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逛集市1(1 / 1)

相鄰馬六屯的村子最早也叫靠山村,老一輩到現在還有人喊這倆村子前屯後屯的,出了村西口過去的村莊就是王家莊。

據說是因為有一王姓大戶買了大批土地,把前屯改稱為王家莊,而靠山村的後屯也順勢改稱了馬六屯。

不過隨著當年王家下人的入駐和世代繁衍,這個村子也早已成了名副其實的以王姓為主的大村莊。

王家莊的一輛馬車就停在通往公社和縣城的唯一一道毛道上,此時車上已經擠滿村民和籮筐。

趕馬車的老板子也姓王,看著年紀與梁大娘差不多,兩家關係應該不錯。大老遠的,梁大娘就喊著王家兄弟等久了不?對不住呀。

那邊她的王家老兄弟就拉響大嗓門:梁家弟妹,你給慢點,我老兄弟乾哈呢,咋沒跟你一趟?

不止兩家關係好,王家莊的大娘大嬸為人也不錯,特實誠。個個見人來把籮筐什麼的往裡推推,再挪一挪、擠一擠的,硬是騰出空位。

關平安被一位如同她姥姥年紀的老大娘抱在膝蓋上坐著,就聽她們在馬車還沒來得及啟動之前就嘮嗑上。

話題從介紹她們關家姐妹花開始嘮嗑,到關家四子,順帶著她那位山鳳凰的關歡喜姑姑。

再從她姑姑開始展開話題,到了公社停下時,好幾家適婚姑娘和小夥子的情況,連她都一清二楚。

原來這馬車上就有一位媒婆。不是戲曲裡‘長著一雙大腳片,叼著一根長煙袋,穿著一件大褂子,臉上塗顆黑痦子’那種。

人家鄉下大娘更不是為了撈取錢財,亂點鴛鴦譜的那號人。你問關平安是咋知道的?看梁大娘態度就曉得了。

她還在誇她那些孫子,感激對方替她梁家找了個好兒媳呢。感情這位現在就想為大孫子琢磨人選。

公社距離馬六屯大約十裡路。走路的話,成人得一個多小時,更彆說三個孩子加上一個腿腳不便的梁大娘。

平時關家三金仨兄弟就是自己來回跑,一路過去都有村莊,除了泥土路還是坑坑窪窪的,路上倒是不會荒涼。

比起步行而言,能坐馬車去公社的速度無疑是快了很多,要是不會一蹦一跳的顛簸會更好。

集市就設立在公社原來的菜場,位於整個公社的左邊,附近還有一個收購站,專門收購老百姓自家多餘的農副產品。

不過今兒正好逢九,有大集市,很多社員同誌們通常都會在集市擺攤,順便添置點日常用品。

她們來時,集市上正熱鬨非凡,到處都是人,更是滿眼的親戚,什麼本村鄰村的、趕集賣貨的……

敞開大嗓門打一聲招呼,迎麵而來的都是熱情笑容,幾乎都認識,簡直是十裡八村的大聚會!

王家莊的那些籮籮筐筐裡的東西,大部分都是屬於他們生產隊,一路上坐在馬車前天不吭聲的那位中年男人據說是王家莊會計。

因為這年頭,不興自己私賣某些東西,不然就是投機倒把,所以那位會計和老板子王大爺就是來擺攤賣的也是他們生產隊的東西。

當然賣點自家自留地裡種出來的東西還是可以的。不過若是大米糧食和豬肉家禽之類的,私人肯定不行。

同車的大娘大嬸攜帶的背簍內的東西則要去旁邊的收購站,那邊門前已經排起一隊隊長龍。

當然,排隊的老百姓最多的也就是賣賣筐呀簍子什麼的編製品,而大娘們種類就比較多,什麼草藥鞋墊都有。

這些東西與應季的瓜果蔬菜,山上的野果子山貨和雞蛋不同,她們就不會擺攤,一貫直接去收購站。

到了地,梁大娘與王家莊的老娘們約好回程時間,就各自散開。來的路上她就說過今兒主要來添置點鹽巴醬油啥的。

至於為何不去屯裡的代銷點?

關平安估摸梁大娘也對馬寡婦嬸娘有意見!

“小竹子拉著你妹妹,安安抓緊我的衣服知道了吧?”

關平安望著集市上人山人海裡的一溜大腿,又瞥了眼不遠處王家莊的攤子,抓緊了她的衣角,認真的點了點頭,“梁奶奶你要是找不到我,我一定就在這等你,那有大樹,我看到了。”

梁大娘看她這麼小的人兒還煞有其事的一本正經回話,頓時樂得直開懷大笑。

比起敷衍地對自己隨意點頭,還四處張望的關小竹來說,她無疑更是喜歡關平安,“等一下梁奶奶就給你們買糖,不跟不認識的人走,懂不?”

關小竹眼裡閃過一絲不耐煩,終究牽上關平安的小手,笑道,“梁奶奶,快走吧,我會看住她。”

集市上不止人多,等走近之後,裡麵也很大,都有馬六屯曬穀場那麼大,看似攤子很多,其實商品還是很單一。

剛進去一小片的地兒,一溜賣菜的。

現在各家菜園子才剛剛播種,賣的基本都是年前的一些蔬菜,如什麼白菜土豆蘿卜類的。

雖然收購站那邊也收蔬菜和雞蛋,不過給的收購價格比較低,要是在這裡自己賣的話,雖費了些時間,但價格能稍微高一點。

比如說這雞蛋,在集市一般個頭大點的能賣到一個5分5厘,若是在收購站隻能5分錢,可多了整整五厘。

彆瞧不起這點錢,乍一看很少,可農家過日子哪個不是恨不得一分錢掰成兩半。積少成多,攢起來也會不少。

這是她祖母經常掛在嘴上的話。

中間一條道擺著一些山貨、野菜攤子,過了這條道就是賣副食品的攤位。種類相比起蔬菜更少。

關平安看到最多是粉條,數量也不多,再踮起腳尖仰著小腦袋,所見到的還有豆腐和一些豆芽。

據梁誌紅這個小話落所言,粉條基本都是附近生產隊的碾米坊、磨坊所出,在集上可以用錢票或者用糧食來換。

也可以自家帶上東西,親自上這些小作坊,上交點手工費加工一下。比如豆腐,她家每年就用大豆上隔壁生產隊磨坊加工。

而豆芽就有很多農家自己淋了豆子,不趕時間的鄉親們都願意趁著逢大集,早點來這裡蹲著慢慢的賣。

有一位大娘就用兩個雞蛋換了二斤豆芽,說是什麼常話說雞蛋換鹽,兩不找錢。

不懂!

可關平安有些明白她祖母為何那麼寶貝家裡的母雞們。雞蛋可不就是等於銀子,尤其大家也都願意換,算是各取所需。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筆趣閣手機版更新最快網址: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