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火中取栗(三)(1 / 1)

大明元輔 雲無風 2296 字 2個月前

作為防禦豐臣軍的前衛,山中城被建造得十分堅固。不過,兵力的差距也是顯而易見的,所謂五倍而攻之,現在兵力差高達十倍,守軍的心理壓力當然非常大。雖然豐臣軍的總攻原本定在正午,但是由於秀吉的本隊到達是在正午過後,所以總攻實際開始時間是下午三點左右。

以城主鬆田康長為首,北條氏勝、間宮康俊、朝倉景澄等人率領的北條軍也儘力防守,但岱崎出丸首先被攻陷,最後西之丸也被攻落,結果隻到黃昏左右,整座城都被攻陷了。

北條氏花費了幾年的時間修建的城池,才僅僅半天時間就被人奪走,這個消息對於北條氏而言毫無疑問是震撼性的,這意味著繼承織田信長兵農分離政策的豐臣秀吉大軍在戰鬥力上遠勝於北條氏傳統的“精銳武士率領大批農兵”軍事體製。

如果高務實在此,他可能不會對這種戰況感到驚訝,但有可能對於大明當前的軍事體製感到擔憂,因為大明的軍事體製現在實際上和北條家這種模式也很像,無非是將門家丁類比武士,衛所兵類比農兵。

幸好原曆史上的朝鮮之役大明首批出動的是李家軍的嫡係,家丁比例足夠高,而後期也是出動宣大將門的嫡係,軍隊主力同樣還是家丁,這才使明軍以弱勢兵力打贏了日軍。至於李家軍因此傷筋動骨什麼的,則又是另一個話題了。

豐臣軍的思路是各個擊破,故三月二十九那天,另一支部隊同時在攻打韮山城。

按照北條家的布置,足柄城-山中城-韮山城(韮,通韭,韭菜的韭。)這一線結成北條氏西部防線,而秀吉的計劃則是同時攻陷其中的兩處。

負責豐臣軍韮山城攻略的是織田信雄、細川忠興、蒲生氏鄉、蜂須賀家政、福島正則等人,共率領四萬四千大軍。

不過,與山中城僅僅兩個時辰左右就被攻陷相比,韮山城就沒那麼容易攻下來了。在原曆史上,此處最終開城投降是在六月二十四日,實際上堅持了三個月的籠城戰。而堅守韮山城的是北條氏規的手下,他們的劣勢其實也很大,一共隻有三千六百人,比山中城的守兵還要少。

在後世,很多人認為山中城不到半日就被攻破,而韮山城卻堅持了三個月,乃是因為韮山城的防禦工事比較堅固。不過如果說要塞堅固的話,或者說城的構造巧妙的話,事實上山中城根本就不在韮山城之下。

其實真正的問題是攻方意識上的差彆造成了這種情況。因為,山中城這方麵,作為秀吉而言是必須要攻下來的,因為這邊出動的是他自己的本隊主力,如果拿不下或者拖拖拉拉,麵子上就很難看了,因此這支本隊集中了他從大明走私獲得的大量京華產大炮;

而相對的,韮山城方麵卻不一定需要立刻攻下來。攻下來自然好,即使攻不下也無關大局,甚至在很大程度上來說,慢慢攻下來還更好——你不能比關白大人還能打啊,對不對?

因此這樣一來,借著一鼓作氣攻下山中城的氣勢,秀吉軍四月一日在箱根山布陣,第三天到達箱根湯本。三天時間的修整過後,秀吉主力向小田原進軍,開始采取包圍小田原的態勢。

那小田原城已經如眾人所料的,在大城郭與護城河的重重保護之下,即使秀吉動用了超過二十萬的大軍,也不是可以輕而易舉攻下的。這座巨城有超寬的護城河,石磚製成的高大城牆,而且結構堅固複雜,秀吉手裡雖然有不少炮,但缺乏重炮,打小城固然可以一股而下,打這種巨城就不太方便了。

當然,除此之外他還有一個麻煩,就是海貿同盟此前早已悄悄壓低了硝石的出口量,導致日本這邊空有近乎無限量的硫磺供應,卻沒有硝石配套,導致火藥產量根本上不去,近期甚至接近停工。

平心而論,小田原城那些高度一丈餘的城牆對比大明真正的雄城而言算不得什麼,但在日本而言的確是BUG一般的存在,城和町都被包裹得嚴嚴實實。在外郭上有通往城外的九個出口,要想進出城隻能通過這九個口。而且,每個口都由北條家的一門眾或跟隨北條家數代的重臣把守,防守十分嚴密,豐臣秀吉抵達之後親自查看,也不得不承認無法在短時間內攻落此城。

秀吉重新審視,認為此戰已經不可避免地會變成一場曠日持久的包圍戰,因而他為攻略小田原城特意建造了一座新城。這座新城就是以“一夜城”聞名於世的石垣山城,通常被稱為石垣山一夜城。

不過“一夜城”這件事其實並不真實,秀吉著手石垣山城築城是在四月六日。雖然被稱為“一夜城”,後人多少會受短時間建造起來的城這一印象的影響,但實際上這城是經過了相當長時間的建造,工事全部完工是在六月二十六日。所以它事實上不是什麼“一夜城”,而是八十日城(注:根據《家忠日記》記載)。

在這段時間裡,一貫好色的豐臣秀吉甚至把妾侍澱殿從大阪城接到石垣山城,還招來很多能劇的藝人表演能劇,一邊這樣做,一邊繼續圍困小田原城,進行持久戰。

為了小田原攻略,秀吉不僅動員了二十二萬大軍,還同時命令水軍攻擊伊豆半島的伊豆水軍據點,另外又往相模灣配備水軍,從海上對小田原城進行包圍。

與此相對的,北條軍將散落在領內支城中所有的士兵都計算進去,隻有大約五萬六千人。其中有像剛才所說的已被攻落的山中城那樣,一座城中有四千甚至五千的守兵,而就算再小的支城,至少也有七百人。

秀吉一方麵包圍小田原城,另一方麵將領內的支城各個擊破。

小支城中,大多包圍了一天都不到,就開城投降。不過,鬆井田城、韮山城、缽形城、岩付城、忍城這五座城都頂住了比較長時間,目前尚未落城。

在高務實的插手下,曆史的插曲就出現在了這一時刻,具體來說則是發生在忍城。

忍城事實上並不算是一座真正意義上的城池,它是由許多散落在沼澤、湖泊中的幾個小島構建成的天然要塞。

小島與小島之間架橋連接,但有的島之間並沒有架橋,隻能通過其它的小島才能到達,這就構成了這座城市錯綜複雜的地形。而忍城的地形注定了這座城市就算被圍也不用擔心食物和水源,因為湖泊沼澤中長滿大麵積的荷花,如今這個時節就恰好可以吃蓮藕,湖泊中的魚類資源也極為豐富,這就足以保證這座城市自給自足。

不過忍城的問題也很大,最關鍵的問題就是人力資源嚴重不足,因此兵力也極其微弱。忍城進行籠城的時候,附近的老百姓都進城避難,可即便如此,幾個島嶼要塞加起來總計也隻有3700餘人,不到四千之眾,其中約有8成的人員都加入到戰鬥中,當然大部分主要是進行城防輔助,算不算正規參戰不好說。

在排除當地百姓之後,忍城的實際兵力大約為武士80人上下,普通士兵400人上下。而一開始攻擊忍城的豐臣軍兵力高達2萬多人,後期最高峰更是增加到4萬多人,全軍總大將正是本書之前提到過多次的石田三成。

雖然石田三成深受豐臣秀吉信賴,麾下兵力也碾壓忍城之兵,不過在攻擊中,石田三成率領的軍隊始終沒能攻破忍城的任何一座前線守備口。

其實倒也不是石田三成不懂指揮,或者是將士畏敵,實在是負責守衛忍城的總大將太勇猛了,隻要石田三成進攻,忍城總大將總是身先士卒衝在最前麵。加上一票雖然年紀大但經驗豐富的武士幫忙,石田三成左攻右打,都隻能無功而返。

石田三成率領軍隊猛攻七天,但都無功而返,豐臣秀吉得知後,命令石田三成使用水攻。

這個命令讓石田三成目瞪口呆,因為忍城本來就是湖中島嶼聯合形成的要塞之城,這種地形就已經決定水攻不會有任何效果,但無奈豐臣秀吉堅持要求使用水攻,還表示自己將在水攻那天率領其他將領前來觀戰。

奉行派的特點就是自己沒有多大的實力,全靠家主賦予權力,因此石田三成根本不可能違背豐臣秀吉的命令。無奈之下的石田三成隻好到處找人築堤,七天後這條長達28公裡,高9米,寬7米的堤壩正式竣工。

不過毫無疑問的是,這些前來築堤的人當中,就有忍城守軍混進來的人員,他們在築堤工程中在一些關鍵位置上動了手腳。而此時忍城因為水位上漲,豐臣軍無法進攻。

忍城的守軍甚至趁機各找樂子。忍城總大將甚至在城中舉辦宴會,讓在遠處山頭觀望的豐臣軍不由驚怒交加,然後又感歎連連。

而水位的不斷上漲也衝擊著堤壩,在本身就有漏洞的情況下,這座堤壩自然而然地決堤了。石田三成因為在築壩之時就有所防備,因此其率領的軍隊人員傷亡並不嚴重,但無論如何,其士氣已經極為低落。

問題來了,為什麼久經沙場的豐臣秀吉會強迫石田三成對忍城使用水攻?

答案其實也不是那麼難:因為在豐臣秀吉半生征伐中有一個堪稱巔峰的事件,叫做“水淹高鬆城”[注:此事曆史爭議不多,我就不解釋了,不清楚但有興趣的朋友直接百度即可]。

水淹高鬆既然是豐臣秀吉此前的傑作,那麼在天下平定的最後一戰中,他想複製一次輝煌勝利當然是可以理解的,或許豐臣秀吉認為這個做法一旦成功,將來必是一種很傳奇的“首尾呼應”吧。

不過就在此時,石田三成忽然時來運轉,豐臣軍的細作探知消息,忍城的城代——也就是代理城主成田泰季病死!

按照石田三成的了解,成田泰季是忍城最堅決的主戰派,而且由於他是城主成田氏長的親叔叔,在忍城地位獨特,可謂一呼百應,稱得上是忍城的主心骨。那麼,成田泰季一死,忍城落城豈不是指日可待?

且慢,這裡似乎漏了什麼事——如此重要的戰爭期間,忍城為什麼會有城代?換句話說,城主成田氏長去哪了?

事情是這樣的:在小田原征伐令下達之後,豐臣秀吉出兵的消息一傳到小田原城,北條家就下令忍城城主成田氏長領一半兵力馳援小田原城,所以成田氏長帶了半數忍城守軍早已去小田原城助戰去了,這也是忍城兵力少到隻有數百人的原因,本來他們也是有千餘人馬的。

成田氏長因援助主君而出征在外,按照傳統來說,一般會安排自己的兒子作為城代。然而問題在於他沒有兒子,隻有三個女兒,因此隻好把城代一職交給自己的親叔叔成田泰季。

以成田泰季的地位和在忍城的號召力,當然有能力做好這個城代,可惜他現在又病死了。根據石田三成這裡收到的情報,成田泰季的兒子成田長親是個懦弱之人,雖然長得很高大,但並非勇悍魁梧式的高大,他隻是個頭高而肥胖,連騎馬都不能自己爬上去。

而且成田長親的性格非常懦弱,據說他走在鄉間的時候,雖然一身武士穿著,但即便田野村夫都敢讓他幫忙乾農活——這在階層固化的日本幾乎是不可想象的咄咄怪事,因此導致忍城百姓不僅私下,甚至當著他的麵都敢叫他“阿鬥殿下”。

這麼一個人,石田三成自然不會放在眼裡,因此不顧潰堤造成的士氣打擊,再次傳令諸將出擊。

誰知道,這次出擊依然失敗了。失敗的原因是,那位忍城的總大將再次果斷出擊,以精銳兵力擊敗豐臣軍前軍,後軍隨即自行崩潰。

石田三成雖然大怒,可是他也沒辦法——手底下的人都是各家聯軍,幾乎全是一方大名,豐臣秀吉如果親自來坐鎮,那倒是指揮得動,可惜石田三成他指揮不動啊!他今年也才三十歲,此前根本沒有直接的戰功,那些大名一個個都類似於大明的“將門”,誰肯聽他的?

再說,豐臣秀吉之前的命令也給了他們借口,一個個嚷著讓石田三成繼續修大壩——修大壩可以磨洋工保存實力啊,自然比跑去和忍城那位神秘的總大將硬拚好一萬倍。

不過,就在石田三成頭大如鬥之際,小田原城中也有個人心急火燎。

此人就是剛剛得知親叔叔成田泰季病死的忍城城主成田氏長,而讓他心急火燎的原因,除了忍城本身在他看來已經岌岌可危之外,剩下的便是那位迄今為止都還無比神秘的總大將之安危。

----------

感謝書友“曹麵子”的打賞支持,謝謝!

感謝書友“阿勒泰的老西”、“曹麵子”、“周衍yy”、“KIKI凱”的月票支持,謝謝!

PS:暗示這位忍城總大將到這個地步了,該猜出來是哪位了吧?誒嘿嘿……

親,點擊進去,給個好評唄,分數越高更新越快,據說給新筆趣閣打滿分的最後都找到了漂亮的老婆哦!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