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684節 鄉君回來了思密達!(1 / 1)

葬元 武獵 3275 字 2個月前

李洛返航的時候,也沒有放過高麗。他順便去了江華島,二話不說就占領了這個“故鄉”。

江華島位置很重要。占領江華島,可以作為北方的軍事基地,以水師為依托,威脅大都,遼東和高麗,如同一把尖刀抵在蒙元心腹之地。

江華島隻有殘存的兩千多高麗水師,哪裡能是大唐艦隊的敵手?上萬唐軍水師逼近軍港,大炮一轟擊,高麗水師就被迫降旗投降。

而統領高麗水師的,仍然是李洛提拔起來的薑成義和安敬九。兩人一個是節製使,一個是都虞候,他們也不想抵抗李洛。

江華水師投降後,薑成義和安敬九自縛著來見李洛,見麵就主動下拜:“末將薑成義,參見將軍!”

七年前,兩人還隻是個都頭,是李洛接任左營司禦後,將兩人升官,又跟隨李洛征日,從而成為水師大將。

可以說,沒有李洛,就憑他們中人的出身,絕對沒有機會做大將。

“哈哈,成義,敬九,何歸來遲也!”李洛看見兩個昔日部下,很高興的說道。

“快快鬆綁!此二人乃朕故人!”李洛吩咐。

兩人伏地不敢起身,連說不敢。

李洛親自扶起他們,“七年前,朕為六品水師左營司禦。那時你二人就效力麾下,頗為得力。征日時,與日國水師奮力拚殺,立有大功。這些年,朕一直未忘也。”

薑成義和安敬九熱淚盈眶,涕零道:“陛下不忘微時部屬,臣感激涕零。望陛下寬宥歸來遲亦。”

這改口稱臣,就是表示願意為大唐效力了。

李洛如今貴為大唐皇帝,且仍然記得他們,由不得他們不感激。

李洛笑道:“此時歸唐,為時未晚也。你二人乃是水師將才,可惜不得高麗重用。朕準備組建華夏洋艦隊,共分北洋,東洋,南洋三支艦隊。以你二人水師為底,組建北洋艦隊。”

兩人想不到還能受到如此重用,拜謝道:“臣謝陛下信重,必肝腦塗地以報!”

李洛很滿意兩人的表態,“朕授予你二人大武士出身,中郎將軍銜。等你們立了功,少不了你們的爵位。”

“謝陛下!”

唐軍不算兩萬人的長江艦隊,共有海軍四萬多人。李洛打算再組建五千人的北洋艦隊,控製遼東海域,威脅元廷北方和高麗。

兩人果然是將才,將江華水師訓練的很好,戰船也保持的很好。當然,現在全部便宜了李洛。

江華水師是元廷能夠調動的最後一支成建製的水師,此時也易幟歸唐了。

等於說,元廷和高麗徹底沒有了海上力量。李洛打算給兩人再補充三千水師,增加戰船,組建北洋艦隊。

如此一來,唐軍海軍兵力將達到五萬人,規模巨大。

收編了江華水師,李洛就回到摩尼鄉,他在那裡還有一個李家塢堡呢。

此時的江華島已經被唐軍控製,但唐軍秋毫無犯,島上百姓並未受到影響。

李洛踏上熟悉的土地,發現這裡的民生和之前又不同了。

他當都寨和團練使時,摩尼鄉等地方的百姓安居樂業,日子在他的庇佑下過的越來越好,起碼不再受到士族欺壓,能吃飽肚子了。

所以,當時百姓對李洛非常感激。

可是現在,島上到處都是一片凋敝。百姓在他李洛起兵後,受到元廷和高麗王廷欺壓,日子再次苦了起來,很多人成為田奴。

李洛在時當地百姓曾經的好日子,就像曇花一現般,變成他們難以忘懷的一個回憶。

現在百姓們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要是鄉君大人還在,該有多好啊。

眼下,是收割夏麥的時候,可是田間地頭的百姓,卻麵色愁苦,毫無喜悅之情,很多人都是一臉菜色。

彆看他們收割麥子,可打下來的糧食,一大半都不是他們的。

一年下來做牛做馬的勞碌辛苦,收成隻能得到三成,都吃不飽肚子,活著真是太難了。

他們記得,鄉君大人在時,他們能得到七成的糧食,差一倍都不止啊。而且那時他們還不用借高利貸,所以日子好過多了。

可是現在呢?自從鄉君大人走了,他們就又活的不像人了。

一個麵黃肌瘦的漢子放下鐮刀,對另一個漢子說道:“閔七,我真想跳進海裡去一死百了,這兩年的日子,太苦了啊。”

那姓閔的漢子歎息著搖頭,“誰說不是呢?哎,不知道鄉君大人,還能不能回來啊。我記得,鄉君剛到這裡時,我帶著孩子去他家借米,鄉君大人二話不說,就給了三升白米,送的。”

他的眼淚流下來,“這件事,我一輩子都忘不掉。大人們恨不得拿走我們的一切,誰還願意給我們一粒米呢?隻有鄉君大人對我們好啊。”

另一個漢子說道:“聽說,鄉君大人做了什麼唐國皇帝,和大皇帝和大王作對。你們說,鄉君還能打回來麼?”

正在這時,忽然海邊傳來喧囂的人聲,緊接著一大群人跑過來,聲嘶力竭的大喊。

“鄉君回來了!”

“鄉君大人回來了思密達,快出來迎接!”

“喂!鄉君大人回來了思密達!來了好多兵馬啊!”

閔七等人一聽,頓時驚喜萬分的站起來,衝到高岸上望去,“是鄉君!是鄉君大人啊!”

很多人扔掉農具,就衝了過去。

“快去迎接鄉君思密達!”

很快,李洛回到摩尼鄉的消息,就人儘皆知。當年在他治理下的所有百姓,全部扶老攜幼的出門,跪在路邊,迎接鄉君。

很多人淚流滿臉的大喊,“終於等到鄉君大人回來了!”

與百姓的欣喜若狂不同,柳家卻慌了神。

因為,他們霸占了李家塢堡。李洛起兵後,柳家毫不客氣的霸占了李家塢堡。他們以為,李洛不可能回來了。

誰知,李洛不但做了皇帝,還帶著大軍打回了江華。他又回來了!

“快快!快離開這裡!”柳成明一邊下令離開李家塢堡,一邊心急火燎的吩咐下人收拾細軟。

此時,他不光要撤離李家塢堡,還要撤離江華島。這裡,不能待了。

李洛的戰馬一出現在鄉村,立刻引起了轟動。

“鄉君啊!”

“拜見鄉君大人思密達!”

成百上千的百姓看見李洛熟悉的身影,就像孩子看見久彆歸來的父母,痛哭流涕,激動萬分。

李洛看著風吹麥浪般下拜哭泣的百姓,也忍不住動容。

竟然至於此乎!

就是簇擁著李洛的侍衛將領,也很是感慨。想不到,陛下離開數年了,在這裡仍然擁有如此高的民望。

這就是聖人降世啊。

“起來吧!起來!”李洛揚起馬鞭大聲說道,他指著大片的麥田,“今年的麥子,全是你們自己的!到明年,糧稅隻征兩成!苛捐雜稅,全部廢除!”

什麼?

百姓聽到,頓時歡聲雷動,高呼謝鄉君大人。很快,有機靈的百姓,就高喊陛下仁慈。

越來越多的百姓,改口稱呼陛下,一個個磕頭不已。

他們知道,鄉君做了皇帝,真的打回來了。這次打回來,就不會走了。

太好了啊。

至於什麼高麗王廷,大王,和他們有什麼關係?什麼時候管過他們死活?

他們隻想跟著鄉君,不想跟著大王。

很快,李洛就在高麗鄉民的簇擁下來到李家塢堡。

然而巧的是,剛好遇見匆匆而出的柳家一行人。

柳成明本來早就離開了,可是他舍不得藏在李家塢堡的大量金銀珠寶,就耽誤了一會。這一耽誤就不得了,剛好和李洛撞見。

柳成明看到李洛的隊伍,大驚之下隻能往西逃走,可哪裡能逃得掉?

轉眼間,這個平時跋扈的世族子弟就被帶到李洛馬前。

柳成明畢竟是世族出身,他對外界的局勢了解,要遠遠超過普通百姓。此時他乾脆直接主動跪倒,高聲喊道:“小人柳成明,叩見大唐皇帝陛下!陛下萬福金安!”

想當年,他和李洛第一次見麵時,是在傳燈寺。當時李洛還是個靠傳燈寺庇護才能活命的小人物。

可是現在,李洛占據了整個南方,成為大唐皇帝,與大元分庭抗禮。

更要命的是,柳家偏偏就得罪了這樣的人物,還得罪到死了。

他如何不害怕?不後悔?

當然,他後悔的不是得罪了李洛,而是後悔當年沒有乾掉李洛。

李洛看著跪在地上發抖的柳成明,不禁想起當年之事。

當年的柳家,很囂張啊。

“柳成明,你怎麼占了朕的潛邸?”李洛冷冷說道。

柳成明聽到“潛邸”兩字,便知再無幸理,眼睛一翻就嚇得暈了過去。

“柳氏霸占潛邸,圖謀不軌,喪心病狂…男丁皆斬,女眷為奴!奴仆釋放,私兵為奴!抄沒家產!”李洛毫不客氣的說道。

柳家父子兄弟,沒一個好人。

一聲令下,稱霸江華島多少年的柳氏,被抄家滅門。

柳氏嫡係支係十幾口男丁被殺,抄沒家財數十萬兩。柳家多年的積蓄,都便宜了李洛。

柳氏被滅之後,江華郡守林奉趕緊前來拜見。之前的郡守鄭律早就不在江華做官了。現在的郡守林奉也是出身世族,他當然知道李洛此來是要占據江華的,哪裡敢不來投降?

“在下林奉,拜見大唐皇帝陛下。”林奉獻上江華戶籍圖冊,“這是本郡戶冊,請大唐皇帝陛下禦覽。”

李洛拿起一本戶冊,“你希望朕放你回大陸?”

很明顯,從林奉對他的稱呼看,對方不願意為他效力,不然就不會稱呼為‘大唐皇帝陛下’。

不過也好。林奉這種世族出身的官員,李洛也不喜歡用。

“是。在下家小皆在金州,請大唐皇帝陛下允許在下辭官北歸。”林奉小心謹慎的回答。

“準。”李洛懶得再搭理林奉。

哼,到時我打下整個高麗,看你在去哪。你現在不為我效力,將來一定會後悔今日沒有效忠。

“謝陛下。”林奉謝過之後,一刻也不敢多留就渡海北歸,將江華島扔給了李洛。

李洛占了江華島,推行均田令,招募水師,賑濟百姓,修建道廟,組建各級衙門,又忙了一陣子。

江華郡被改成江華縣,下設十鄉,各立鄉公所。

離開江華前,李洛又去了那個破敗的小院。

小院已經完全被野草淹沒。人一靠近,就有野鳥撲棱棱的飛起,還有一隻野兔驚慌的逃逸。

真的是“兔從狗竇入,雉從梁上飛”。

等到侍衛們一番清理之後,李洛才得以進去。

他來到當年和崔秀寧住過的屋子,看著那個火塘,看著火塘上吊著的陶罐,看著那張大炕,不禁想起了當年的事情。

就是在這個簡陋寒酸的小院,他和她渡過了來到這個世界後最艱難的幾個月。

李洛獨自坐在大炕上,忽然覺得很寂寞。

哪怕他帶著大軍,侍衛林立,可仍然很寂寞。因為,身邊少了一個人。

“傳旨,令本地鄉正,照管好這個院子,不要讓它生了野草,不要讓它塌了。”李洛下令。

“遵旨!”侍衛領命,立刻去通知新任命的鄉正。

李洛拍拍大炕,低聲說道:“秀寧,有機會我們可以在這裡再住幾天。”

夜裡,李洛回到李家塢堡,去了當年他和崔秀寧的房間,發現已經被柳陳明禍害的麵目全非,完全找不到當初的樣子了。

很多元從出身的將領,看到塢堡中的軍營,忍不住都是眼睛濕潤。

他們想起了當年圍著院子跑步的情形。那時候,最開心的就是,開飯。

這些年,當初在這院中訓練的鄉勇,現在很多都不在人世了,他們成了忠武神宮中的名字,或許靈魂也會回到這裡看看吧。

“光夏啊。”李洛看著昔日的訓練場,不禁想起光夏,那個忠勇爽直的女真漢子。

“陛下,憂思傷身,請陛下不要思念建德侯了。”隨征的將領顏隼說道。

顏隼現在已經當了火器旅旅帥,真正是個將才了。

李洛點點頭,“當年,你爹,烏圖,光夏,虎古這四人,是最先跟隨朕的。光夏跟朕,可比你和顏仝跟朕還要早啊。”

李洛不想待在塢堡,便來到外麵散心,所到之處都是跪迎的人群。均田令推行後,百姓對李洛的擁戴,更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

不一時,來到一個熟悉的地方:宋記大店。

宋店主看見李洛,頓時嚇得如同被烙鐵燙到,立刻跳起來連滾帶爬的過來跪倒,顫聲說道:“草民宋東橋,拜見陛下思密達,拜見陛下思密達……”

他的頭在地上磕的砰砰響,身子都軟了,生怕惹來欺君之罪。

李洛啞然失笑。這個宋店主,當初也算一個熟人啊。可惜,自己最困難時,他沒敢下注。

“罷了,起來吧,不要害怕。你也算朕的故人。”李洛很溫和的說道。

宋店主如蒙大赦,趕緊謝道:“是是是,謝陛下謝陛下!”卻還是不敢起身。

此時,要說他不後悔,怎麼可能?

當初要是大方些,行雪中送炭之舉,那宋家就飛黃騰達了。

李洛看見宋家人連連磕頭,臉色慘白,估計是嚇到他們了,就乾脆賞了他們一點東西。

人這一輩子,說什麼榮華富貴,成敗得失,其實就是一個機緣。

“運到時白丁橫帶,運無時刺史當艄”,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第二天,李洛離開江華,起航南下。此時,已經六月中了。

唐軍艦隊南下,沿海的元軍騎兵期待唐軍登陸打仗。可是唐軍偏偏不登陸,讓他們望洋興歎。

…………

“轟轟—轟轟—”

“嗚嗚嗚—嗚嗚嗚—”

禮炮轟鳴,號角吹響,江邊儀仗輝煌,鐘鼓齊鳴,莊嚴而熱鬨。

“臣妾恭迎陛下凱旋!”

“兒臣恭迎父皇陛下凱旋!”

“臣等恭迎陛下凱旋,萬歲萬歲萬萬歲!”

六月二十八的江陵碼頭,崔秀寧正率領太子李征以及文武大臣,打著天子的法駕鹵簿,隆重萬分的迎接李洛回朝。

李洛一身便服的出了船艙,揮手道:“平身吧!”說完拉住崔秀寧伸過來的手,“梓童辛苦了。”

崔秀寧笑道:“陛下鞍馬勞碌,才真的辛苦了。”

接著,李洛又摸摸滿是孺慕思念之情的李征,“我兒讀了什麼書?”

李征奶聲奶氣的回答:“跟大父讀了百家姓,跟母後讀了《聲韻音讀》。”

所謂《聲韻音讀》其實就是李洛和崔秀寧搞出來的拚音字母,用來啟蒙教育的。小兒學完了《聲韻音讀》,就可以正式學習識字了。

此時眾大臣一起平身,恭請李洛回宮。李洛攜著崔秀寧上了法駕,在群臣和侍衛的簇擁中,浩浩蕩蕩的回宮。

皇帝凱旋回朝,新收瀛州和江華縣,增加人口五百多萬,使得大唐達到十五個州。

司錄郎中當即記載:華夏394年,洪武二年五月,上收瀛州,收江華縣。拓土千裡,得民五百五十六萬餘。

“這一趟,就是武裝遊行,換了你去也一樣。就是暈船,暈的我腦殼都炸了。”龍章宮內,李洛隻穿了一件中衣,光著腳丫子,腦袋歪在崔秀寧懷裡。

崔秀寧一邊給他按著頭,一邊問:“好點沒?這個穴位,是不是很麻?”

李洛嗯了一聲,“想我沒有?讓你守了半年活寡,真是可憐的女人啊。”

“我可憐毛線。”崔秀寧笑罵道,“你當我花癡啊。嶽麓山大案,處死了六萬人。都成殺人魔王了,還可憐?”

男人不說話,卻猛的轉身一撲,將女人撲倒。

“我去!”女人不甘示弱,兩人立刻扭在一起。

良久,男人才汗津津的爬起來。

“你魔鬼啊。”女人嘟囔道。

“你又不是不知道,餓了半年的男人有多凶殘。”男人道。

一隻雪白的腳丫子伸過來踹了他一腳,同時女人不滿的聲音傳來,“你以為我怕你?我擔心可能又要懷上了。媽蛋,我真成生育工具了,奴隸啊。”

男人一把捉住她的腳腕,撓著腳心笑道:“我也是你的奴隸好吧。順其自然吧,就算懷上,也就是最後一胎了。”

“你彆撓我。”女人抽回腳,露出一張海棠般紅暈未退的臉蛋,“說點正事,夏糧收成不錯,是不是要對關中用兵了?”

男人摸著女人的耳垂,“八月出兵,十月拿下關中。”

女人點點頭:“好。你不在的時候,我都準備好了。按計劃進行就成。”

男人道:“這個戰略欺騙,是不可能瞞過忽必烈大叔的。我們再怎麼聲東擊西,他也能猜出我們的主攻方向不是淮北,而是關中。”

“所以,這一仗關鍵是打快。在元廷反應過來之前,先打擊關中,封鎖潼關,不讓元軍主力騎兵進入關中。”

女人道:“就看那一步棋能不能派上用場了。要是不行,攻打關中就要做好失敗的心理準備。”

男人笑道:“我知道。來,小妞,給爺笑一個。”

“小子,給姐爬一個。”

“小妞,你很囂張啊,信不信先對你用兵?”

“怕你?放馬過來!真以為你頭上長角了?”

…………

李洛回朝後,群臣才想起來,該給君父上尊號了。

然而,令文天祥和鄭思肖等人遺憾的是,聖上已經在瀛州被上過尊號了,等於是上尊號的頭籌,倒教那群新歸化的瀛州官員拔了頭籌。

他們還給陛下上了一個“大仁至聖皇帝”的尊號。

大仁至聖的確不錯,可問題是,那是瀛州官員上的。

於是,文天祥、林必舉、楊漢明等大臣會同禮部商量之後,決定給李洛增加“文成武運”四個字。

也就是“文成武運大仁至聖皇帝”。已經八個字了!

天下才拿了一半,尊號就加到八個字,這也很讓人無奈。

他們同時還要給皇後崔秀寧上尊號“文成懿德”,也就是文成皇後。

李洛和崔秀寧推辭了兩次,可是大臣們很堅持,兩人也隻能勉為其難的接受。

於是,按照規矩,每當年節大賀時,朝廷給李洛的賀表,抬頭不能再是“皇帝陛下”,而必須是“文成武運大仁至聖皇帝陛下”。

同樣,這樣的隆重場合稱呼崔秀寧也不再是“皇後陛下”,而必須是“文成懿德皇後陛下”。

這是禮。尊號不是諡號和廟號,尊號就是這麼用的。

大唐開疆拓土,新收一州一縣,這當然是國之大事,是一定要上表稱賀的。

按照唐國製度,正三品以下沒有奏事權。但即便如此,上表稱賀的奏章也超過一百。

PS:蟹蟹支持,大家晚安。保重身體!!!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