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勸君惜取少年時(十二)(1 / 1)

青川舊史 梁語澄 1181 字 2個月前

競庭歌沒有成體係地學過醫術藥理。她的淺顯醫藥知識都是過去十餘年間諸如今日這類情況下習得的。

打理藥園,幫忙製藥,隨手一認,隨耳一聽,僅此而已。

所以她沒辦法完整而精煉地講出“基本原則”這種東西。她所謂與上官夫人對過的藥理原則,隻能是阮雪音臨時教的。

場間三人皆明,頗有些推窗說亮話之勢。

“一模一樣是什麼意思?”惢姬繼續問,終於從西牆邊矮架上拿下來一個小甕。

第六問。阮雪音默默數。自她發起話題,到競庭歌開始陳述,老師每一次反應都是問句。現在是第六問。

“就是每個字都一樣。”競庭歌答,看一眼阮雪音,“和她教給我的話一字不差。”

惢姬再次笑了,也去看阮雪音,“你教了她哪幾句?”

極其反常。十幾年來老師沒有短時間內連續笑過。

多半是中了。

她將把握從六成提到了八成。

“老師初教我習醫時,第一堂課的頭幾句話,關於醫的本質。”阮雪音答,考慮片刻又補充:“老師當時說,此幾句話我不會在任何醫書典籍上看到,因為是您半生習醫用藥之心得。”

既是個人心得,也很難被第二個人一字不漏複述出來。

若非傳人。比如阮雪音。

便是同窗同門。至少曾為夥伴。比如——

上官夫人。

“去冬你回來,我用時間矛盾駁了你的猜測。所以你乾脆跳過時間邏輯,集中火力找共同點。”惢姬點頭,表情欣慰,“還算聰明。”又轉而向競庭歌,

“她是為了東宮藥園案。你呢?謀士做得好好的,為何願意在這件事上下功夫?”

競庭歌依然笑,成竹在胸,“第一,此事涉及上官相國府,挖明白了,或能為我所用,有利於把控時局。第二,”笑意減弱,她認真看著惢姬,

“二十一年來我沒怎麼想過這個問題。很小的時候或許也想過,但時間流逝,早就漸漸放下,以至於忘卻。最近同上官夫人對談,我突然在想,”她頓了頓,斂三分鄭重,“老師,我是誰?”

這個問題的本質,同阮雪音查東宮藥園案是一樣的。

阮雪音想知道自己為何出生在行刑那一天。想知道其母為何便亡故於那一天。想知道所有這些是否與東宮藥園案相關,如果她的確是崟君阮佋的女兒——

除了是他的女兒,她還是誰的女兒。

她的母親是誰。

也就最終可以回答:阮雪音是誰。

我是誰。每個人終其一生難以規避的問題。

“老師,”競庭歌再喚,頗懇切,“不隻我們倆。連上官夫人都說,她強烈懷疑您是昔日故人,所以讓女兒在祁宮試小雪。”

此事往來口信中已經提過。在阮雪音看來是幾乎決定性的一項說辭。

“還有很多共同點,”話已至此,隻好順著競庭歌策略繼續推進,猛烈推進,阮雪音終開口,“老師夏日裡常做給我們那道蜜糖涼糕,上官妧也會做。庭歌彈了十年那曲《廣陵止息》,上官妧也會彈,也是一模一樣。”

“我傾舉國之力在蔚國全境篩查琴師所奏《廣陵止息》版本,”競庭歌接上,“沒有第三個一模一樣的。也許不夠嚴謹,但迄今為止會彈這個版本的,隻有我和上官妧。”

“以及,”阮雪音再接,“一月間上官妧突然告訴我,她母親其實不是蔚國人。而是崟國人。老師,你也是崟國人嗎?”

“如果惢姬大人是崟國人,如果她們師徒三人從始至終都站在崟國立場上,而這長達逾二十年的籌謀隻是為了今天,”

十幾裡外蓬溪山危崖邊,視野開闊,雲蒸霞蔚,一棵雄奇黑鬆之下顧星朗與慕容峋並立。正說話的是顧星朗,

“那麼你我此刻已成甕中之鱉,青川三百零一年,當朝祁君與當朝蔚君就要客死他鄉了。”

慕容峋反應了一瞬。再一瞬。又一瞬。轉頭見對方一臉玩笑意,突然問:

“你帶了多少人?”

多少暗衛。

顧星朗一怔,一笑,“兩百。”

“都已經在蓬溪山下了?有人跟進來嗎?”

顧星朗依然笑,“跟不進來吧。反正我沒聽到他們進來。”又問,“你呢?”

“一百。”

“都說當朝蔚君武藝了得。果然藝高膽子大,出趟門帶人比我少一半。”

“你是當真不行?”慕容峋問,頗認真,上下打量他一遍,“雖不像習武之人,方才看你上山步態,尤其躲石子的功夫,身手該不差啊。”

“不行”這個詞。顧星朗蹙眉,甚覺彆扭,複去眺雲霧間空蒙山色,“我不如我三哥。”他答,“此為實話,並非世人訛傳。”

他講完這句,再次轉頭去看慕容峋的臉。

對方沒什麼表情。也在眺空蒙山色。

“說起來這世上最後見過我三哥的人,一為崟太子阮佶,如今已成你我內兄。一為當年崟國使臣。另一位便是令兄慕容峋。慕容兄,”他轉回臉不再看對方,霞光隱於霧靄,極目隻是被染成淺茜色的無儘天,“封亭觀的事,你再無可以幫我一把的地方了麼?”

好半晌靜默。

“顧兄還想知道什麼?”

“阮佶當年私入蒼梧,侮辱了樂昌公主致其自縊身亡,此事前因後果,想必慕容兄都清楚,能否同我再講一遍?”

八年前阮佶惹下滔天禍事,崟蔚兩國各執一詞,相持不下,一度劍拔弩張幾乎拉起戰勢,後又以割地為辦法試圖平息,依然拉鋸無果,才有了雙邊國君先後向祁國發書以求仲裁。

封亭觀之約始成。

彼時慕容峋押阮佶,崟國派使臣,祁國來的,便是顧星磊。

三方聚於封亭關,現場談判,以地換人。阮佶為崟太子;慕容峋雖未獲冊立,卻已是毋庸置疑的儲君之選;祁國同樣派出儲君,方夠得上此番場合陣勢。

然而調停不順,爭端愈烈,國戰終起。

“兩國爭執,卻以第三方付出死亡代價而結束局麵。”眼見對方沉默,顧星朗再啟口,“如此天怒人怨之冤,實在叫人放不下,畢生難放下。慕容兄你說是嗎?”

“當年的事情,”慕容峋開口,極目儘遠天,“肅王早已在天下人麵前交代得極清楚,雙方更陳國書以述此事,便是以最負責態度向祁國、也向整個青川交代。戰封太子意外薨逝,我們都很遺憾,亦覺抱歉。”

“慕容兄是抱歉的。”顧星朗道,“但你我那位嶽丈卻毫無愧意。你說,若被他知道你我此刻在蓬溪山,且身邊都隻有一兩百人護衛。以阮佋心性,該當如何?”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筆趣閣手機版更新最快網址: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