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5章假千金之死
之所以以前家裡的田地較少,反而中午還要做,原因也很簡單——田地越少,越要勤快地侍弄耕地,好讓耕地產出最大,這叫精耕細作,現在田地多了,不用那麼辛苦,種出來的東西就夠家裡吃的了,種不過來,還可以在農忙季節請幫工,反正多了十畝田地的出息,請的起幫工了。
當然能這麼閒,也跟新朝初立,賦稅較低有關,要不然稅較重,多了十畝也多不了多少東西,依然要辛勤勞動。
顧二嬸顧三嬸看安然的確如她們所料地難過了,本該是高興的事,但同時她們也被顧老太太罵了,不由懵了,畢竟這可不在她們的預料範圍之內啊,她們隻想看安然傷心,可不想自己挨罵啊。
於是當下聽顧老太太罵她們,然後還給她們安排中午活,自然懵了,當下不由看向安然,暗道這死丫頭,怎麼這樣害人。
雖然想罵人,但顧二嬸顧三嬸還以為安然是無意中讓她們倒黴的,不是故意的呢,所以隻是覺得安然不會說話,害她們挨了罵,還不能休息,倒沒往安然故意曝光她們這方麵想。
雖然沒往這方麵想,但這次的事還是讓顧二嬸顧三嬸忌憚了些,不敢亂說話了,免得安然說出來,讓她們再一次挨罵。
讓顧二嬸顧三嬸受了點教訓後,安然便繼續做自己的事,沒再整天盯著她們,跟她們繼續糾纏了。
雖然是打算幫原身報複這兩房的人,但,目前還沒分家,不方便動手,等以後分家了,再收拾不遲。
畢竟沒分家,這兩房就算倒黴了,有公中兜底,還照樣能過的不錯,甚至搞不好折了錢,還要公中幫他們堵窟窿,這自然不是安然想看到的,所以在分家前,安然不太打算如何找他們的麻煩,除非他們碰到了她槍口上。
這天安然依舊在家裡教孩子們讀書,便有縣裡的媒婆找上了門。
說起來,自從安然回來後,從當天起,就有不少人圍觀,畢竟誰不想見一下京城大小姐呢,雖然安然是假千金,但以前可是當真千金養的,所以誰都想看看真千金是什麼樣的。
然後看安然教孩子們讀書,習武,再後來安然辦了拍賣會,據看到的人說,安然辦事井井有條,落落大方,絕不是村裡那些姑娘可比擬的,導致安然在四裡八鄉,都成了能耐人。
而她拍賣了那麼多東西,手裡有很多錢的事,人們也是知道的。
一個能乾,嫁妝又不少,還是京城國公府培養出來的姑娘,縣裡想娶的人家不知道有多少,都覺得娶了安然能旺家,畢竟安然那樣能乾嘛。
所以安然拍賣會回來後不久,就有很多人提親。
但都在顧老太太說了,安然以後生的孩子,要歸一個跟她自己姓的條件下吹了。
人們都是精明的,不少人是既奔著安然能乾能旺家來的,也是奔著安然手上那麼多嫁妝來的,這要是有一個必須跟她姓,那也就是說,她手上的嫁妝,跟自己姓的後代沒什麼關係了,這樣一來,哪怕安然再能乾,有些人也打了退堂鼓。
顧老太太看一個兩個的,聽著這個條件就沒下文了,不由焦急。
但安然卻一點也不焦急。
要是對方是奔著自己手上的嫁妝來的,不是奔著自己這個人來的,不要也罷。
倒是顧二嬸顧三嬸兩人好了傷疤忘了疼,看安然嫁人的條件放出去後,沒人願意娶了,便不由幸災樂禍地道:“我就說嘛,你那個條件,沒人要的。”
安然淡淡地道:“沒人要就不嫁唄,現在外麵的孤兒那麼多,我領養一個就是了,還不用我自己生辛苦。”
顧二嬸一聽這話就臉上變色了,馬上道:“何必去外麵領養啊,你侄子就挺好的,你挑一個當兒子好了。”
到時說是過繼給安然了,還不是自己的孩子,到時錢不就給自己家了,想想就美滋滋。
顧三嬸顯然也想到了這一點,也不甘示弱,當下便道:“二嫂你家孩子都大了,養不熟,我家小子小,小姑子你要想養,挑一個再合適不過了。”
安然無語,道:“我就是要挑家裡的孩子,乾嘛挑隔房的啊,我挑我自己哥哥弟弟的孩子不好?”
再不濟,挑四房的孩子也好啊。
顧二嬸顧三嬸聽了安然的話,神色萎靡了下來,想著是啊,安然同胞的哥哥弟弟也有好幾個呢,到時生的孩子給她豈不是更好?
想到這兒,顧二嬸顧三嬸不由暗恨,想著安然怎麼就不是自己的女兒呢,那樣她要是領養了他們兒子的孩子,這錢就能留在家裡了啊。
安然才不管他們是怎麼想的,看顧老太太他們擔心,也安慰他們不用擔心,說車到山前必有路,自己條件這麼好,肯定能嫁的掉。
——嫁不掉就放出人工智能,不用擔心的。
事實上,她已經安排了一個人工智能,弄了個戶籍,開始在遠方準備,以備不時之需了。
現在是王朝新立,搞戶籍最方便不過了,畢竟戰亂,多少人沒了戶籍,現在都需要重新登記戶籍。
再過一二十年,該登記的都已經登記過了,戶籍可就不容易弄了,到時突然冒出來,就要被人懷疑來曆了。
顧老太太本來是焦急的,但聽安然說,嫁不掉就不嫁,到時領養兄弟的兒子,於是便沒急了,想著這樣也好,好歹那大筆錢財不會給外人,於是就隨緣起來,有人願意娶安然,他們高興,沒人願意,他們也不焦急。
而家裡的姑娘們對安然都不由羨慕,因為她們還是第一次發現,女性有錢財傍身,原來是這麼美的事,連不願意嫁人,家裡人也不會催了,於是有些有理想的姑娘,便開始尋摸著將來掙大錢,這樣也不用嫁人了,就算嫁人,有錢在手也很爽,這裡麵,就有安然教的那些小姑娘,顯然,她們受到安然言傳身教的影響了。
當然了,這事也得益於本朝人口將近上億,不愁人少,甚至還怕人多,種的糧不夠吃,要不然,要擱一千年前人少的時候,朝廷是不允許姑娘不嫁人的,是要逼姑娘嫁人的,到了年齡不嫁人,還要受懲罰,原因就是為了繁衍人口,現在姑娘不嫁人,頂多七大姑八大姨催婚,沒有懲罰這一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