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庚辰春闈(四)(1 / 1)

大明元輔 雲無風 1319 字 2個月前

這次會試,高務實分到的座次乃是藏字四十九號,“藏”字是千字文的第二十四字,“寒來暑往,秋收冬藏”。而有意思的是,他居然又拿到一次四十九號,連他自己都覺得自己是不是與“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這句莫名有緣。

第一場的題目紙下來之後,高務實席前的號軍把卷紙遞給他,然後提醒道:“老爺記得先寫姓名履曆。”

高務實笑了笑:“多謝提醒。”然後把籍貫、姓名、三代等通通寫好,這才拿起題目來看。

一看之下,不禁一愣,原來那頭篇的題目乃是:學而第一,為政第二。

這倒是有些意思,因為這個題不是出自文章本身,而是《論語》的二章目錄。

不過高務實的破題練得極好,所以這題雖然略有些意外,但還難不倒他。

隻見他慢慢磨好了墨,在墨卷上規規矩矩寫下破題:學而後為政,未聞以政學也。

雖然這頭篇考校的就是破題,但文章還是要寫完的。高務實按照這個破題的思路,全文主講學與政的關係,即首先要學得紮實,而後才能施政明白。

由於這頭篇重要的隻是破題,後麵的文章一般考官隻看有沒有不合規製,而不會著重於字句,是以高務實也寫得極快,幾乎是全文不假思索,一蹴而就。

寫完之後,高務實深吸一口氣,然後閉目休息了一會兒,把剛才的思路全部清除出腦海,留下一片清明,準備寫接下來最重要的一題,這一題乃是重中之重,全文都是閱卷考官會嚴格審視的。

休息好之後,高務實已經把上一題忘記,這才緩緩打開題目紙,來看這具有決定性的一題。

一句話出現在紙上: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果然是大題,而且未經截搭,乃是一道“原滋原味”的“子曰”,出自《論語·裡仁篇》。

這段話的意思是:不要擔心自己有沒有名位、聲望,有沒有高官、厚祿,真正要擔心的是自己有沒有本事、有沒有學問、能不能濟世救人!也不要擔心彆人不知道你、不了解你,隻要你照著目標去追求、去學習、去充實自己、提高自己,慢慢地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你、了解你了。

這一題,跟之前的第一題似乎還有些關聯,想必主考官申時行對於“學習提高”這件事很是重視,因此也想看看考生們對此的看法。

說實話,這是一道很“心學”的題目,尤其是當今心學的風格就是喜歡講學,動不動就聚眾講學,有時候甚至是朝廷大佬親自出麵講學,甚至一次講學能吸引幾百上千,乃至數千人之多,當年徐階就特彆喜歡乾這事兒,申時行也是參加過的。

不過高拱挺反感這事兒,張居正也不喜歡,因為他倆都覺得你一個朝廷重臣,理政的事情都忙不完,居然還能有空出去講學,你知道哪個才是你的本職工作嗎?所以這些年這股風潮略有衰弱,至少朝廷大佬們已經比較少親自出麵講學了。

不過從申時行的出題來看,他還是很關心這件事,甚至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把治學看得比施政更重要。

高務實當然是不喜歡這種風格的,但他總不能因為不喜歡就罷考,那就是純粹跟自己過不去了。

所以,文章還是要寫,而且不能摻雜自己的不滿在裡麵。不僅如此,還要順著申時行的思路來,大力強調治學、求學的重要性才行。

沒法子,考試為重,不能跟“進士”文憑過不去。

高務實歎了口氣,放下雜念,細細思索了一會兒,然後拿起草稿紙來——他前一篇文章可是直接寫了墨卷的,但這篇事關重大,就不能不先打草稿了。

思索片刻,提筆蘸墨,先寫下破題:

“論文於名位之情,欲其思為可就焉。”

然後承題倒是不必多想,剛才已經想明白了,直接就寫:

“夫患無位,患莫知,未為失也。因所患而責立與可知之實,君子正不以彼易此耳。”

起講也隻是稍加思索,便提筆寫就:

“且人欲表見於天下,則必思天下責我之厚,與我副天下之難。夫其厚責者,皆我所必不可辭,而其難副者,又皆天下所必不肯恕。使分量不足以相酬,則自為表見之處,適自為沮喪而已矣。”

接著是入題,高務實稍稍頓筆,寫下一段:

“彼夫名位二者,君子之道待以行,待以傳者也。惟吾道因名位以為功,斯名位益恃吾道以為重。”

接下來到了提比之出股和對股,這兩段開始就不光是要道理明白,還有對仗方麵的講究,算是兼考思維和文筆,高務實也不得不先在腦子裡過了幾遍,寫了幾句又謄正幾個字,這才在草稿上寫下來:

“是故大儒窮通顯晦,至集四海之耳目,群相傾注,而未始有震物之嫌。

乃衰世之鄉黨朝廷,至挾三代之詩書,出以應求,而不免有撫躬之疚。”

接下去的中上比的出股與對股兩段則頗長,高務實很花了些功夫,逐字逐句的精對,這才算寫上草稿之上。而後的束比、後比四段也是如此一般。

但到了最後的落下,高務實行文卻極其簡練,一共隻用了七個字:

“用患者宜何居焉。”

這是近來文體變化後的風氣,文末無大結,隻用一句作落下。

八股文體在洪武發端,在永樂常用,而到成化、弘治已基本成熟並固定化,但小的變化仍不斷在進行。比如各個部分有先有後無的,也有先無後有的;各個部分的字句也有由多轉少的,或者由少轉多的等等。

如破題、承題、起講部分,句數在不同時期便有不同;大結由初時的可痛快發揮以表達政見,經過逐步萎縮,到了萬曆朝乾脆完全取消不用。所以,實際上八股文也是一直在變化的,譬如強行拿弘治朝和萬曆朝對比,有些名作甚至都稱不上名作了。

這一題考完,第三篇考的便是本經了,高務實的本經乃是《周易》,與申時行不同,因此這一題不是申時行所出。

考本經,高務實還是比較淡定的,這就好比後世考專業課,專業課都考不過,那還混什麼日子,乾脆就回家吧。

打開題目一看,上頭寫著:震來虩虩,笑言啞啞,震驚百裡,不喪匕鬯。

嗯……看來北榜的專業課比較初級,此題出自震卦,而且沒有割裂經義,也是一道典型的大題,符合會試的風格——難怪郭樸多年前就告訴高務實,文章還是要堂堂正正,原來原因在此。

這題沒什麼特彆值得說的,主要思路無非就是君子可以做到泰山崩於前而麵不改色,順著思路寫就完事了,犯不著想太多的花樣。

寫完前三篇,高務實好好休息了一會兒,這時考場之中開始分發午飯,高務實拿過來一看,發現這次吃的倒是比河南的貢院靠譜,有一葷二素兩個炒菜,一個小蔥蛋花湯,米飯一大碗,據說還能再添——畢竟都是舉人老爺了,菜不好說,但飯總要管飽。

吃過午飯,高務實下午倒是輕鬆多了,快速打完草稿,然後把七篇文章都認認真真謄正了一番,再詳細檢查了有無犯忌、出格等問題,這才施施然交了卷。

本來他以為自己又是第一個交卷的考生,卻不料這次居然被人搶了先。

親,點擊進去,給個好評唄,分數越高更新越快,據說給新筆趣閣打滿分的最後都找到了漂亮的老婆哦!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