熱鬨熱鬨。”華氏回身對庶女們道,麵色卻有些淡,吩咐身旁的婆子道,“去前頭瞧瞧相爺和姑爺們,若無朝事可談,待會兒便開席吧。”
今日元修回府,府中嫁出去的庶女便和姑爺們回府恭賀,正巧趕上了過年,這才都在府裡。
那婆子應是便退下了,沒往前頭走幾步,遠遠的便見一小廝匆匆行來。
“相爺和夫人心意相通,定是也等不及開席了。”婆子回來笑道。
華氏笑了笑,看向那小廝。
小廝卻稟道:“稟夫人,相爺派小的來傳侯爺去書房。”
元修還沒走,聽這話一愣,華氏也愣了,還沒說話,便聽元修道:“好,這就去。”
“娘,兒子先去書房瞧瞧,回頭再去看五哥。”元修走前對華氏一揖。
“去吧。”華氏隻得笑著頷首,見元修走遠了,這才歎了聲道,“何事這般急?兒子才剛回府就急著說那些朝事,也不讓人先歇歇。”
元修到了時,元相國已在書房裡等他了。
“父親。”元修給元相國見過禮,問道,“父親傳兒子到書房,不知有何事?”
“何事?”元相國望著兒子,目光威重,問,“爹問你,家中寄的書信你可看了?”
“邊關事忙,未看。”元修道。
元相國早知他未看,本就心中有氣,見他這般坦坦蕩蕩,連謊也不撒,頓時更怒,道一聲:“逆子!”
元修垂首聽訓,不言語。
元相國喘了幾口氣,怒道:“家中書信你不看,你用人失察你可知道?”
元修一愣,這才抬起眼來,問:“父親所言何意?”
“何意?你新軍裡那姓周的,你可知她是誰的人?”元相國問,那鄉野粗名,他喊不出口。
“父親說的是英睿?”元修怔了會兒才尋思過來。
“英睿?就是這英睿!當初封將聖旨下到邊關時你也不想想,你軍中猛將如此多,何以一介無名小卒得此封號恩寵?”元相國語氣嚴厲,頗有恨鐵不成鋼之意。
“父親想說,英睿是聖上安插在軍中的人?”元修淡問。
元相國瞧他麵色不喜,知他向來護著自己人,問道:“你可知此人從軍之前入過汴河行宮?”
行宮探子半年前來報,聖上封了個美人,一破數例,萬般恩寵,將人帶去了乾方宮中同住。此人貌好名粗,名字報來時,他一眼便記住了。隻是此人隻在乾方宮中住了幾日便不知所蹤,宮人皆在偷偷議論此事,探子來報時認為聖上喜怒無常,人已被殺,未曾想這人竟出現在了西北軍中!雖相貌與當初的探報相差頗大,但兩人同為汴河人士,又是同名,難道會是巧合?
他得知此事後曾派人去汴河密查,可恨的是江南水師都督何善其與元家有宿仇,這些年來元家在江南行事不易,苦心在汴州刺史府裡安插的勢力半年前忽被連根拔除!
沒了刺史府裡的人,要在汴河治下九縣百餘村查一個村野之名的少年並不容易,他隻得將此事寄了家書到邊關,望兒子留心此人,哪成想這逆子竟未讀,還帶著此人回朝受封。(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