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八章 折柳(1 / 1)

青川舊史 梁語澄 1628 字 2個月前

顧星朗對親口說過的話向來重視,尤其昨晚在阮雪音那裡得了大甜頭,晨間自睜眼到結束朝議,意氣風發美滋滋。午後他回折雪殿看女兒,便提起為淳風擬的封號備選,要阮雪音幫參謀。

“無緣無故賜封號,一不為嫁娶二不為功勳,是否欠妥?”

顧星朗抱著朝朝正扮鬼臉,聞言望她笑:“尚未冊封,倒很有中宮樣了。確實欠妥,我也踟躕,但昨晚答應了她,便算,賀嘉熠公主滿月的恩典吧。”

阮雪音想了想,“其實她若真去戍邊,來日掙了軍功,再賜個護國興邦的封號,是更具份量的。好過你現下挑的這些詞藻,美則美矣,空洞。”

顧星朗喚雲璽進來抱朝朝出去曬太陽,牽了阮雪音手坐窗邊。“很對。其實長姐此番與你共鎮霽都有功,我也想過予封號,剛回來的路上排出鎮國公主四字,又覺,”

太陣仗,且難界定權責。而阮雪音當然明白,除了上述理由,還為安撫相國府。

“若給長姐賜封號,再賜淳風也就順理成章了。”顧星朗繼續道。

“再斟酌斟酌吧。”阮雪音道,“二位親王還在鎮國寺,此役賞罰,本未全部落實。”他沒怎麼說過,她猜的,“是還沒都落實吧?”

“嗯。”天下事從前就常論,但更多是邦交事與前塵事,這樣具體到當下朝堂的對話較少,顧星朗一時不慣,輕刮她鼻尖,“做了皇後,以後是要替我多分憂了。”

阮雪音莫名覺得這話也有敲打意思。

“淳風戍邊,”他再道,“看樣子你很支持。”

冬末春初的日光溫燦,透窗欞照在兩人臉上投落霜雪般陰影。

“支持。總歸她一時半會兒不願提嫁人的事,又習了一身武藝,學以致用,好過宮中虛耗。”

“建女子軍隊,是件更大的事。”

他說得輕描淡寫,她聽出其中疑慮。

“隻是一提。你若真同意讓她從戎,便是開了先河,既有人開先河,當然要前赴後繼——否則她一個女子馳騁軍中,隻是完成個人理想而對世代進步沒有助益,這道先河,豈非開得不值?”

顧星朗看著日色中她沉靜明慧的臉。“淳風,朝朝,阿岩。一群女孩子,總覺得都要被你調教成另一副模樣,一副這個世代大部分姑娘沒有的模樣,你和競庭歌的模樣。做了皇後,更要浩蕩蕩推女課了吧。”

誠如競庭歌言,女課不過一陣風,君令剛下達那陣吹得旺,天長節變故之後朝野間連續震蕩,也便沒人再過問這種未成規矩的事,久而久之,連民眾們自己都忘了,一切又回到原點。

阮雪音亦看著日色中他水殿浮光的臉。“你不喜歡?”

他與多數男子不同,更是了不起的君王,接受並踐行弱水三千隻取一瓢,過去也支持她變革。

“沒有。”顧星朗緩措辭,含笑意,“你希望女子上學堂、讓有稟賦者獲取不遜男子的才學與機會,最後與男子比肩,實現真正平等,這些我都認可。但每個世代自有其規則基礎,也就是所謂底線,你可以引領改變,卻要慢慢來,更不能,下重手翻了天。”

最後三個字他講得慢。她知是提醒她勿激進。“其實你早就在做了。深泉鎮——”

“是啊,早就帶你去看過。所以你若信我,很多事會水到渠成。”

他的水到渠成與她心中最理想局麵應該還不一樣。但她信他,也便點頭,想及回來後還沒見過紀晚苓,問:“相國仍在朝麼?”

“在。最近議新製,他也有參與。”

“新製?”

“相國致仕,自須有人接替。然朝議多日,到最近兩天,”他稍頓,“又有新提法。”

阮雪音直覺得是個空前絕後的提法。

“要不要猜猜?”他似笑非笑望進她眼瞳。

提法,不是某個人,某些人,候選之人。

他又講新製。

“是打算,”敢想敢言如她亦有些磕巴,“廢相製,改良各部司、重設職能?”

明晃晃日光裡顧星朗挑眉尤顯著。

“怕不是垂簾偷聽了罷?”

無論顧星朗還是紀桓,其實都有改製動機。阮雪音迄今不知邊境那夜紀桓予了競庭歌怎樣家訓,單憑那丫頭道彆前幾句話,以及自己從蘇姓姑姑那裡聽得的泯君權公天下之兆,以及老師過往授學——真的很一致,很像同淵源。

而顧星朗廢相製更好理解——千百年君王症候,集權。

“這諫議,”顯然是猜中了,阮雪音繼續小心問,“是誰提出來的?”

顧星朗恢複似笑非笑神情,“厲害得這樣,再猜猜?”

阮雪音總覺他也在試自己。“相國?”

他神情證實又中。

所以紀桓請致仕,一為自保,二為諫廢相?

關聯由始至終各種線索,像極了表麵投其所好,實則為己所用。

就像公天下之論其實也是雙刃。

然君權與相權,雖隨王朝更迭反複博弈甚至引發亂局,采取釜底抽薪之法是否比繼續拉鋸更好——沒人試驗過,乍想過去已是利弊難衡。

“朝臣們作何反應?”

大家好我們公眾號每天都會發現金、點幣紅包隻要關注就可以領取年末最後一次福利請大家抓住機會公眾號[書友大本營]

“鳴鑾殿震,五成反對,三成以為可商榷,剩下兩成觀望。”

“那你——”她看著他。

“放在景弘一朝,可以考慮,我自詡精力還夠,也有信心圖治到最後。但為整個顧氏王朝慮,”

他沒往下說,阮雪音已了然。極智。而朝臣們反對,該不止於反對改製本身,也為挽留相國。

紀相請辭惹朝堂紛紜,她是聽說了的。

“所以相國究竟——”

“當著臣工們我也表達了挽留意,他堅持。”

紀桓正式卸任是在三月初,滿城新綠時。

自太祖立祁後,霽都再無宇文家鐘愛之柳樹。但那日城外送彆,祁君顧星朗卻帶著一支青柳。

從祁宮到整座國都皆無柳,這是個謬傳。那唯一被保留下來的一棵百年柳在寂照閣東北角,因方圓五裡為禁地,樹又在殿閣後,鮮少人知。

阮雪音兩次自閣前夜入,從未注意。是故出宮時顧星朗攜柳,她頗訝異,剛問明白,裙紗比新柳更綠的紀晚苓出現在視野中。

此期間她有沒有找顧星朗談家中事,阮雪音沒問過。但哪怕過去鬱鬱時亦光彩照人的紀晚苓是顯著失了神采。

她走近問安,驀瞧見顧星朗手中青柳,笑意淺浮似歎又似譏,“折柳相送,惜彆懷遠。君上打算送自己的老師去哪裡?”

曆來辭官之後是還鄉,而紀桓故鄉就在霽都,本無須遠走。

“老師說大半生出入廟堂、久困一城,總算卸任,預備遊曆山水。我不過替老師規劃了行程,正巧有伴,他很欣然。”

沒人知道所謂有伴又指誰。

馬車出皇宮再出都城,城外界碑處,紀氏兩個男兒郎已在父親身側話彆。

冬去春來,山河複蘇,新綠綴在曠野矮丘間如彩墨卷上點點工筆。紀晚苓周身青碧是工筆中最重的一劃,下車快步去,見母親立後頭,臉上無憂色,不像將彆,倒像——要跟著去。

“母親?”她惶然失措,左右再看紀平與紀齊。

相國夫人且憂且笑。紀桓招手,“晚兒。”

紀晚苓挪步,三個兒女相圍立。

“為父此去,再回許是數年後。你們兄弟姊妹,在前朝,在後宮,在軍營,”紀桓淡笑,“雖各一方,勿忘相互照應。紀門榮辱、家國大局,要牢記於心。”

這句話裡沒有忠君二字。紀齊覺得是含在家國大局裡了,紀晚苓傷懷未覺察,唯紀平鄭重點頭。

“庭歌獨在蔚國,雖有蔚君憫恤,到底無依,如有可能,也要照應。”

紀平再點頭。

“母親要隨父親離開麼?”紀晚苓終落淚,巴巴越紀桓肩頭望相國夫人。

“傻孩子,又不是不回了。”相國夫人上前,一家五口相與共,“平兒已成家立業,今後便是紀門家主;齊兒要去戍邊,”她難掩憂色,終斂住一笑,“兒大不由娘,終歸好男兒誌在四方;還是晚兒你,母親最放心不下。”

她展眸望那頭禦駕,顧星朗尚未露麵。

“君恩聖意——”

“夫人。”紀桓低聲打斷。

“是。”相國夫人噤聲,“總之有事多問你大嫂拿主意。長公主總是向著你的。”便朝不遠處顧淳月看。

淳月有意讓父母子女至親話彆,見狀曉得該自己過去,人到了,笑安慰:“母親放心。”見紀晚苓梨花帶雨,伸手握她手。

顧星朗便在這時候下了車。

那支鮮碧的柳被親手相贈。

“得老師多年教誨,學生之幸;金玉良言,日夜不敢忘。”

“得學生如君上,臣之大幸。願君上求仁得仁,歲月漫長。”

最後四字阮佋亦曾說過,在冬日大風堡,篝火的影映在陳年舊壁上。

車軲轆聲再次遠傳來,是身後國都方向。阮雪音坐禦駕中輕起窗簾窺,恰於車身相錯時看清那邊廂一張女子側臉。

是見過的,偏一時想不起名字。

溫抒。下一刻她拾記憶,瞬間明白了誰是紀桓此去之伴。

她挪至門邊撩動車簾。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