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春風和煦(1 / 1)

桃花 烽火戲諸侯 2441 字 2個月前

一方小硯台,名為“放生池”,可愛可親,望之便心生歡喜,有些佛經上說頓生慈悲心的意思。按照崔王妃的說法,此硯來自民間,後來被搜入豪閥崔氏,是她的嫁妝之一。

有一隻纖細竹筒,僅擱置八枝竹簽,歲月久遠,有些乾裂,朱漆脫落,以“天下文字正宗”的蟲鳥篆寫就。分彆是乾為天,坤為地,震為雷,巽為風,坎為水,離為火,艮為山,兌為澤。

最後陳青牛東翻翻西找找,皇天不負有心人,竟然還真給他找到一枚極有來曆的書簽,是以遠古異獸肥遺的羽翼打造而成,此物最能“鎮水”。

崔王妃看著雙指夾著書簽、兩眼放光的年輕人,疑惑問道:“此物能夠驅散濕氣瘴氣,我是曉得的,難道還有彆的用處?”

陳青牛將書簽放入一本古籍中,然後跟她要了一隻小書箱,除了五部書籍,硯台和竹筒也一並放入其中。陳青牛蓋上箱子,這才說道:“避水,鎮水,是兩個概念,前者如士子參加科舉,中了舉人,後來卻是進士及第,天壤之彆……”

她眨了眨眼睛,打斷陳青牛的話語,“朱雀還好,若是在北邊的隋朝,一直有‘金舉人,銀進士’的說法,考中進士,反而比較尷尬,補缺極難,還不如舉人在地方上……”

陳青牛翻了個白眼。崔王妃抓住機會,出了這麼口小小的惡氣後,心中積鬱少了許多,也就不再繼續揭短。

陳青牛拍了拍書箱,繼續說道:“彆小看那寸餘長的小玩意兒,似與蟬翼相差不大,可若是落在南唐海商之中,那就是真正價值連城的寶貝,無異於一隻聚寶盆,因為此物隻要放在一艘船上,必然不受一切洪澇水災,海上遠航,有了它,就等於有了護身符,一趟往來千萬裡,風險巨大,利益更是巨大,所以一片肥遺書簽的價值,可想而知。隻不過肥遺當初被三清正宗合力絞殺,屍體被嚴密封禁起來,傳聞南唐開國皇帝曾是三清弟子,下山之時被祖師贈予了一整隻肥遺翅膀,憑借此物,他的海上貿易,無往不利,之後便以此立國,如今國祚已經綿延千年……”

她隨口問道:“那放生池和竹簽,不如肥遺翅膀來得珍貴?”

陳青牛猶豫片刻,笑眯眯道:“湊合吧,挺好的,就那樣。”

崔王妃冷笑道:“如果我沒有猜錯,那放生池和八根竹簽,哪怕在陳大仙師的觀音座,也是頭等寶物吧?也不知道剛才是誰,竭力隱藏情緒,仍是一覽無餘的頭皮發麻、背脊出汗、雙手顫抖、兩眼通紅!”

陳青牛沒有半點難為情,隻是為自己的蹩腳掩飾感到有些失望,“看來我這坑人撿漏的功底,確實有待加強。沒法子,我的秉性實在是太實誠了,要我騙人,比登天還難……”

在目前陳青牛收集到的寶物法器當中,應該是以白蛟贈送的“方寸劍塚”最佳,哪怕那些養育不知多少年的飛劍被舍棄遺失,也不耽誤它摘得桂冠。若非世間寶物最重機緣,要不然哪怕商湖再大,陳青牛也都願意去尋覓那些小劍的蹤跡,那真是無異於“大海撈針”了。由此可見,陳青牛財迷到了何種地步。

然後是那本《禮記正義》和竹筒裡的八枝竹簽。

接下來便是硯台放生池和《肘後長生箋》。

不過這隻是陳青牛的粗略估計,不可能十拿九準,真正有資格為它們掌眼、準確估量價值的人,其實還是那個喜歡喝酒的女子謫仙人。

至於“最值錢”的肥遺書簽,本是陳青牛施展的一個拙劣障眼法,不曾想給崔王妃一眼識破,還當場揭穿了。

陳青牛“吃飽喝足”,好大一場打秋風,心情奇佳,嘖嘖道:“有錢真好啊,你瞅瞅這書房,我估摸著都快能買下一座琉璃坊了。”

崔王妃自嘲道:“有什麼用?”

陳青牛牛頭不對馬嘴地回答了一句,“等你身無分文的時候,就知道有什麼用了。”

陳青牛在書房內隨意走動,開始琢磨一個問題,如果朱雀王朝的十數位藩王都是這般闊綽,再加上一座搜羅舉國珍寶的大內皇宮,觀音座一網打儘,豈不是可以直接跟龍虎山、稷穗學宮叫板了?

一個朱雀而已,遠遠不至於將南瞻部洲搜刮到涸澤而漁的地步吧,為何不做?想必其它勢力一時半會也不至於火速聯手抗衡,早就給觀音座折騰個底朝天,大搖大擺回到青峨山祖庭了。

到底是什麼使得觀音座束手束腳?他所在的蓮花峰這一支,前些年氣象頹敗不假,可到底還有胭脂山和玲瓏洞天在台麵上支撐著,放眼南瞻部洲,仍是無敵的姿態。朱鴻贏聽聞自己是觀音座客卿後,那種伏低做小的姿態,陳青牛曆曆在目。

內訌?內鬥?

從劍胚黃東來到小薛後的爭奪,確實在觀音座內部存在著勾心鬥角,甚至不惜大打出手。

進一步說,觀音座三支,各自扶持的俗世王朝,到底是?那麼這朱雀王朝的朱家天下,會不會本身就是某一支勢力的禁臠?

陳青牛最終視線放在眼前女子身上。

崔王妃一臉懵懂,好奇問道:“怎麼了?”

陳青牛隨口笑道:“秀色可餐。”

她驀然怒容道:“請自重!”

陳青牛不以為意,拿起那隻小書箱,夾在腋下,離開書房之前,正色承諾道:“朱真嬰一事,我在離開涼州之前,一定會幫忙解決。”

她欲言又止。

陳青牛直截了當說道:“治標還是治本,已經在我能力之外,你彆奢望太多,我隻敢保證當下郡主的安危,至於對朱真嬰出手的幕後人物,隻要他彆來找我的麻煩,我就不會主動惹他。”

陳青牛有句話放在肚子裡,沒有說出口。如果你崔王妃其實早已牽涉其中,那就神仙難救了。

陳青牛走出書房,沒來由想起原本可以是十品品相的《禮記正義》,以及那些被白蛟當垃圾丟掉的袖珍飛劍,哀歎道:“都是敗家娘們啊!”

————

陳青牛獨自走出碧螺小樓,看到謝石磯身邊站著白衣如雪的白蛟,隻不過暫時戴了一頂遮掩麵容的帷帽,她在戰戰兢兢之中,夾雜有幾分連她自己都說不清道不明的興奮,就像鯉魚見到了傳說中的龍門。

陳青牛心中了然,天地間最適宜豢養蛟龍的地方,除了修士的法器寶貝和天然洞天福地之外,俗世其實也有一處極佳地點,那就是皇宮,修士中有兩個說法,分彆叫“天子腳下即龍潭”,“帝王臥榻之側,必有真龍酣睡”,兩句話意思都淺顯,一者是說皇帝身邊肯定有蛟龍遊曳,如同身處龍潭,另外是說天命所歸的一國之君,其實身邊也隱藏有一條酣睡狀態的真龍,它的粗細大小,象征著一國運勢的強弱長短。隻不過此事真相,掌握在望氣士尤其是欽天監官員手中,尋常修士隻能夠隱約感受到龍氣的存在,文臣武將彙聚君王側,經常以“雲隨影從”來形容,不是沒有理由的。

一山不容二虎,若是兩龍對峙,則一國境內必有兵革之禍,或平叛或篡位。

藩王服蟒,蟒蛟不同屬卻相近,天然親近,隻要雙方沒有誰出現化龍跡象,便不會排斥。

對於年幼白蛟而言,身世顯赫的涼王朱鴻嬴,有不共戴天之仇,可這座藩邸,卻是當之無愧的風水寶地。

陳青牛壓低嗓音,對白蛟直截了當道:“你可想清楚了?”

白蛟輕輕點頭,畏畏縮縮道:“想清楚了,蛟龍報仇,百年不晚。大不了朱鴻嬴老死之後,我偷偷去挖他的墳。”

陳青牛:“你白蛟化人的這個秘密,我估計涼王府早就心知肚明,大概是見你道行淺薄,才相安無事,畢竟一湖一地能夠盤踞一條蛟龍,便寓意著更多的風調雨順,朱鴻贏身為藩地之主,需要養活西涼十數萬邊軍,哪怕跟你有私怨,也隻能捏著鼻子不去做斬草除根的勾當。甚至……”

陳青牛沒有說下去。

朱真治暗中覬覦崔王妃美色,所以才會相中這條小蛟,這涼州城裡裡外外上上下下,哪一處不在他爹朱鴻贏的掌控之中?諜子豈會不知這等粗淺情報,說不定朱鴻贏一直在冷眼旁觀,拿注定扶不起來的朱真豐做誘餌,來斷定年幼白蛟是否該殺。

若是朱真倞或朱真虎這兩位宗藩翹楚,深陷其中,朱鴻贏板上釘釘要將這條小蛟丟入油鍋烹殺了。

歸根結底,一座商湖一條白蛟,對於整個西北風土人情的影響,不小,卻仍不足以致命。

陳青牛好奇問道:“你離開龍宮來到人世,到底為何?”

白蛟縮了縮脖子,“人間多好玩啊。”

陳青牛感歎道:“初生牛犢不怕虎,年幼白蛟不怕人。”

白蛟嘀咕道:“人有什麼可怕的,除了你們兩個,我隻要吐一口氣,就能吹得他們形神俱散,灰飛煙滅。”

陳青牛氣笑道:“那你信不信這座府邸最少有雙手之數的修士,吐一口氣,就能讓你筋骨剝離?”

白蛟目瞪口呆,眨眨眼,隱約可見是雙豎立的金色眼眸,與人迥異,她此時一臉真誠道:“要不然我先回樓船,過兩天再來吧?”

陳青牛轉頭望向謝石磯,後者緩緩道:“奴婢隻說王府這裡有無數的琉璃瓦、琉璃盞和琉璃屏風,她就來了,後頭奴婢說什麼,她隻是嗯嗯啊啊,點頭不止。”

陳青牛伸手一把擰住年幼白蛟的耳朵,“你這耳朵就隻聽得進去琉璃二字?!”

她不得不踮起腳跟,歪著腦袋,泫然欲泣,楚楚可憐。

陳青牛突然鬆開她的耳朵,說道:“說不定你真與佛法有緣。”

陳青牛環顧四周,“這裡,會是你的福地,也說不定。”

她福至心靈,說了一句,“你把我騙來這裡,可不能害我!”

陳青牛笑了笑,“好。”

————

元嘉圃小院,陳青牛帶著個拖油瓶回來,那位身披嫁衣的女鬼,不知何時在過廊中放了一條紫竹躺椅,輕輕搖晃,她沒有去看陳青牛和年幼白蛟,自顧自歎息一聲:“出世之人修入世法,取死之道。”

陳青牛不以為意,挑了條石凳坐下,笑道:“這位姐姐,在彆人地盤上,吉利話不說也就算了,還扯這些晦氣話,就不怕主人將你棍棒打出去?”

女鬼沉默片刻,識趣轉移話題道:“我曾經在城中馬氏鐘山書樓讀到一篇文章,是一位儒家先賢譏諷當世嗜石之風而作,內容我都忘得差不多了,倒是一句題外話,記憶猶新。”

陳青牛笑道:“說說看。”

她緩緩道:“天下之治亂,候於一國京師之盛衰而知;京師之盛衰,候於園圃之興廢而得。”

陳青牛點頭道:“一葉落而知秋,這是修行之人必須具備的資質。”

紅巾覆麵的女鬼轉過頭,似有深意,道:“那你可知那摧山拔城的扶搖大風,起於青萍之末。”

她又歎息道:“白龍魚服,已是不智,何況白魚龍服。”

陳青牛雙手環胸,笑意如常。

坐在女鬼身邊台階上的少年,忙著發呆,不理會陳青牛和朱紅姐姐的打機鋒。

就在此時,小院除去少年,陳青牛、謝石磯和女鬼以及白蛟,體內氣機流轉都為之一滯,雖稍縱即逝,卻極為清楚。

陳青牛抬頭望向城中最高建築采藥寺的方向,那裡也是鐘鼓聲傳來的地點。

一座稍具規模的城鎮,往往會有為百姓報時的鐘鼓,每個時辰一次,一般是子時在內往後五個時辰準點,都撞以晨鐘,午時在內後五個時辰敲以暮鼓,但鐘鼓聲並無嚴格規定,也有城池鐘鼓齊鳴,大體上都是白日聲巨夜間聲輕,以防擾民。

涼州城采藥寺鐘樓懸有一口大銅鐘,長鳴五百餘年,至今仍是鐘聲悠揚,隻不過采藥寺的巨鐘最初並非用以報時,僅是佛家超度之用,僅晨暮各一次,每次敲響一百零八下,為滿城信佛之信男善女,去除一百零八種煩惱。

數百年下來,涼州城的主人換了又換,一座座豪閥府邸的姓氏變了又變,唯獨采藥寺的鐘聲不曾變。

就連涼州城的年幼稚童,人人都會唱誦那首似有殘缺的歌謠,“鐘聲聞,煩惱輕,智慧長,菩提生,離地獄,出火炕,願成佛,度眾生……”

陳青牛這趟返回涼州城,當他第一次聽到采藥寺鐘聲,其實就察覺到了其中玄機。

采藥寺的鐘聲,落入修士耳中,尤為特殊,鐘聲如同一股洪流,以采藥寺鐘樓為中心,向四周蔓延而去。

如此一來,城中所有人的竅穴氣海都會與之相撞,尋常百姓自然幾乎是悄無聲息,忽略不計,但隻要是修行之人,不加以壓製掩飾的話,就會立即泄露蹤跡,落在站在高處的望氣士眼中,就像激起了朵朵浪花,甚至偶爾有驚濤駭浪在城中豎起,如江河之中的中流砥柱。

采藥寺正是以此探知城內修道之人的準確方位,以及道行大致深淺。

采藥寺畢竟是佛門正宗,鐘聲正氣長存,浩浩蕩蕩,又有令人心境祥和之功效,且有開門迎客之意,所以這麼多年來,修行之士來來往往,修為高低不一,但都無人對此提出異議,沒聽說有誰去找采藥寺的麻煩。

陳青牛對道教佛門談不上愛憎,年幼時也曾偷偷去過采藥寺燒香拜佛,隻可惜磕頭磕得砰砰作響,也沒能讓菩薩顯靈。

當時那位病入膏肓的青樓女子,已是枯瘦如柴,模糊聽著孩子帶著哭腔的愧疚言語,孩子說肯定是身上所有銅錢,隻夠請來三支香的緣故,所以菩薩嫌棄他不夠心誠,所以才連累娘親的病好不起來。

很多年前的那天。

女子艱難笑著,吃力拍著孩子的手,說菩薩聽見了,娘親好多了。

很多年後的今天。

和煦春風裡,陳青牛雙手環胸,斜靠著石桌邊緣,怔怔望向天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