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6章 同往彆院(下)(1 / 1)

大明元輔 雲無風 1520 字 2個月前

“我來遲了,請大家原諒。”

“今天大家都辛苦了!”

“不要擔心湯藥費那些問題,隻管安心養傷,無論張家還是我高務實,都不會虧待列位。”

“彆起身,彆起身,大家都是為我負傷,我心裡內疚啊……”

“嗯,嗯,你們的想法,我一定會轉達給大舅,請他好好考慮安排。”

……

一番安撫,根本要不了多少時間,但從安撫的效果來看,如果這群張家護衛是高務實手底下的兵,那高務實一定能混一個“愛兵如子”的好名頭。

但也正因為張家護衛並不是高務實手底下的人,所以這般一番作為之後,大家對高務實這個表少爺的好感那真是蹭蹭蹭就上去了,隻苦了身在四九城裡的張四維——他還不知道高務實以表少爺的身份許出去多少獎勵和安置費。

當然,如果張四維對下人能有對高務實十分之一大方的話,他大概也應該不至於多麼心疼。

既然是兩方人馬合在一塊兒,戰利品共享當然是必要的,好在之前響馬賊眾死傷嚴重,不少馬匹落在了附近,眼下早已被收羅起來,成了高務實一行的坐騎。

劉顯他們這一行之前也都有馬,隻是在伏擊之前先把馬匹遠遠的栓在某處林間,現在雙方把馬匹一彙攏,發現五十多號人居然有七十多匹馬,高務實對此頗為高興。

事實上劉顯那邊在這次戰鬥中發揮的作用更大些,但他現在有求於高務實,所以乾脆地表示說自己這次北上並沒有帶太多人,馬匹夠用,這次的“繳獲”他就不要了。

但高務實雖然知道這年頭馬匹是個好東西,卻不肯白占人家便宜,最後還是在補齊了雙方失馬的基礎上來了個對半分——這其實還是高務實賺了,因為劉顯他們根本沒有損失馬匹。但劉顯仍然因此覺得高務實此人年紀雖小,人卻大氣。他一邊觀察高務實親自處理各種善後事宜,一邊悄悄看了看劉綎,不知道心裡想些什麼。

劉顯那邊除了騎乘之外的馬匹,除了安排馱帶死者屍體,還有一部分用來馱帶響馬賊屍體上搜羅出來的財物。高務實這邊也分到了一些響馬的餘財,他略微看了看,居然還不算少,除了個彆響馬賊身上搜出來一些不大好直接估價的玩意之外,光是銅錢和碎銀子,加起來估計價值就有二三百兩。

以此時的物價來說,這不算一筆小數目了。

劉顯那邊怎麼分配這筆錢高務實並不關心,他反正很是淡定地就宣布將這筆錢分成相等的兩份,其中一份單獨給傷員,另一份全體護衛均分——相當於傷員能拿兩次。

按理說這個分配方式相當粗糙,因為沒有受傷的護衛不見得是戰鬥不賣力,畢竟也很有可能是因為他們武藝更好。

但高務實卻並不按照這種思路來論賞,他的論賞方式明顯偏向於後世的“榮立集體X等功”。

高務實知道眼下大明有戚繼光在,而此公可能是迄今為止中國練兵第一人。高務實對戚繼光的練兵能力是十分欽佩的,所以在這次論賞之中,實際上也是按照戚繼光的思路在走。

這種思路歸結起來有兩點:一是強調集體性,二是賞罰分明。

後世某些人論及戚繼光,隻知道一味強調鴛鴦陣天下無敵,卻不太關注其他更基礎的方麵。其實戚繼光在練兵中,有很多關鍵性的思想非常重要。其中就有一貫強調集體性這一條。譬如在《紀效新書》中,戚繼光就如此說道:

“比場中較藝,擒捕小賊,不同堂堂之陣千百人列隊而前,勇者不得先,怯者不得後;叢槍戳來,叢槍戳去,亂刀砍來,亂殺還他,隻是一齊擁進,轉手皆難,焉能容得左右動跳?

平日十分武藝,臨時如用得五分出,亦可成功;用得八分,天下無敵;未有臨陣用儘平日十分本事,而能從容活潑者也。

長槍單人用之,如圈串,是學手法;進退,是學步法、身法。除此複有所謂單舞者,皆是花法,不可學也。

藤牌單人跳舞,免不得,乃是必要從此學來。內有閃滾之類,亦是花法。

鉤鐮叉鈀如轉身跳打之類,皆是花法,不惟無益,且學熟誤人第一。叉鈀花法甚多,鏟去不儘,隻是照俞公棍法以使叉鈀鉤鐮,庶無花法,而堪實用也。”

從中可以看出,戚繼光練兵非常講究整體性,因為他認為軍隊作戰,整體性代表實用性、

但是明軍論軍功時,習慣上是要看斬首多寡,因而很多時候會有一些問題。

按照明軍的傳統,隻要搶到了敵人的首級,就可以拿去領賞,但這一規則的弊端很是明顯,並且會造成相當嚴重的後果:

“凡臨陣的好漢,隻有數人,每斬獲首級,常是數十百人叢來報功,再不想你一起人退來報功,使眾兵相望誤認是敗走,大家都走了。況一個賊首,數十人報功,若斬數十賊首,就該數百人來報,不知這一陣上能有幾個數百人,反是自誤了性命。”

殺死一個敵人反倒導致我軍全軍潰退,這自然是非常可笑的,但在隻看首級的製度下,這種結果卻是很容易產生的,那麼究竟該如何防止因殺敵而導致的詭異潰敗呢?戚繼光有他的辦法。

“今後其長牌、長槍、狼筅,凡該當先,長兵之數決不許帶解首刀,隻管當先殺去,不許立定顧戀首級。其殺倒之賊,許各隊短兵砍首,每一顆止許一人就提在陣後,待殺完收兵,有令催驗,方許離陣赴驗。其誰當先,誰有分,誰無分,俱聽當先隊長對眾從公報審。敢有因其恩仇報不公者,軍法。每顆首級以三十兩論之,當先牌槍筅分二十兩,砍首兵二兩,餘兵無分者分一兩,火兵雖不上陣,本隊有功,亦分五錢;每顆本隊鳥銃手亦分二兩。”

也就是說,在戚繼光的軍隊裡不是誰都有權收割人頭的,而是隻有短兵才能收割,戚繼光給一顆首級開出了三十兩的天價,為防止隊友互搶人頭,戚繼光特彆規定,隻要隊裡斬獲首級,全隊都有獎賞,而且大部分都屬於牌、槍、筅所有,從而杜絕了隊伍中的主力為搶人頭而分散注意力的情況。其他成員隻要參戰也都會有獎賞,就連夥夫都能躺著數錢,不用冒著生命危險衝鋒陷陣,隻要平時背個黑鍋做做飯就行了,何樂而不為呢?

對於撿敵人掉落的裝備財寶也是一樣的道理,由一人統一收取,戰後平分給隊友。若是因為搶戰利品而延誤了戰機,誰是管事就砍了誰的腦袋。

誰敢臨陣退縮,就當場割了他的耳朵,退兵之後檢查沒有耳朵的人,誰沒耳朵就砍誰的頭,如果長官包庇,那就砍長官。擔任伏兵的隊伍,該上不上、不該上瞎上致使伏兵敗露的,砍隊長的頭。不救隊友導致一人陣亡的,砍全隊的頭,但如果斬獲首級一顆,則可以免罪,斬獲兩顆照賞不誤。

看到其他隊伍被圍卻見死不救的,斬管事的首級。死一人卻沒有任何斬獲的,全甲扣一個月的工資,用以補助陣亡者的家屬。甲長奮戰但手下逃跑導致甲長戰死的,將其手下全部斬首。更大的官奮戰而死的情況下舍不得殺光所有屬下,那就扣他們兩個月的工資用以補貼死者家屬。

更重要的是,戚繼光禁止士兵喧嘩,不是傳令兵禁止傳令,看到敵人、被敵人打傷也不準喊叫,否則斬首,這可以避免影響友軍士氣。

用後世玩遊戲的術語來說,就相當於戚繼光的隊伍K/D比必須維持在1:1以上,維持不了的話,該殺的就殺,沒有多話。

總而言之,戚繼光定下各種賞罰分明的規則來要求他的軍隊,從而確保每個人都能奮勇作戰,每支隊伍都要能相互照應。這些做法,其實就是在不斷地強調整體性,強調軍隊是一個整體,其中任何一個人工作的好壞,都會影響作戰的成敗,所以賞就一起賞,罰就一起罰。

那位還未出生的英國海軍軍神納爾遜最著名的一句話是什麼?“英格蘭需要每一個人恪儘職守!”

可見無論古今中外,名將們對於軍隊的理解殊途同歸,軍隊必須是一個整體。高務實雖然要走文官路線,但畢竟將來對軍隊也是要改革的,所以才會提前做出一些試驗性的舉動來觀察效果。

安撫、行賞、整頓隊伍,然後自然就是一起上路,出發前往櫻桃泉彆院了。

至於那位“禿天王”曹淦,高務實仍交給劉綎等人看著,對於這個人能在京畿不遠處維持這樣一支不算小的響馬隊伍,他還是很有些興趣了解了解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