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章 畢其功於一役(1 / 1)

伐清1719 晴空一度 2141 字 3個月前

麵對薩拉務拉的質詢,乾隆皇帝並沒有膽怯,他隻是靜靜地望著麵前的這個人,一字一句地說出自己的想法。

“朕說,朕不想再跑了!”

“朕從京城跑到盛京,再從盛京跑到漢城,接著又從漢城跑到鄆春,現在你又要朕從鄆春跑到海參崴?沒錯!它不叫符拉迪沃斯托克,它叫海參崴!”

乾隆幾乎將自己內心的所有憤怒和怨恚都給發泄了出來,他站起身子,用手指著麵前的薩拉務拉伯爵,高聲吼道:“朕現在告訴你,朕哪裡也不去!”

“朕,就要死在鄆春!”

僅僅隻是一瞬間,幾乎所有人都安靜了下來,他們望著這個怒氣勃發的少年皇帝,卻似乎是第一次認識他。

是啊,這還是那個懦弱無能的乾隆皇帝嗎?

薩拉務拉伯爵臉上也浮現出一絲驚訝,可是轉瞬間,驚訝變成了一股濃濃的羞惱,他不敢相信麵前這個被他玩弄在指掌中的傀儡,居然也敢有自己的心思,他決定給乾隆皇帝一點小教訓。

“皇帝陛下,你以為你在做什麼?一個王者的憤怒?不,這隻是無知孩子的一時驕橫罷了,並不能改變什麼........或許隻有複漢軍的子彈,才能告訴你一個道理,那就是弱者的的憤怒,永遠不會改變什麼!”

在拋出這句話之後,薩拉務拉伯爵卻是再也沒有看眾人一眼,便轉頭出了,他自然是有這樣的底氣,畢竟眼下乾隆皇帝已經沒有了其他的選擇,他隻能選擇認命。

一個認命了的大清皇帝,或許在將來的談判中有些什麼用處,即便是不能從寧楚那裡換來一些什麼,可是也算一個不大不小的籌碼了。

就在薩拉務拉伯爵離開之後,所有的清廷遺老遺少們都紛紛朝著乾隆皇帝湧來,然後紛紛撲通撲通跪在地上,開始大聲哭嚎起來。

“皇上啊,您可不能就這麼呆在鄆春啊,這城外的叛軍可就想著逮著皇上呢!”

“皇上啊,老奴對不起您啊!不能帶著您逃離這虎口!”

“俄人欺人太甚,咱們絕不能妥協.......至少得多帶幾個人伺候皇上才行啊!要不然皇上這龍體怎麼受得了?”

“是啊是啊,得多幾個人才行啊,咱們這些人都得帶上吧!”

.......

眾人開始七嘴八舌地說起來,紛紛給出自己的建議,隻是這些人卻沒有看到乾隆的神色開始變得越來越陰沉,還在一個勁地希望乾隆皇帝能夠帶著他們離開。

“夠了,朕意已決,哪裡也不去,就在這裡等著叛軍打上來,到時候朕就用手銃打死一個,也不枉身為愛新覺羅的子孫。”

乾隆皇帝心煩意亂地揮了揮手,他一邊說著話,一邊從椅子後麵翻出一個小包袱,從裡麵翻出一柄鋥光瓦亮的手銃,工藝精美無比,上麵還鑲嵌著寶石,很顯然這是一把被當成禮品贈送給乾隆的藝術品手銃。

當然,即便是藝術品手銃,給它裝上火藥也是能夠打死人的,因此當乾隆開始操弄起那柄火銃的時候,底下的人就開始往後退了,一邊退還一邊膽戰心驚地直叫喚。

“皇上,皇上,這可不是鬨著玩的.......”

“祖宗哎,這要是一下子失手打死人了可怎麼著......”

“皇上,咱有話好好說,趕緊把槍放下來吧......”

一瞬間的功夫,眾人又開始大呼小叫起來,可是乾隆皇帝卻置若罔聞一般,冷笑道:“你們若是怕死,到時候就投降好了,反正朕絕不會走,也絕不會投降!”

眾人麵麵相覷,說起來在座的這些人雖然是八旗的遺老遺少,可是絕對算不上什麼死忠,畢竟真正的死忠大臣早就在先前的動亂中死掉了,如今剩下來的這些人,無非都是一些投機取巧之人,他們可不願意真正為這個所謂的大清去陪葬。

當然了,這些人投降也是不會投降的,畢竟他們在先前也算是死硬派了,之前也是造過不少孽,投降了以後就算不死那也會處於嚴密的監視下,哪天寧楚皇帝看他們不順眼了,說不動就把什麼毒藥或者是白綾送來了,幫他們成全一下。

因此,到了如今這個時候,對於八旗遺老遺少們來說,真正最好的路子還是跟著薩拉烏拉一路退回到俄國,將來就算打不過複漢軍,也可以找機會前往聖彼得堡——憑借他們私自藏下來的一些積蓄,也能在俄國平安活下去了。

可是真等複漢軍打來了,先是俄國人不願意接納他們,然後僅有的兩個逃生機會居然被皇帝給無情的否決了——這怎麼能行?皇帝你想死,我們還想活呢!

隻是乾隆皇帝已經下定了決心,眾人輪流上陣勸卻都沒能勸服,卻是把乾隆皇帝給惹怒了,他直接揮舞著手中的手銃,將這些人都給嚇走了。

唯獨隻剩下在角落的張廷玉,他並沒有離開,反而一臉微笑地走上前來,望著這個年紀才十七歲的皇帝。

“怎麼,你也要勸朕嗎?”乾隆皇帝似乎已經橫下心來,任誰的意見也不願意再聽了。

張廷玉卻是搖了搖頭,道:“皇上,臣身為三朝顧命之臣,自當效仿善長公之舉,生當為大清臣子,死當為大清之鬼,絕不苟活於世,亦絕不棄皇上而去。”

“好,這才是我大清臣子之表率!”

乾隆皇帝臉上帶著幾分興奮之色,張廷玉這番話深得他的心思,當下又輕聲道:“張師傅,你說光靠咱們,能守住鄆春城嗎?”

聽到這話,張廷玉頓時卡住了,他突然感覺自己是不是有些失策了,被乾隆前麵這一番慷慨陳詞給忽悠住了,到了這個階段還想守住鄆春城,隻怕是腦子都壞掉了。

不過張廷玉也有自己的打算,他卻是笑了笑,輕聲道:“皇上,臣倒覺得眼下守不守鄆春不重要了,畢竟光靠這一座小小的鄆春城,即便是守下來也無濟於事......眼下皇上反倒有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組織流亡大清朝廷!”

“流亡大清政權?張師傅,你莫不是也要欺騙朕去跟著俄人走?”

乾隆很快就警覺了起來,他下意識就反對張廷玉說的這番話,畢竟他已經把話放出去了,寧死也不去海參崴的。

張廷玉卻是撫須笑道:“皇上,不是那麼一回事,臣聽說這國外也經常會出現亂臣賊子,他們把這一國打下之後,原來的朝廷可不會就這麼跟著他們死磕,而是躲避到其他國家去,默默養精蓄銳,然後坐等這些亂臣賊子自亂,到時候就可以反攻回去,重新複國!”

乾隆皇帝聽得目瞪口呆,在他接受的教育裡,都是什麼‘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之類的道理,還沒聽說過這種打不過就跑路還跑得這麼光明正大的......

不過乾隆皇帝心裡突然間仿佛看到了點光亮,也不去顧忌所謂名節問題,而是進入了實際操作層麵,“那像這樣的流亡朝廷,究竟有成功的嗎?”

不得不說,張廷玉還是做過很多準備的,他擺弄著從西人傳教士那些聽來的東西,笑道:“在西,英國朝廷有過這樣的例子,大概也就是明末的時候,英國也爆發了內亂,叛軍占領了整個英國,而英國朝廷就跑到了外國去,後來過了二十年,這個英國朝廷就又打回來了,現在英國國王還是他們那一支的呢!”

“真的嗎?看來為君者果然能得天命,否則豈會有兩漢之交?又豈會有英國國王之二次複辟?張師傅果然說的對,看來朕還是太年輕了啊!”

乾隆皇帝瞬間恍然大悟,他不由得深深自責起來,身為愛新覺羅的子孫,怎麼就能那麼容易放棄呢?

他不由得深深鞠躬行禮,雙手抱拳道:“隻是朕依然兩眼茫茫,前途不知歸處,到底應該怎麼做,還請張師傅教我。”

張廷玉連忙扶起乾隆皇帝,才低聲道:“皇上,臣是奴才,怎可受此大禮?臣自當全力助皇上重複大清,隻是咱們眼下絕不能將自身白白葬送在鄆春啊。”

“那要去俄人那裡嗎?朕實在有些不甘心。”

“不,當然不是去海參崴,那裡即便暫時無憂,可是將來遲早也會被複漢軍所破,還記得臣當初跟皇上說的嗎?臣可以帶著皇上去台灣,到時候一路轉向歐洲,先在歐洲找到謀身之所,然後伺機吸納力量,完成大業!”

君臣二人久久無言,都為這番波瀾壯闊的前景激動不已,振奮有加。

.........

圖門江南岸,上百門火炮正排著整齊的隊列,在上千名複漢軍的操作下,發起高昂的怒吼聲,大量的開花彈被砸向了北岸,將那些臨時鑄就的工事砸得稀巴爛,還有許多臨時駐守在北岸的俄人士兵和八旗士兵,也都被炸得哭爹喊娘。

在圖們江中上遊,則有大量的船隻開始聚集,它們都是複漢軍臨時征調以及建造的船隻,將會搭載著大量的複漢軍士兵,從南岸抵達北岸,徹底完成對圖們江的突破,兵臨鄆春城下,完成這一戰的重點之戰。

隻聽見一陣擂鼓之聲響起,北岸的船隻伴隨著轟鳴的火炮聲快速向南岸駛去,僅僅隻是片刻的功夫,便有船隻抵達岸邊,而下船的複漢軍士兵們則是展現出十分良好的軍事素質,他們快速的集結成為一道橫陣,攔在了江邊臨時的灘塗前。

隻見岸邊僅僅隻有數十個俄兵,他們在看到那連綿不絕的船隊,還有從船上下來的複漢軍士兵後,卻是徑自選擇向後方跑去,與此同時還有數百個八旗兵,他們也都瞬間潰散,連半分反抗的心思卻是都沒了。

作為負責指揮北進之戰的寧祖毅,此時正站在南岸邊,望著北岸的滾滾濃煙眉頭緊鎖,倒不是因為渡江之戰不順利,而是因為太順利了,順利到複漢軍根本不費任何力氣,就已經打過了圖們江,這並不能說明俄軍已經沒了戰心,隻能說明他們有更大的圖謀。

一直過了許久之後,從前線傳來的消息卻是佐證了寧祖毅的看法,根據相關的情報表明,俄國人已經在圖們江北岸實行了焦土政策,他們不光搜刮了所有的糧食,而且還毀掉了所有的居民點,將大量的原住民往南邊驅趕,而在這一過程中,還殺死了許多祖居在北岸的原住民.......

“他們以為這樣就能攔住我們?實在是太天真了。”

寧祖毅不由得冷哼了一聲,俄人的想法無非就一點,將這些原住民變成無家可歸的難民,從而困住複漢軍北進的腳步,至少要讓他們去消耗複漢軍的糧食,從而加大複漢軍的後勤供應難度。

如果按照正常情況下,這條計策還是非常有效的,因為寧楚為了收納民心,肯定不能對難民置之不理,而救治必當會消耗大量的軍糧,可問題是這些難民人數並不多,複漢軍在北方所囤積的軍糧完全足夠目前所需,並不會對軍事行動造成阻礙。

寧祖毅當即十分果斷地下達了三條命令,首先便是讓大軍平穩過江,防止有俄人或者八旗餘孽作亂,其次便是派專人收攏難民,組織他們渡過圖們江,抵達南岸後就地安置,將來再重新回遷到北岸,最後一點就是派遣了大量的遊騎哨探,偵察俄軍的主力動向。

在臨時的指揮部當中,複漢軍眾將此時都圍在了一個巨大的沙盤前麵,上麵便是俄軍在圖們江北岸的一些據點分布,其中最大的兩座便是鄆春和海參崴,上麵還插著一些比較散亂的黑色小旗子,那些都代表了在北岸駐紮的俄軍。

“都督,根據樞密院的意見,東線俄軍的數量並不算多,他們能夠擺在鄆春以及海參崴的人數,最多也就三四千人上下,即便是他們把所有的俄人動員起來,也不可能在東線聚集六千人以上,也就是說咱們在東線率先實施決戰,是有相當大的成功可能。”

作為此次東線的副手,錢英臉上浮現出一絲狡黠,他微笑道:“其實在末將看來,倘若放任這些俄軍四散作亂,還不如把他們全部驅趕到鄆春或者是海參崴。”

“唯有畢其功於一役,方能一解後患!”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