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比如,大晉的徭役製度。要是出個題目,問你當前的徭役製度合不合理,你對此有什麼看法。如果對這方麵的製度不了解,也同樣抓瞎。
吳懷寺是吏部尚書,這方麵的資料可是彆人所不能比的。有他的資料看,她起碼在這方麵不會掉鏈子了。
龔城這邊可以了解大晉現有的生產力,吳宗那邊可以了解大晉的刑法與律法。
總之,有三位師兄的資料幫忙,再加上蕭令衍、尚德長公主送來的那些資料,想來她應付會試應該是沒問題了。
隔了幾日,康時霖就叫人用馬車拉了半車書籍和文章給趙如熙。這陣仗把綏平伯府的人都驚動了。
看著下人一遝遝的書籍往修竹院裡搬,朱氏一把揪住忙著指揮下人的趙如熙:“怎麼回事?”
“我參加會試要看一些書,師兄們幫我收集了這些,讓我了解大晉各方麵的政策與律法。”
趙如熙說著,又向朱氏求助:“娘,這些書籍和文章老貴重了,可不能直接放到地下。我那裡的書架放不下了。您讓人去庫房裡看看有沒有書架,要是沒有,我得叫人去打製幾個。”
朱氏反應過來,連聲道:“有的有的。”轉頭吩咐阮嬤嬤,“帶人去搬書架,有多少給姑娘搬多少。要是不夠,叫人給姑娘打製。”
綏平伯府出身武將世家,不是書香門第。書架雖有,卻也沒多少。即便全部搬來,也不過五、六個。所以朱氏才有此一說。
回過頭來,她神色複雜的看著趙如熙:“怎麼參加個會試,要看這麼老多的書?”
她以為參加會試無非是寫寫文章。沒想到還要看這麼多的書。
想想她就心疼上了。那得多累人啊。
趙如熙便把自己麵臨的問題說了。
朱氏歎道:“你師父、師兄對你太好了。你以後不管怎樣,也要記得他們的這份好。”
“娘,我知道的。”
“彆累著,悠著點,身體最重要。”
“沒事的,娘,我就把這些書籍和文章看一遍,了解了解情況,不用把它們全都背下來。反正還有半年時間呢,足夠我看了,也不會累著。要是沒有這些書,我還不知道接下來怎麼學呢。”
朱氏點頭。
“咦,怎麼他們不是搬到修竹院去?你這是把書放哪兒?”朱氏又發現不對了。
“這觀武堂現在也沒人用,我問過阮嬤嬤了,屋子裡除了點桌椅,都是空的。我把書放在那裡。這些書貴重,等我看完還得還給師兄們。機會難得,我打算讓崇文哥和靖安哥他們都來看書。放在外院,他們出進也方便些。我要看,再搬一些回修竹院便是。”趙如熙道。
平時趙靖立向她請教問題,時常進出修竹院。但她跟趙靖立是堂兄妹的血親關係。
她跟許崇文在感情上再親近,兩人沒有血緣關係,許崇文在這裡仍然是外男。他要是整日進出修竹院看書,難免讓人說閒話。自己住的院子整天有人來來去去,趙如熙也覺得很不方便。
所以她乾脆就把這些書都放在外院了。
反正她每天也要活動活動身體,走出來搬幾本書,看完再放回去,也不覺得很麻煩。
朱氏又是感慨:“還是你想得周到。也不怪大家對你好,是你先對彆人好。”
有機會就想著許崇文、趙靖安他們,他們對趙如熙一定會非常感激。
再想想趙如熙的三位師兄,如果沒有保險櫃那一茬兒,大家都覺得占了趙如熙的便宜,遇著這種事他們即便看在師父的麵上幫一幫,又豈能儘心儘意?可見人都是相互的。你對彆人好,彆人才會對你好。反之亦然。
接下來的日子,趙如熙就如同老鼠掉進了米缸裡,看書看得不亦樂乎。
自穿越以來,她都忙著賺錢。現在蕭令衍讓她不用再開拓新的賺錢項目了,她就空閒了下來。除了會試,她似乎沒什麼可操心的了。
原先的項目裡,印書機和鐘表因為要裝成舶來品從南邊運來,趙如熙早就直接交付給了蕭令衍,讓他在南方找人做這兩樣東西,不用再運過來再運過去,增加成本不說,也容易暴露。
至於市場流行的翡翠首飾,趙如熙早就叫人把那批原石開了一小部分出來,交給蕭令衍,不管他是運到南方雕琢還是直接在京城某個地方暗地裡加工,就不關她的事了。
物以稀為貴。即便當初她運了幾船的原石,但仍然把量控製在很小的範圍內。不讓翡翠泛濫貶值。如此操作,既抬高報物價,又控製了風險。所以原石她也開得不多,這方麵完全不用操心。
除此之外,保險櫃和紡紗機都跟皇上合夥,完全走的明路。
她開的銀樓賣的都是普通的金銀珠玉首飾,偶爾有一些翡翠首飾,也號稱是從南邊進來的,隻是金鑲翡翠或戒麵一類的小塊翡翠,連玉鐲都很少賣。這樣的銀樓在京城並不顯眼。
這些生意都在明處,管理都十分成熟,再有周春和馬勝看著,趙如熙除了月底看看賬,基本上不用她再費精力。
兩個莊子也走上了自己的軌道,不用她多操心。
於是趙如熙就得以安安心心地宅在家裡看書寫文章,累了就畫畫、練字,賺點積分。呆得悶了,她會去康府一趟,跟師父、師兄們見見麵,聊聊天。蕭若彤和許雪、沐清薔偶爾會過來看看她。
安靜的時光過得尤其快,秋天一眨眼就過去了,第一場雪飄落在京城上空時,預示著這一年的冬天來臨。
這日晚飯時,趙元勳的神色不如往日的輕鬆愉快。
“唉,京城還好。北邊氣溫驟降,聽說關外大批的牛羊死亡。今年冬天,邊關怕是不會安寧。”他對趙如熙歎道。
趙如熙以需要參加會試為由,要求趙元勳知道了什麼朝堂上的事,都跟她講一講,趙元勳便養成了在飯桌上跟女兒談政事的習慣。
趙如熙涮羊肉的手一頓,臉色凝重起來。
看來第一場政變已徐徐拉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