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如馨的未婚夫就是個新晉進士,如今在禮部任職,是個從八品官。
他是獨子,家有薄產,考上進士後乾脆讓爹娘把家鄉的幾百畝田地賣了,到京城來買了處二進宅子,置了幾十畝田地。
趙元勳也是多方打聽才相中了他,覺得他容貌端正,為人誠懇勤勉,性情溫和有禮,家中人口簡單,父母都是厚道人。他家雖不特彆富裕,但有宅子有田地,每月還有俸祿,起碼過日子是不愁的。
他在接觸了幾次後,托人從中說和。兩家互見了一次後,對雙方都挺滿意,便訂了親。
趙如馨到明年春天就要出嫁了。
未分家前,綏平伯府的孩子關係都還是很和睦的。當時趙靖立還是世子,趙如馨雖是庶出,卻也是他的親姐姐,他對這門親事也很上心,還曾專門跑去見了那男人兩麵,對趙如馨這門親事再清楚不過了。
趙如熙現在這麼一提,趙靖就覺得自己知道該如何張羅趙如蕊的親事了。
趙如熙看他表情,趕緊提醒他:“婚姻講究你情我願。要是四姐不願意,你幫她張羅得再好也沒用。還是得先改變她的想法。要是改變不了,你給她訂一門這樣的親事,她會折騰出亂子的。”
趙靖立點點頭。
他掏出自己算不出的幾道算學題問趙如熙,末了,他問道:“許家是賃的是趙十太太家的宅子吧?有機會我想去結識一下許崇文兄長。聽說他書念得不錯,為人也很好。我整日裡在家裡悶著,許兄年末有空閒了,我也有個地方可以走動走動。”
趙靖立以前也是有一群朋友的。隻是後來綏平伯府降爵,他又回到了二房,再不是侯府世子;再加上魏氏的事鬨得沸沸揚揚,趙靖立自閉了一陣,那些朋友也沒有來看他,彼此之間算是斷了來往。
現在他幾乎沒朋友。
趙靖立一提這事,趙如熙也覺得趙靖立跟許崇文交朋友也不錯。
許崇文以前在北寧縣裡的私塾念書,現在進了趙家族學,因夫子管束甚嚴,再加上趙元勳的關係,族學的學子對他還算友善,倒也結交了幾個朋友。但這些都是社會底層之人。
趙靖立以前好歹是侯府世子,所受的教育,所接觸的人跟許崇文和他的同窗們完全不一樣。可以說,他倆是各自生活在社會上層和社會下層,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裡。
兩人成為朋友,能通過對方了解自己從未接觸的社會階層的生活。趙靖立能了解底層人民的生活,更接地氣,為人做事更腳踏實地;許崇文則能開闊眼界,提高見識,以後接觸到這個階層的人時不至於膽怯慌張。
她道:“今日正好旬休,他應該在家。要不,我現在就帶你過去,認識認識?”
趙靖立大喜,道:“如此甚好。”
他觀察著趙如熙的神情,有些小心地道:“我喚靖安一起去?”
趙靖安對趙如熙的疏離,雖因兩人接觸得少,趙靖安表現得並不明顯。但趙靖立相信憑趙如熙的聰明,一定能感覺得到。
“隨你。”趙如熙不置可否。
“那我先去靖泰那邊一趟。”趙靖立說著,先離開了修竹院。
兩人都未提趙如語。
許家搬到族裡這麼久,趙如語都不曾去看過他們一眼,秉性裡的涼薄可想而知。這也是趙靖立對趙如語冷淡的原因。
所以不管趙如語再如何在他麵前小意討好,表現出比趙如蕊更能乾、更有才識,他對趙如語始終都是淡淡的,內心裡對她沒有一絲兄妹之情。
見趙靖立出門,趙如熙吩咐點絳:“你去許家一趟,說我要帶趙家兄弟去拜訪,大少爺想結交一下許少爺,問問他們方不方便。”
點絳應聲,趕緊去了。
也不知趙靖立是如何說服的趙靖安,沒多久,他就帶著趙靖安和趙靖泰一起到了修竹院。
“稍坐,我叫點絳去打招呼了,等她回複咱們再過去。”
不能做不速之客,這是基本的禮節。三兄弟自沒異議。
趙如熙說著,估計還得等一會兒點絳才能回來,便不再理會三人,自己回書院去畫畫。
趙靖泰一直跟著姐姐學畫。素描學得差不多後,又跟著她學畫國畫。
因此見姐姐作畫,立刻跟了過去,站在趙如熙身邊靜靜地看著,觀摩學習。
趙靖立拉了趙靖安一把,兩人也跟在了趙靖泰身後。
趙如熙絲毫不受他們影響,兀自按自己的節奏,畫自己的畫。
比賽是有時限性的。趙如熙想要畫出大氣磅礴的氣勢,原先的尺寸都很大。現在她打算畫一些小尺寸的畫,勢必要在原先的繪畫布局上有所削減。如何在削減繪畫對象卻不影響畫的表現力上,她頗費功夫。因此這幾日一直琢磨著這個事兒。
她凝神靜氣一會兒,睜開眼後,便潑墨揮毫。不一會兒,一條湍急的河流便出現在眾人眼前。雖沒有高峰,河邊的樹和石頭寥寥,河的寬度也隻畫出了一半,卻能讓人看出這條河的壯闊和千軍萬馬似的奔騰,心中豪氣油然而生。
她新創這畫法,趙靖立還沒見過。
此時看了趙如熙的畫,他頓時驚為天人。見趙如熙放下筆,凝視著畫,似乎不滿地搖搖頭,他不解地對趙靖泰悄聲道:“畫得也太好了吧?怎麼你姐姐還不滿意?”
“那是你沒見過姐姐真正的畫。”趙靖泰搖晃得小臉,萬分得意地道。
趙靖立見趙如熙淨手,知道她不再畫了,趕緊上前道:“五妹妹,我能看看你的畫嗎?”
趙如熙沒有立刻回答他的問題,而是轉頭看向剛剛已回來、擔心打擾她畫畫默不作聲站在一旁的點絳,問道:“如何?他們方便嗎?”
點絳點頭:“許老爺和許太太都很高興,說隨時歡迎大少爺他們去。許少爺和許姑娘也在家裡。”
趙如熙這才對趙靖立道:“你要看畫,看一眼就走,彆耽擱時間,讓人久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