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十一兩六百四十文隻是毛利,顧錦安又給他們算了本錢後,說道:“咱們擺這個豆腐攤,一共花了六兩二百五十文錢,去掉本錢後,咱們今晚淨賺五兩三百九十文。”
而他家占了豆腐生意的四成,可以分到二兩一百二十五文,其他六成,六家平分:“各位叔伯嬸娘,你們每家能分到五百三十九文錢。”
幾家人聽到這個數字都很高興:“喲,這一天就能賺五百多文呢,頂一個壯勞力一個月的工錢了。”
幾家男人在老家的時候都去打過零工,每月辛辛苦苦乾活,去掉半條命,最多也才賺到五百文錢,像是田叔這種沒有什麼手藝隻能去抗麻袋的,一個月才三百文錢。
因此聽到自家一晚上就能分到五百三十九文錢後,田叔是激動得手抖,田嬸更是抹起眼淚,對顧錦裡道:“小魚,嬸子要謝謝你,要是沒有你做的豆腐,我們家這日子根本過不下去。”
顧錦裡笑道:“謝啥,這豆腐營生各家都是出了力的。”
這做豆腐賣豆腐太過辛苦繁雜,僅靠她家根本做不起來。且她家婦人孩子多,這村裡不太安全,她想要護住家人,必須跟幾家抱團,萬一有事,也能有個幫手。
陳氏可顧不上感動,盯著那堆銅錢的眼睛直冒綠光,搓著手問道:“三伯,咱們是不是……把這錢分分?”
說這麼多乾啥?趕緊分錢讓她摸摸才是正經。
三爺爺知道大家都窮,便道:“行,咱們按照安哥兒算好的,把這錢分了。但每家要留下一百文做為本錢。”
幾家人都同意,一家留下一百文錢,隻領走四百三十九文。
顧錦裡家占了四成利潤,需要留下四百文錢,這樣一來,他們幾家預留的本錢就有一兩銀子,足夠豆腐攤運作的。
這一兩銀子的本錢由三爺爺拿著,顧錦安記賬的本子也交給三爺爺保管。
弄完之後,三爺爺指著放在屋裡的籮筐道:“我買了七碗湯圓,你們一家拿一碗回去,咱們好好過個元宵節。”
“誒。”陳氏最不客氣,立時跑到籮筐邊,挑了一碗個頭最大的湯圓,帶上孩子,跟著顧大貴顧大富回家去了。
其他幾家人也拿了湯圓。
秦三郎拿著銀錢,端著湯圓,跟秦老回了秦家,一進家門就聽到秦二郎的嘲諷聲:“你幫著那幾家泥腿子做這做那的,就得了一碗坨掉的湯圓?”
秦老皺皺眉頭,有些不滿秦二郎的話。
秦三郎倒是不在意,笑著道:“二哥,三爺爺買了湯圓,我拿到灶間去熱一熱,咱們祖孫三人吃完湯圓再睡。”
“什麼三爺爺,一個泥腿子也配讓你我叫爺爺!”秦二郎很激動,上前一步,啪一聲,打掉秦三郎手裡的湯圓,直視著他,怒道:“不要忘記自己的身份,你秦家祖輩建功立業,不是為了讓你做個泥腿子,你簡直丟儘秦家祖宗的臉!”
“二郎,你鬨夠沒有?”秦老終於忍不住嗬斥秦二郎。
秦二郎不理會秦老,氣憤的回屋,砰一聲,關上房門。那房門年久失修,木頭腐朽大半,被他這麼用力一砸,掉下一塊爛木頭來。
秦三郎借著堂屋火堆的光,看著灑了一地的湯圓,很是可惜,到門外拿了掃把跟簸箕,把湯圓清掃乾淨,再把臟掉的木碗拿去洗了。
秦老來到灶間,給秦三郎倒了一盆熱水,讓他燙燙腳,說道:“三郎,你彆吃心,二郎他不是故意那麼說你。”
又道:“你做得沒錯,咱們如今必須跟顧家打成一片。”隻有這樣,外人才不會懷疑他們的身份。
“爺爺放心,我沒怪二哥……他隻是不甘心。”秦三郎淡淡笑道:“我們秦家本來就是泥腿子出身,我再做回泥腿子,沒什麼可恥的。”
秦老聽到這話,看著坐在灶間洗腳的秦三郎,很是心酸,要是……
……
秦家的氣氛不太好,顧錦裡家卻很溫馨。
他們一家六口跟三爺爺三奶奶把兩碗湯圓熱了熱,八口人分著吃了。雖然一人隻能分到兩個湯圓,但湯圓裡濃濃的芝麻香和糖的甜味讓他們吃得很開心。
一家人吃完湯圓,用熱水泡了腳,便再也頂不住困倦,各自回屋睡覺。
天還沒亮,顧錦裡就被冷醒,她嘀咕一句:“咋這麼冷?”
顧錦繡正在往屋裡的火堆添柴火,見她醒了,忙道:“小魚,快把被子蓋好,外麵下雪了。”
“下雪了?”顧錦裡驚喜萬分,爬起身穿上棉衣布鞋,蹬蹬蹬地跑到屋門,見三爺爺三奶奶正站在門裡看著門外,也透過半開的門,看著屋外,果然看見絮絮的白雪從空中墜落,鋪滿整個院子:“真的下雪了。”
三奶奶哽咽著道:“是啊,可算是下雪了。這場雪下下來,春耕就不愁咯。”
他們一路逃荒,所過之地沒有下過雨、雪,隻下過薄薄的白霜,一直很是憂心,生怕會繼續旱下去,如今下雪了,這旱災算是能緩上一緩。
因著下雪,顧大山跟顧錦安起來劈柴生火,讓屋子暖和起來後,一家人才回去睡回籠覺。
等顧錦裡再醒來的時候,外麵已經是白茫茫一片,大雪已經沒過腳踝。
三爺爺跟顧大山正在屋頂掃雪,免得積雪把這老屋給壓塌了。
其餘幾家人也在掃雪,清理出一條從自家院子往老井的路。
因著下雪,今天不能出攤,三爺爺就把幾家男人叫來,商量開荒的事。
大豐村很大,分前村和後村,以村子為中心,方圓五裡地都是大豐村的範圍,大豐村人的田地,一般都在這附近。
而過年那幾天,三爺爺跟幾家男人已經把附近的地方逛了個遍,看中後村左邊的那一片荒地。
“那片荒地大,土質還行,比咱們老家的荒地要好,離咱們住的地方也近,咱們今天就去跟村長說說,我們幾家開春後要到那一片荒地去開荒。”
幾家男人都惦記著種地的事兒,聽三爺爺這麼一說,一起去了村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