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朝歸倭附(圩三)天津港外,艦隊歸來(1 / 1)

大明元輔 雲無風 2642 字 2個月前

陰風怒號,黑雲蔽日。

今天的天氣看起來並不算好,若是尋常時刻,大家能不出門一定會儘量不出門,以免突然一場冬雨淋頭澆下,鬨個受寒著涼。

然而,今天的天津港卻依舊人流如潮。尤其是港區京華主碼頭附近,更是接踵摩肩,黑壓壓一片人,把能站人的地方幾乎全都站滿了。

這些人,除了一些原本就在碼頭工作的人之外,其餘人幾乎都是來迎接高務實和北洋海貿同盟隨征艦隊的。

少傅、太子太師、文華殿大學士、戶部尚書兼平倭經略、南寧候高務實此次歸國的名義終於是定下來了。按照朝廷的宣諭,高務實此番回京,是因為戰事“暫告段落”而“回京述職”。

經略一職原非常設,任務期間是否需要回京述職,本身是很靈活的。基本上,如果任務進展順利但並未完全完成,而經略本人可以抽空暫離卻不影響任務的進行,再加上皇帝認為的確有必要麵談,那麼經略就可以回京述職,這是沒有問題的。

當然,畢竟是皇權社會嘛,如果皇帝要求你回京述職,那麼以上前提都可以不需要,你收拾收拾行裝就得馬上回京做當麵報告,也就是所謂的陛見。

這一次高務實回京,本質上就屬於這一類。隻不過,聖旨裡頭把前麵那些原因統統都說了一遍,以示皇帝陛下不是信不過經臣,而是因為前線已有大功,需要經臣回來親自講述,讓皇上和朝廷上下共賀之,因此這裡麵更多的是有褒賞之意。

海貿同盟的艦隊頗為龐大,即便天津港已然是天下有數的大港,也沒法讓整個艦隊一次性開進來,隻能根據航道安排魚貫而入。

此番高務實出征時的“海上親兵”由北洋海貿同盟大包大攬,京華及靖難勳貴諸家各出約一半組成。

這其中,包括二級戰列艦一艘,三級戰列艦三艘,一級巡洋艦四艘,二級巡洋艦六艘,武裝運輸艦四十六艘,共計六十艘。其中“京華認證”的“專業戰艦”就有十四艘之多。從船員人數來說,則是約一萬三千人。

專業戰艦也就是戰列艦和巡洋艦,全部由京華北洋艦隊提供,占北洋艦隊專業戰艦總數的近四成實力。高務實的旗艦正是那艘二級戰列艦“東昌”號,此艦艦名出自於高務實遼南之戰的揭幕戰:東昌堡之戰。

這支艦隊論艦隻的數量規模不如朝廷的平倭艦隊“本體”,但如果按總噸位來算,則反而還超過平倭艦隊。當然,作為一支不將接舷戰作為主要海戰模式看待的炮擊艦隊而言,同盟艦隊船上所載兵力還是不及平倭艦隊多的。

不管怎麼說吧,六十艘大海船撲麵而來、魚貫入港的場麵還是令很多人感受到巨大的壓迫力,而由於這是己方艦隊,一瞬間的壓迫感過後,帶給人們內心的就立刻變成了激動。

心潮澎湃之下,也不知道是誰忍不住高呼了一聲“大明萬勝”,立刻引得在場所有人效彷,紛紛扯著嗓子大喊“大明萬勝”。從一開始紛紛雜雜的亂喊,最終彙聚到一個節拍上,一聲聲的“大明萬勝”不止震動了碼頭,甚至連正在入港的艦隊都聽得清清楚楚。

高務實站在“東昌”號的右舷邊上,身旁站滿了因為暫時沒有防務任務而被他帶回來的各路將領,以及艦隊本身的一些高級家丁。

聽到碼頭上“大明萬勝”的歡聲雷動,董一元忍不住恭維道:“此戰之後,侯爺的威名真真是響徹寰宇、無分海陸了。”

高務實笑了笑,微微擺手,卻沒有說話。

但他沒有說話,董一元卻有話說:“侯爺,末將自十四歲從軍以來,曆時已逾四十載,能以此戰結束戎旅,過程雖有頗多遺憾,但結果總算可以告慰祖宗。末將自知在這一戰之中表現不佳,讓侯爺失望……”

“古人言‘兵凶戰危’,就是因為戰場之上總會有這樣那樣的意外,其中有些可以避免,有些難以避免,還有一些原本就是賭博,也隻能去賭。”

高務實轉過頭,擺手打斷他的話,道:“永興之戰營中爆炸一事雖有人為原因,但你原先做出的戰略構想本身沒有什麼錯,錯的是彭信古。此番本閣部特意帶你回京,也是要為你在皇上麵前說分一二,這一點你可以放心。”

“勞閣部為末將操心,末將真是慚愧無地。”董一元歎了口氣,又有些失神地道:“可惜了彭信古……他們家。”

高務實微微皺眉,看了董一元一眼。董一元無奈中帶有幾分傷感地道:“彭信古之父是為護衛末將而死,時任末將中軍車營遊擊,死時身被七刀十三箭,當時是嘉靖四十三年……

他的叔父也是隨末將征戰而死,死於隆慶元年。當時他先是被一箭射瞎了左眼,末將命他退下,但戰況正值焦急,他不肯退……死時身被二十餘創,因失血過多而亡。

他死時,末將正執其手,問他有什麼話要交代。他已經不能回答末將了,隻是用力瞪眼,看著彭信古。他沒有兒子,隻有一女還不幸夭折了,所以一直把他兄長的兒子當做自己的兒子看……”

高務實沉默了,忍不住歎了口氣。

這就是狗日的戰爭啊,一將功成萬骨枯。打輸了不必說,打贏了一樣有傷亡,而傷亡在統計中不過是個數字,事實上他們卻都是一條條鮮活的人命。他們的生死,即便不說人倫慘劇,至少也往往關乎一個家庭的未來,甚至一個家族的興衰。

可惜彭信古的問題高務實卻沒法鬆口,這件事不僅本身很惡劣,更關乎到大明朝之後的軍隊正規化建設。

永興之戰董一元軍中火藥庫爆炸這件事,從發生上看起來似乎頗為蹊蹺,但其實有跡可循。問題的爆發點在彭信古,但根源卻發生在平播之戰以後。

當時平播之戰勝利結束,董一元部奉命北調。原先朝廷是打算讓他回鎮甘陝,不過他走了一段時間之後風聞南寧候有意親征朝鮮,立刻認為朝鮮一定會是個立大功的地方——畢竟高務實親自出馬的戰爭,對於手底下的將領而言從來都是刷戰績。

董家本來就是世家將門,他和兄弟董一奎也都算是當世名將之一,雖然比起戚繼光、李成梁這種老一輩自然頗有不如,但比起晚輩之中的麻貴、李如鬆而言則還能勝在資曆更老。

然而,董家兄弟雖說這些年來都立了不少戰功,但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也吃了不少掛落。至於官職,那自然是時起時落,加銜就更不用說了,運氣好的時候加銜宮保,運氣差的時候一擼到底。

總而言之,平播之戰以後他好歹把宮保撈了回來,但恩蔭卻還差了點,不夠兒子們分的。於是董一元心動了,他想跟著高務實去朝鮮,隨便刷點戰績把兒子們的前途安排妥當,自己今後的人生也就可以悠遊林下、含飴弄孫。

但是他所部之兵在平播之戰中損失不小,一部分是戰死,一部分是傷殘,這都是硬生生的損失,一時半會兒很難補齊——補齊的意思並非僅指兵員,還指訓練之類的事。

他當時能湊出來的家丁約莫三千左右,說少倒也不少,在甘陝將門裡頭算是實力雄厚了。以三千家丁為核心,帶個兩三萬大軍出征也是尋常事。然而問題就在於他要從哪湊“兩三萬兵”去。

由於圖們汗西遁之後西北壓力增大,董一元知道自己最好不要建議朝廷從西北調動太多軍隊,除了自己三千家丁之外,調動的西北邊軍最多不要超過一萬。

這樣的話,即便自己隻帶兩萬非家丁軍隊出征朝鮮,也還有一萬人的缺口需要補齊。董一元左思右想,聯絡了自己幾名因故在此前幾年中被擼掉職務的舊部,商議出了一個好辦法。

這個辦法非常具有大明特色:由董一元出麵請戰,表示自己過去的幾位舊部都願意出人出力為皇上效死,隻要兵部肯給“編製”就行,而人員問題則由諸將自己想辦法。

一般而言,朝廷收到這種請戰書之後通常都會批準。原因有二:其一是這批人主動請戰本身值得嘉許。他們此前被擼掉職務有很多都不過是文官掌控武將的手段,也就是你本來沒有很大的過錯,但我偏要隨便挑個錯來壓一壓你,讓你知道誰才是爺。

大明的武將大多數都有這種經曆,甚至一輩子都在這種“破格啟用-立功受賞-犯錯被貶-戴罪立功”的循環中打轉,董一元的舊部們當然也逃不掉。而與此同時,在朝廷看來現在這種時候倒也正巧是讓他們戴罪立功的時機。

其二則是朝廷認為他們的家丁堪用。世家將門並非隻有東李西麻這種高級將領紮堆的大將門,也有很多小將門。無論大將門還是小將門,基本上都有數量不等的家丁隊伍,這些隊伍也正是他們成就將門的力量之源。

《我的冰山美女老婆》

既然如此,朝廷當然認為董一元既然敢牽頭代他們請戰,那這批人麾下肯定都有不少家丁,搞不好他們這幾年一直都在努力訓練,就等著一個好機會戴罪立功呢!

這叫什麼?遣將不如激將啊,用這樣立功心切的將兵,他們上了戰場還怕不能拚死作戰?所以這批人的實力是有保障的。

兵部算了算各地的兵力,發現隨著防區的擴大,抽調兵力的確是越來越棘手了,既然董一元和他的舊將們主動請戰,那就讓他們去好了。

於是,董一元順利拿到了出征的機會,但果不其然的是,朝廷隻準他帶走陝甘一萬邊軍,而除開他自己的三千家丁之外,他還必須敦促自己的舊將們湊齊一萬兩千人隨征,使總兵力達到兩萬五千,這樣也才符合一位總兵該有的力量。

拉舊將一起戴罪立功是常有之事,董一元把任務分派下去之後也就沒太在意,誰知道這偏偏就是隱患發生的地方。

董一元的舊將中就有彭信古,原是一名遊擊,此前因故被擼職務已經長達七年之久。在這七年裡,彭信古頗為倒黴,諸事不順,由於他的老領導董家兄弟也時不時倒黴,因此也幫不了他多少忙。

彭信古於是上京“打點打點”,可惜他身份不夠,在京師忙來忙去兩三年,也沒見到什麼說話管用的大人物,反而把家業折騰得差不多,甚至連原先擁有的千餘家丁都散得七七八八,彭家這個小將門眼看就要黃。

偏偏就在此時,董一元打算請命東征拉了他一把,可謂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然而,家丁沒了怎麼出兵?

彭信古不肯放過這樣的好機會,於是他把心一橫,想到了一個“妙法”:把自己最後的一筆錢全拿去“大撒幣”,就在京師征募一批“凶狠敢死之輩”拉去朝鮮作戰!

雖然他手裡的錢頂多能維持這批“家丁”兩三個月,但彭信古認為問題不大:侯爺出征絕不會虧待將士,隻要有名額,足餉足械那是不必擔心的,而隻要拿到戰功,賞賜也從來不會少一文錢。

換句話說,隻要出兵兩個月內自己能找到機會立功——立功不難,隨便打一仗就行。那麼整個計劃就圓了,東山再起便能順利達成。

彭信古的計劃看起來很精妙,簡直環環相扣,惟獨一件事似乎有點問題:京師之中真的有那麼多“凶狠敢死之輩”嗎?

彭信古認為有,於是他招攬了一批……潑皮無賴。是的,沒看錯,就是潑皮無賴。

就這樣,彭信古錢沒怎麼花,人頭倒是拉得遠超預計,等董一元抵京領取軍械軍餉之時才發現,這廝居然拉出一支看起來“頗為精強”且人數高達約兩千的“家丁”來!

雖說董一元很快發現彭信古這支“家丁”看起來軍紀有些敗壞,但他找來彭信古詢問之時得到的回答卻是:“標下這些年過得苦啊,著實沒工夫管束,以至於壞了軍紀……不過大帥放心,隻消一個月時間,標下一定將他們調教得如往日一般無二!”

董一元想想倒也覺得可以理解,畢竟這家夥被擼了七八年,跑了無數門路還沒能撈著戴罪立功的機會,家丁們放任慣了倒也不奇怪。

至於一個月時間能不能調教得“如往日一般無二”,董一元自然是不信的,但由於他自己也覺得跟著侯爺打仗不會有什麼問題,故也就假裝信了——總之一切以能夠順利出兵為要!

大軍順利出征,董一元將從兵部領到的軍械分了分,考慮到彭信古這廝倒黴了七八年,自己也沒能幫上他什麼忙,因此還好心好意給他多分了不少火器,不僅是萬曆二式火槍,甚至還包括十幾門火炮。

到了朝鮮戰場之後,董一元自己其實也對手底下這批人的實力有些擔心,因此不敢爭取什麼打硬仗的機會。

麻貴也聽說他手底下一大票戴罪立功的舊將,都是好些年沒打過什麼仗了的那種人,考慮到宣大係和陝甘係兩係將門之間互相聯姻的很多,雙方心理上基本都當對方是盟友,故而麻貴便給他們分配了一項簡單而功勞卻不小的任務:切斷南北日軍聯係,打通漢陽至元山之間的道路。

順便,麻貴交待說如果順利攻取元山之後發現北麵倭寇殘敵實力不強,可以考慮與努爾哈赤合兵一道將之圍殲。同時麻貴還暗示董一元,這樣做的主要目的其實倒不是作戰任務,而是將努爾哈赤手中的女真聯軍看管起來,彆讓他們肆意妄為。

正因為麻貴有這樣的交代,董一元才會故意在軍械庫和火藥庫附近設立大帳,並且讓努爾哈赤一行人來此拜見。

本質上,他是要用這些強大的火器來震懾努爾哈赤,誰知道彭信古麾下的潑皮無賴根本沒有足夠的安全意識,竟然搞出一場大爆炸,竟然差點把董一元部和女真聯軍的高層直接一鍋端了。

這種隨便糾集一批潑皮無賴而且不經嚴格訓練就拉出去作戰的事,一貫以正規化為改革導向的高務實怎麼能忍?如果彭信古一事不加嚴懲,這正規化何時能有點成效?

此時“東昌”號已經快要進入泊位,高務實沒有多少時間繼續這個話題,但他飛快地做出了自己的決斷。

“待會兒我會以個人名義出資,與你一人一半為戰死的彭氏兄弟及其家丁建一座……無論廟宇還是道觀,並且親自為其題寫匾額。”高務實歎了口氣,認真地對董一元道:“但是彭信古之事不容翻桉。董總戎,你明白本閣部之意了嗎?”

董一元低頭道:“末將明白,不過侯爺與彭氏兄弟無親無故,此事豈能讓侯爺破費?您能題寫匾額已經是他們九泉之下都足可含笑之喜了……”

感謝書友“曹麵子”的打賞支持,謝謝!

感謝書友“生如夏花980705”、“雲覆月雨”、“曹麵子”、“”、“Lilin00”的月票支持,謝謝!

PS:前兩天被係統敏感詞搞得心態崩了,今天恢複了一些心情,多補回一千字。

加入書簽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