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
其實,楊辰並不懂什麼所謂的大局,也不清楚百年之後,世界會向那個方向發展,他隻了解幾十年後,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
在亞洲,發展中國家裡沒有像英國這樣基礎,他就是再有錢,也收購不到像英國宇航公司這樣的企業。
哪怕是內陸,在航空領域,也是集中全國之力,追趕了幾十年時間,才一點點追上西方國家的腳步。
而在內陸,軍事領域都是國營企業,私人彆說你有錢,即使有背景也沒用。
至於美國,除非楊辰願意把國籍改了,成為地地道道的美國人,否則,一樣沒有半點機會。
軍事科技領域,在任何一個國家,都是高度機密和敏感的話題。
這中間,真的不能以金錢來衡量。
這次,英國推行私有化改革,不管大小企業,軍事還是民用,重要還是非重要,全部都一股腦賣賣賣。
可以說,這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而且隻有一次,真的是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了。
這跟未來蘇聯解體之後,隻要你有錢,人家什麼東西都敢賣是一樣的,機會隻有一次,錯過了,很難再尋到機會。
現在英國國內以撒切爾夫人為首的保守黨,由於經濟問題,促使他們不得不加大力度推動英國企業私有化。
雖然這些企業,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都處在虧損階段。
但是,有一點我們不能否認,那就是英國的這些企業,大多數都處在世界領先或世界一流水平,收購下來之後,除了考慮銷售問題,其他彆的都不用擔心。
老實說,英國很多企業,楊辰都想將其全部收購下來,技術是無價的,不管你再有錢,沒有那個底蘊積累,中間所需要花費的時間,不是一般人能夠想象的。
隻是,英國人也不是傻子,他們肯定不會讓外人控製太多本國的重要的企業,尤其是一些壟斷性企業。
所以,他隻能挑選最有前景,且發展穩定的公司。
電力和電信通訊,一個是工業和民生都離不開的,一個是未來有著巨大潛力的,這兩者,相比起銀行更加重要,更具有意義價值。
“你下去之後,開始著手收購英國宇航公司的事務,在競拍的時候,可以直接跟英國政府敞開了談。
它們所出售的股份,我們可以用現金一次性付清,如果英國政府認為我們收購英國宇航公司有危及英國國家安全問題。
你可以明白的告訴他們,我們可以接受他們將英國宇航公司拆分開來,一些涉及到敏感研究和生產的東西,我們可以放棄。”
袁天帆:“拆分英國宇航公司?”
袁天帆有些意外楊大老板竟然想出這樣的辦法,不過這一辦法,確實是可行的,而且還非常簡單粗暴直接。
不過,想要拆分英國宇航公司,這個想法恐怕會很難實現,但凡達到一定規模的軍工企業,它們勢必都會往軍民兩用的方向發展。
軍事領域想要保持技術領先,就必須得持續不斷的研究,這裡麵的資金投入,可不是小數目,單靠賣軍火,非戰爭時期,賣家可不是那麼好找的。
發展民用產品,是所有軍工企業開源的重要方向,這在很大程度上,能夠緩解軍工企業的資金壓力。
楊辰:“當然了,這是最後不得已的決定,拆分英國航宇公司,對我們其實也有好處,一來可以借此打消他們的顧慮,二來,英國宇航公司拆分之後,市值肯定會大幅下降,我們收購的成本自然也會降低。”
“以目前全球局勢來看,美蘇兩強對立,在一定程度上,已經限製了大規模戰爭的發起,這已經不是幾十年的二戰了,一旦美蘇打起來,世界都有可能直接毀滅。
這個道理,美蘇兩個國家都明白,所以,像一戰二戰那種規模的戰爭,顯然不可能再出現了。
至於小規模局部戰爭,之前的馬島戰爭,英國國內上下都不願把戰爭規模擴大。
從這點來看,隻要不出現意外,未來英國國內在軍事領域方麵,勢必會成為一個低回報的行業。
拆分英國宇航公司,可能會使英國宇航公司失去軍方的訂單,短時間造成嚴重的損失,但是長期來看,對我們來說,也算卸下了一個包袱。”
楊辰打心裡是想把英國宇航公司拆分開來,他對軍事領域,真心什麼沒興趣。
英國不是美國,等蘇聯解體後,美帝國為了中東的石油,頻繁發動戰爭,除此之外,美國還有龐大的國內需求,美國的軍工企業不愁沒有訂單,它們有的是賺錢的機會。
但英國不一樣,英國沒有實力再發動大規模戰爭,就連小規模戰爭,也很少出現,最多也就是在歐盟國家聯合主導,去欺負一下中東和非洲國家。
沒有大的戰爭,局部戰爭規模有限,而且對外銷售,英國軍工企業還得跟歐盟其他國家競爭,比如說法國和德國,這兩個歐洲國家在英國的皇家艦隊成為曆史之後,幾乎開啟了全方位的競爭。
如此一來,英國軍工企業想要得到良好發展,顯然不太可能,在保持技術領先的優勢下,軍工企業沒有負債,就應該偷笑了。
其實,就算他收購不到英國宇航公司,楊辰也不害怕,失去了這個機會,他隻需要再等幾年時間,等到蘇聯解體了,他完全可以從蘇聯那邊實現自己的目的。
前世,蘇聯解體後,其國內大量的工廠、科研機構紛紛倒閉,軍工領域許多專家、教授失業,收入銳減。
特彆是一些尖端行業,大量一流的工程師陷入停頓,整個國家的經濟都垮掉了,沒有錢再去研發科研項目。
對於一個科學家而言,沒有項目可以研發,無疑是殘忍的,特彆是那些失業後,吃不飽穿不暖的科學家們,為了生存,他們不得不接受國外拋出的橄欖枝。
在哪個背景下,蘇聯大批科技人才紛紛外流,歐美等國不知道從中吸納了多少頂尖人才。
從很早之前,楊辰就打定主意,等蘇聯解體後,以金錢開道,把一些自己需要的科學家和研究設備買過來,為自己的商業帝國增加底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