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俺答封貢(五)(1 / 1)

大明元輔 雲無風 1058 字 2個月前

“為國販馬”可真是個好借口,高務實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差點連自己都感動了。

可惜馮保在一邊聽得一個勁地直翻白眼,暗想:這小子是怎麼做到這樣毫無廉恥的?

為國販馬?是,你倒是的確給大明額外弄到了一些戰馬,可是你在販戰馬的同時難道不販挽馬?你販挽馬的同時會不順帶販些其他皮貨物資?當爺們是三歲小孩麼!

馮保心裡那個膩歪呀,真是甭提了,可是又不敢跳出來給皇帝分析,畢竟皇帝未必會認為不能在“為國販馬”的同時順帶販賣點彆的。說到底,這位仁厚之君並非一個養在深宮不懂俗事的皇帝,他是很懂得既要馬兒跑,就不能不讓馬兒吃草這個淺顯道理的。

馮保知道,對於這位皇帝,可以利用他仁厚的性格在他麵前裝可憐,就像上次自己被高務實坑害之後那樣,雖然看起來懲罰不輕,但自己司禮監第一秉筆的位置並沒有動搖,東廠提督的位置也穩如磐石;可是卻最好不要試圖在他麵前胡亂讒言,因為他仁厚歸仁厚,但並不幼稚傻笨,而且對於信任的人能夠信任到底,如果沒有確鑿的證據,一定不能瞎開口。

不信?看看趙貞吉剛才這一幕,百般質疑之下,最後卻無事發生,皇帝雖然明麵上沒有怪罪他,可那是瞧在他曾經也算半個“帝師”的經曆,以及當前乃是內閣輔臣的麵子上。實際上,當皇帝表示“曹淦當賞”的時候,可不就是直接打了趙貞吉的臉?

為什麼越是高官重臣,越是不能輕易就一些不確定的事情表態?還不就是因為地位越高就越要小心翼翼維護自己的聲望麼?你要是每天動不動就表態,結果總是事與願違,那麼久而久之以後,威信何在?

所以馮保有時候甚至懷疑趙貞吉是不是因為和言官們呆在一起的時間太多,連自身都受到影響,什麼事都喜歡插個嘴。

在這一點上,馮保甚至覺得連李春芳都比趙貞吉聰明,人家雖然是出了名的溜肩膀,但是這種人最起碼不容易得罪人——你瞧高拱對他雖然瞧不上眼,內閣要辦的很多事情高拱自說自話就給辦了,但最起碼在麵子上高拱並不會刻意與李春芳為難,有些需要首輔出麵的時候,也照樣會把李春芳擺在自己前麵。

當然,在馮保看來最聰明的還是張居正。張居正雖然囿於資曆,在內閣中看似最不起眼,但事實上他在內閣的排名並不墊底,真正墊底的反倒是兼掌都察院事的趙貞吉。

眼下內閣隻有四位輔臣,按照排名順序依次是中極殿大學士首輔李春芳;建極殿大學士次輔高拱;武英殿大學士群輔張居正;文淵閣大學士群輔趙貞吉。

至於大半個月前致仕的陳以勤此前是文華殿大學士,排名在高拱之下、張居正之上。不過他致仕之時,皇帝加恩他為太子太師,並讓他掛名建極殿大學士、吏部尚書致仕——這其實是高拱的實任,由於高拱排名在陳以勤之上,所以陳以勤退休時稍微提高一點待遇,就好比後世正科級的乾部退休之前經常被臨時提拔到享受副處級待遇類似。這種方式的致仕,可以理解為“光榮退休”。

然而,張居正作為排名在趙貞吉之前的群輔,分管著兵部這一重要衙門不說,高拱的很多決策也來自於他的建議,但偏偏眼下百官對內閣的關注目光幾乎都聚集在高拱和趙貞吉身上,張居正卻很少遭遇政治攻擊,這難道不能體現他的本事?

背鍋你上,功勞我得。

也正是由於這樣的表現,使得馮保一直想要跟張居正拉近關係,隻是張居正雖然派自己的親信管事遊七與馮保的親信管事徐爵保持密切接觸,卻始終不肯明確雙方的盟友關係。

馮保一開始對此頗為不解,直到陳以勤致仕之時他才恍然大悟:眼下自己的頭號大敵已經是高拱無疑,可張居正的頭號大敵卻是李春芳、趙貞吉聯盟,高拱反而是張居正的最重要盟友兼“屏風”——有了事情可以慫恿高拱去辦,出了麻煩也得讓高拱擋著。

正是因為馮保想明白了這個道理,所以他知道今天的局麵哪怕再如何對高氏伯侄不利,張居正也一定不會站出來,反而可能對高氏伯侄施以援手——隻要李春芳和趙貞吉不倒,張居正這個態度就一定不會變!

再加上隆慶對高拱的信任根本沒有絲毫動搖,馮保當然不會跟著趙貞吉瞎起哄。

現在的局麵也證實了馮保的猜測,趙貞吉彆說動不了高拱,甚至連區區一個高務實都拿不下,高拱甚至從頭到尾保持著沉默,事情就宣告結束了。

可是,這也反過來證明了馮保的另一個猜測:這個高務實必須想辦法搞掉,不然將來定然又是第二個高拱!

不過,事情的結果沒有明確之前,李春芳不想跳出來吸引火力,不代表趙貞吉吃癟之後李春芳作為盟友還能毫無表示,所以李春芳終於出來說話了。

隻見他輕咳一聲,說道:“陛下,既然此事彆有原因,那就先不必多計較了,眼下的當務之急,還是先商議一下怎麼處置把漢那吉的歸降事宜。臣以為照吳君澤的上疏來看,俺答打消了去青海的計劃而東返,必然是要趕回來處理此事,我朝廷若要收留把漢那吉,則需要立刻商議禦敵之計,以策萬全。”

李春芳畢竟多年為官,知道趙貞吉剛才這一擊已經完全落空,立刻轉移了話題。

不過隆慶也並不想因為這點事就非要搞得一位閣老灰頭土麵,所以很是配合的掃視了一眼殿中群臣,道:“首輔所言極是,眼下俺答大軍東返,我若收留把漢那吉,則俺答十有八九要興兵犯界。諸位大臣有何高論,不妨各抒己見,為朕參詳讚畫。”

然而,與上次一樣,眾臣皆不肯第一個開口。

隆慶正有些皺眉,卻忽然聽見一個雖然稚嫩但十分堅定的聲音道:“陛下,微臣以為,應該堅決收留把漢那吉!”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