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二章 日本來使(1 / 1)

伐清1719 晴空一度 2101 字 3個月前

治理黃河終究是一項百年大計,就算是後世的新中國,也是經曆過了數十年的治黃曆史,經過了千千萬萬人的艱苦奮鬥,先後開展四次大規模堤防建設,建設乾支流五級以上堤防超過萬公裡,才終於使得黃河告彆了決口的曆史。

當然,光是告彆了決口還不夠,還要經曆時間更為漫長的水土保養,恢複黃土高原上的植被,才能真正的減少黃河當中的泥沙,而這些事情,絕非寧渝所能看到的,他隻能做好當下一代人的事情。

在經過了對固原鎮數天的巡視之後,寧渝很快又巡視了陝西綏德、榆林等地,同樣也是黃沙漫天,原本在明初時期陝北的環境惡化還沒有那麼嚴重,隻是當時為了推行‘屯田’製度,竟然在這裡進行了大量的毀林開荒,這才使得陝北綠植遭到了大量的破壞。

不過好在寧渝穿越的時間比較巧合,正好趕上了第三次大規模墾殖之前,也就是雍正所主導的墾荒,才保住了黃土高原北部和鄂爾多斯高原數以百萬畝計的草原,相對而言減輕了一定的環境壓力。

“黃土高原上的所有百姓,都需要進行積極引導移民,如今我大楚可移民範圍廣闊,就不要再待在這個窮困的山窩窩裡了,一定要大膽的走出去,不管是去南洋,還是去南州還是去金州,朕都會讓人安排好,放心大膽的去!”

寧渝望著一旁的陝西、甘肅以及青海等地的官員們,意氣風發道:“朕知道,眼下黃土高原上的百姓還有數百萬,想要完全移走絕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朕也不會催促,但是你們一定要督促好這項移民工程,這是關係到我大楚千秋萬代的大計!”

“是的,陛下。”

對於視野已經超越百年的皇帝,眾人也隻能老老實實點頭,畢竟隨著威權一天比一天深的皇帝,幾乎再也沒有人敢在寧渝麵前說個不字了。

更何況,對於皇帝目前針對西北的一些舉措,大部分人還是比較滿意的,除了不能再讓百姓們自發砍伐樹木反過來還要種樹之外,其他方麵都已經發展的越來越好,特彆是朝廷針對西北數省已經有了數次減稅福利政策,日子自然越過越輕鬆。

在常規的減稅政策之外,寧渝還特彆強調讓東南較為富庶的省份,對口支援西部貧窮省份,以互幫互助的形式來實現對西部貧窮地帶的脫貧,這些舉措無一不具備創新的開拓意義,因此很多人都不太能理解。

特彆是有些東南富庶地區的官員,都開始對此產生了一定的質疑,因為在他們看來,一方水土養一方百姓,大家隻需要按時交皇糧就行了,各自過好各自的日子,怎麼能為了那些素不相識的人去提供幫助呢?

“在你們看來,大家都是素不相識的人,可是在朕看來,咱們都是骨肉相連的同胞,都是大楚的子民百姓,在朕的眼裡,你們就是一家人!”

寧渝動情地說道:“明末已經過去百年,你們也應該明白一點,天下乃一脈相連,西北亂了,天下也就亂了,天下亂了,東南再富庶那也隻是鏡花水月,反而是穩定了西北,才能穩定天下,這對於所有人來說,都是一件真正的好事!”

“陛下萬歲!陛下英明!”

“陛下萬歲!陛下英明!”

到了革新十六年冬天,在寧渝乘坐的禦輦即將離開西北的時候,幾乎所有沿途的百姓都自發的出來迎接,對於這些百姓而言,他們這是第一次看到能夠主動從東南到西北的皇帝,也是能真正能夠體諒百姓生存不易的皇帝。

長達大半年的西北巡視,從黃河發軔,到陝北為終,寧渝收獲的不僅僅是數不儘的民心,也是對這個帝國真正的一次實際的探查,他終於可以放心的說出一句話,那就是將來無論同西方各國競爭到何種地步,大楚的百姓絕對是最具備凝聚力的,而這才是真正千金難換的底蘊。

在返回了南京之後,已經進入了深冬季節,而此時的寧渝卻越發感覺到南京的陰冷潮濕,這是他長期以來都十分難以忍受的,因此便直接安排宮中起了大量的暖爐,卻是將整個宮殿烘得暖暖的,連空氣中都多了幾分溫馨的暖意。

“陛下,新的《貨幣改革法》已經正式頒布,到革新十七年中的時候,我們的紙幣應該就能正式進行發行,眼下的關鍵是核算土地田畝,製定貨幣規則,還有製造製幣機器和版型,到時候第一批的紙幣將會正式流入市場。”

宋恩銘穿著一身整潔的官服,臉上的胡須梳理得一絲不苟,就好像他此時手中拿著的冊子一般,上麵的筆跡也頗為秀氣,隻見他繼續念道:“根據工商部和貨幣委員會的估算,等到今年的紙幣進入市場之後,通縮現象會得到一定的好轉,到時候我大楚的歲入又會上升一個新的台階。”

寧渝笑著點了點頭,雖然他已經沒有繼續關注這些事情,可是這些也的確在他的掌控之中,不過更讓他關注的是,其實並非是貨幣這一方麵,而是宋恩銘圍繞教育和科研頒布的係列新的法令,像這些法令無一不體現了宋恩銘的治政思想。

實際上自從確立了內閣製度之後,寧渝便有意擴大內閣和首輔的權力,隻有這樣他才能把握大略,而不會陷入到細節性的事物中,特彆是更有利於鍛煉出一些實乾人才出來,像宋恩銘當上首輔之後,其舉措相對於前任們而言,就顯得大刀闊斧了許多。

其中像教育方麵,宋恩銘加大了對新式教育和職業教育的扶持力度,通過下撥一定的教育基金,在中西部等地新建了許多新式學校,還製定了許多獎學金政策,扶持那些勤奮好學且品質優良的貧家子弟也有機會上大學。

至於在科研方麵的政策,宋恩銘對原來的《專利保護法》重新進行了修訂,他根據實際情況縮短了國內的專利時間,采取由朝廷出資補償的方式來維護專利人的權益,這一點相對於教育法案而言,要更加有爭議一些,就連寧渝心裡多多少少都有些疑慮。

“宋卿,如果縮短了專利保護時間,會不會打擊到那些專利人的發明創造積極性?對於知識的保護還是有很大的必要.......否則將來隻怕無人會從事發明創造啊!”

不知道為什麼,寧渝雖然這麼說,可是卻想到了後世各種利用專利索賠為主要利益來源的公司。

宋恩銘連忙拱手道:“回稟陛下,這個法案實際上也是為了能夠加快科研創新,隻有縮短專利時長,才能避免人們躺在專利上吃一輩子......這也不利於新技術的推廣進程。”

實際上,這個法案很明顯是宋恩銘為工商界專門樹立的,主要針對的便是蒸汽機,要知道根據先前製定的專利法案,任何一台蒸汽機被製造銷售出去之後,會需要向擁有蒸汽機專利權的皇室財團繳納一筆專利使用費,這個錢在最初的時候還是比較高的,而這在無形中也限製了企業的擴張速度。

後來雖然在寧渝的要求下,皇室財團針對蒸汽機專利費用進行了兩次下調,可是於企業而言這依然是一筆很大的開支,而根據目前的專利法規定,皇室財團針對蒸汽機的專利時間擁有五十年,而這自然也受到了很多人的不滿。

在種種勢力的推動下,宋恩銘這一次的法案修改也的確是順應了一些人的‘民心’,而對於工商界打的這個主意,寧渝倒沒有太反感,儘管從目前來看這有損皇室的利益,可是從大局來看卻是一件好事,因為這將更有利於蒸汽機的大規模推廣,也有利於未來蒸汽機的進一步技術升級。

見到寧渝並沒有繼續反對,宋恩銘臉上也露出一絲微笑,他低聲道:“陛下,雪晴倉久、藤原氏、三井氏打算在年前覲見陛下,不知道陛下意下如何?”

寧渝了然的點了點頭,很顯然這些小日本子眼巴巴的跑過來,恐怕還是為了日本的‘公武合體’而來,沒錯,儘管幕府前番推行的‘公武合體’已經失敗,可是大楚版本的‘公武合體’卻正在推行過程當中。

幕府版本的‘公武合體’是指由幕府吞並公家,實現將軍到天皇的晉級,徹底奠定德川家一族的地位,當然這番雄心壯誌已經隨著江戶灰飛煙滅了,而如今大楚在日本推行的‘公武合體’,便是由大楚皇族成為日本新的公族,即寧大皇帝成為日本國王,而其他三百武家則各自擁有一塊土地,隻對寧大皇帝效忠即可。

因此,對於那些武家貴族們而言,眼下最重要的就是分家,如何公平公正的分出這三百個武家領地,中間牽扯到的問題實在太多,對於雪晴倉久這些人而言,根本無法平衡其中的利益關係,隻能依靠天朝上國皇帝陛下親自裁定。

要知道,將原本就不大的日本列島分成三百個大小差不多的獨立領地,這對於寧渝而言也是一件非常充滿挑戰性的事情,說不定將來還可以以此出一個日本拚圖遊戲,這簡直是太有趣了!

“好,容朕先想想怎麼分.......”

見到寧渝一副要大張旗鼓的架勢,宋恩銘不由得臉色一滯,他輕輕歎了一口氣,便朝著門外走去。

.......

當寧大皇帝正在盤算著要將日本領土大卸三百多塊的時候,在國賓館當中,幾個日本人正在相對而坐,而他們分彆就是如今日本公家和武家的代表,其中公家代表藤原秀誌,近衛次郎,武家代表雪晴倉久,毛利秋園,以及一個十分特殊的人物——三井高平。

作為後世大名鼎鼎的三井財閥,其曆史自然是十分悠久的,最早甚至能追溯到日本平安時代,當然那時候的三井依然是屬於藤原氏的一支,即藤原道長的第四個兒子的第五代孫子藤原右馬之助信,他不想繼續當官,便跑到了近江國三井村定居從商,並且改名為‘三井’。

不過要真正說起三井財閥的發跡曆史,其實就在幾十年前,也就是如今三井家家主三井高平的父親三井高利,他在接受了自家味噌釀造業和釀酒業之後,很快便開設了專門賣和服衣料的三井吳服店,而且他頗具生意頭腦,很快就在江戶開了分店,生意越做越大。

當然,如果隻是這樣,三井家也隻不過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賣布店,關鍵就在於這個時候,三井高利憑借自己敏銳的嗅覺,很快就在江戶“吳服店“隔壁開設“兩替店“從事兌換、放款等金融業,而且他做的還不是普通的生意,專門做對外貿易的彙票生意,要知道當時三井家的主要客戶可就是德川幕府!

憑借著家族豐厚的資本實力和靈活變通的頭腦,三井家逐漸成為當時日本的金融大鱷,甚至得到了幕府的讚賞,因此三井家才開始一步步嶄露頭角,到了如今三井家基本上已經成為日本最頂級的商家了。

當然,在此時的公家和武家眼裡,對於三井家依然是看不上的,畢竟是地位低下的商人,根本不值得他們正眼相看——而這一次三井高平之所以能夠前來,完全是因為雪晴倉久的緣故。

雪晴倉久心中明白一點,在如今的大楚,工商行業的地位越來越高,將來勢必也會影響到日本,而未來的日本也需要一些能夠拿到台麵的商人才行,其中三井家便是非常有潛力的一支,這才讓雪晴倉久花心思拉攏對方。

隻是這麼一來,整個房間便有些安靜,像三井高平自然不敢貿然開口,而藤原秀誌和近衛次郎多多少少看不起雪晴倉久和三井高平,至於毛利秋園則一直都是一副閉目養神的模樣,因此在雪晴倉久沒有開口的時候,眾人竟然也無一開口。

雪晴倉久不由得輕輕歎了一口氣,他沉聲道:“眼下既然都已經到了天朝,咱們還是要和衷共濟才是,不能讓人看了我們笑話!”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