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一十一章 處置(1 / 1)

神秘讓我強大 木恒 1328 字 2個月前

三天後。

吳關縣城門口,三條主要大街道的公告欄上。

“本縣之務,除去軍、巡之要務外,其餘儘皆為民所督……”

一位儒生搖頭晃腦地讀著。

“劉秀才,上麵說的是什麼?”一位茶老板問道。

新造反的這家,他們都很熟悉,是地頭蛇。

聖教造反,大家現在不是太怕。

畢竟很多人的子弟,就在山上當弟子。

這和一般流寇不同,一般流寇都是從家鄉席卷而起,照顧不到家鄉,反而將家鄉禍害。

大家要害怕,也是害怕將來官軍打回來。

“上麵說,以後縣衙門凡是收稅、攤派的銀子糧食,所去之處,統統公布。糧車,銀車的去處,全部公開。大家可以在神網之中,現場圍觀。從征收到支出,都有脈絡可查。”劉秀才說著。

“嘶……古往今來,青天父母花用民脂民膏,什麼時候會讓小民看到啊?”茶老板當下震驚。

“這倒是好事,就像我的兩個店鋪,如果賬務不時時監督,他們肯定要從中揩油。”另外一個絲綢店老板說著。

“快看,天聖軍又派人來貼公告了。”茶老板指著幾個身穿白色勁裝的聖教弟子說道。

是的,名字架構早就在山上設計好了:以“天聖”為號,暫時不稱王建製,一切軍到軍管,設立一個個三司,到一地就調派人建一個三司。

這是聞人升起的,表示他是天生聖人,天生聖師。

三司直接在俠網中對他負責。

等到統治有十個縣以上,再設一個總司,這樣慢慢迭代,最後自然形成朝廷。

而不是一開始,就弄什麼三省六部。

眾人趕緊讓開,等到他們貼好,又圍攏上去。

“廢除多餘攤派,其餘征收一切照舊。其餘規製一切照舊,唯一更改者,便是辦公地點,不在縣衙之內,而在街邊店鋪之中,非涉及機密要務,儘可參看。”

“一切照舊,還好還好。”幾個店老板鬆了口氣。

一些圍觀的混混幫閒卻是大失所望。

“這不對啊,人家的義軍打進城來,都要分大戶,分糧食,分綢緞,招人入夥,怎麼這天聖軍完全不一樣?”一個幫閒不滿道。

“是啊,我還想著棄暗投明,一起造反來著!”

“算了,看來這天聖軍也沒什麼前途,咱們還是去投中原的石大帥!”

王朝末年,土地不夠用,農業社會又容納不下那麼多勞動力。

於是縣城之中,就會出現很多混混幫閒。

他們在鄉下沒地可種,隻能進城,要麼乞討,要麼加入各種幫派灰色地帶。

造反的因素就此埋下。

“你們這些遊手好閒的家夥,成天不務正業,儘想著找事吃大戶,信不信我一封帖子,將你們拿進縣衙大牢?”劉秀才指責道。

混混們當下噤若寒蟬。

他們雖然能夠在升鬥小民中耀武揚威,但碰上有功名的人,那就是一根菜。

真惹惱了秀才,人家給教諭一說,教諭再去找縣令,他們就完蛋了。

幫派也是縣裡大佬們的自留地。

“切,你少裝了,”這時,一個瘸腿的年輕人突然道,“劉秀才,現在可不是大炎朝的天下,天聖軍說了,抓人歸巡察司管,還要先去舉告,你一封帖子算什麼回事?”

“哼,你這王三,一輩子進不得學,考不得功名,怎麼,你還想跟著造反嗎?人家收你嗎?”劉秀才嘲笑道。

這個王三,其實考上秀才的,但名額被他劉家頂了,而且他爹放出話來,讓王三一輩子考不上秀才。

至於說王三跑彆的縣去考,在這考科舉要戶籍,還有保人的古代,普通人壓根做不到。

除非這王三巴結上什麼大佬。

但是怎麼可能?劉家派人提前就打斷了王三的腿。

一個瘸子,根本不能科舉,也不能做官。

因為做官要有官相。

至於為啥不直接打死,一是王三好歹是讀書人,有童生的身份,也就是通過是要留著給彆人看他們劉家的威風。

科舉是籠絡了很多人才,但也有太多受害者。

甚至受害者占據大多數。

而由受害者推翻朝廷的比比皆是。

大明就是科舉之人推翻的。

王三恨恨地看著得意洋洋的劉秀才。

穀嫴/span他本以為義軍進城要殺大戶,已經做好準備要去造反。

結果人家來了,隻是穩定秩序,根本就沒有動大戶一根汗毛。

這就讓他心涼了。

而在這時,看著幾個天聖軍士兵要離開,他突然來了勇氣,抓住一個就道:“我要出告劉家,橫行不法……”

劉秀才頓時一驚。

那士兵看他一眼,然後道:“我不負責接告發,你要去巡察司舉告,可以人去,也可以寫舉告書信。”

“好,好,我人去!”王三咬牙,然後朝著縣衙方向去了。

“哼,你以為換了個天聖軍就行了?我劉家多的是銀子!”劉秀才不屑道。

然後他趕緊讓身旁的小廝,回家告訴父親。

要抓緊準備銀子。

…………

次日。

劉家一乾人等被抓了起來。

聞人升沒有搞什麼新東西,隻是讓人嚴格按照大炎律法處置即可。

其實封建社會早就把架構弄得很好。

然而關鍵是,沒有相關技術支持,沒有社會思想進步,再好的架構,也會被人玩成爛木頭。

劉家的所作做為,即便是大炎律法,也是絕不容許的。

可是人家就能在光天化日之下,打傷童生,還可以讓人無處申冤。

人家就是能霸占你的土地,讓你活活餓死。

你能怎麼樣?

縣令是流官,撈夠銀子就跑。

就是有禦史出來巡察,這禦史也很正直,劉家隻要拋出幾個家奴就是。

麵上的事,都打點好,使了銀子,根本無人能翻天。

要不怎麼封建時代的人,都期望青天?

因為一個青天,一個不需要什麼現代思想的青天,隻要能將朝廷律法切實執行下去的青天,就能大大改善當地民眾的民生。

但現在不同,一切審訊都在俠網之上。

證據也可以蒙麵之後,在俠網上提交。

總是有苦大仇深者。

證據很好找,因為人家就沒有想過遮掩。

流程走得很快。

巡察司收集證據,監察司負責校驗,最後判刑。

然後結果交給大眾去看。

如此形成閉環。

聞人升相信一句話,如果一個判決被絕大部分人不認可,即便它看起來再符合條例,那也是有內在問題的。

要麼是法條出了問題,要麼是過程出了問題。

劉老爺,劉秀才,全部判處死刑,幫凶流放,罰沒家產,用於賠償苦主……

一時間,叫好聲不斷。

趙涵看著挺爽,後來納悶了:“老郭,你怎麼不分土地啊?你這樣是向地主士紳妥協啊!”

“嗬嗬,你很快就會發現,隻要嚴格按照大炎律條執行,大部分地主的土地都會被分出去的。”聞人升笑了。

這是封建時代的悲哀。

再好的製度,也解決不了問題。

因為這是封閉的地理因素造成的。

地理封閉造成思想封閉,進而造成內卷。

大部分地主的土地,都是巧取豪奪而來。

朝廷收稅,其實也是按照有地的收,沒有地的不收。

各種賦役,同樣是有地的多,沒有地的少。

然而他們卻將其轉嫁給無地者,花樣繁多,讓人歎為觀止。

製度設定的再好,土地作為封建時代最穩定的增殖資產,注定會向少數人手中集中。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