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6章 明帝國進入到了一個快速修複和重建(1 / 1)

啟明1158 禦炎 1325 字 2個月前

第856章明帝國進入到了一個快速修複和重建的時期

一座又一座農莊被摧毀,一戶又一戶地主豪紳被摧毀。

他們有的被殺死,有的被俘獲,然後發起複興會的傳統藝能,用以摧毀他們束縛農民的精神枷鎖。

等農民們完成了覺醒之後,等待著他們的就是入獄,或者被送往以積石州為代表的邊遠地區興建軍鎮,為未來明軍的征戰討伐做貢獻。

而他們的土地將收歸國有,並且分配給農民們耕種,真正使得耕者有其田。

農戶們有了土地就能安定下來,而占據人口絕大多數的農民階級安定下來之後,社會秩序也就安定下來了。

小農經濟固然有其落後和脆弱的地方,但是快速穩定的特性也是為數不多的優點之一。

這個時代大部分人也沒有多少想法,能吃飽肚子就可以了,其他的都不太重要。

需要明確的是,經過金帝國的摧殘和一通亂搞,明帝國如今的經濟模式依然是小農經濟為主體,商品經濟並不是主流,蘇詠霖發起的區區數年的建設並不能改變明帝國經濟的根本性質。

所以明帝國依然是個明確的農業國,主要生產力的來源也是農業,主要稅款的來源也是農業,商業方興未艾,工業更是還看不到影子。

明帝國尚且不具備超脫時代限製的可能,這條路非常漫長、久遠。

但也正是因為如此,正是因為家底子薄,沒有太多壇壇罐罐,所以明帝國經得起蘇詠霖的一番折騰,也經得起他的大動作。

哪怕他更換城市裡的官老爺,消滅農村裡的地主老爺,隻要有一口飯吃,餘者也不會引起什麼動亂,大家也不會有什麼動亂的想法。

等消息傳到有想法的人的耳朵裡的時候,該結束的早就結束了。

這大概就是所謂的時代兩麵性吧,沒什麼人認字,沒什麼人了解世界,大家的眼界都在周邊的一畝三分地上,所謂的生活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傳承自悠久古代的生活方式。

他們天然的渴求穩定的生活,拒絕且畏懼變革,當自己發起決然行動的時候,他們隻會渴求著一切快點結束,不要影響到他們穩定的生活。

就是這樣吧……

有些時候,蘇詠霖也會如此考慮。

不過此時此刻,他沒有太多的時間做思考,他正在抓緊時間做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選拔官員。

經過大清洗清洗掉的舊官僚們所留下來的位置需要有人填補。

有些位置可以靠原來的副職遞補,直接抓起行政工作,有些則不行,需要從頭開始選拔,需要蘇詠霖親自參與選拔以任命一些重要官員。

比如尚書省的職位,比如各大部門的職位,孔拯等人被解決掉之後,事情還要有人做,各部門內部沒有被清洗掉的官員連驚慌都顧不上,就立刻投入了繁重的工作之中。

其他的不說,黃河還要繼續修,很多事情繼續湧入中都的中央朝廷,需要各部門協調辦理。

各地修路的,修城池的,練兵的,建設兵器的,乃至於一些科技發展上的事情,一股腦的找上門來,彆說群臣,蘇詠霖這個皇帝也是跑前跑後,直接負責某些事情,以維持朝廷的正常運轉。

然後擠出時間做人事工作,親自參與人事會議,對政法學校裡麵出來的年輕人進行麵試,選拔合格的可靠的人選,快速填補空缺職位,減輕其餘官員的負擔。

這段時間蘇詠霖非常忙碌,儼然成為了一頭老黃牛,低著頭拚了命的乾,生怕因為自己的一點過失而使得國家政局在最脆弱的時候受到損害,影響大局。

是以,他不敢有絲毫懈怠。

而隨著他的勤勤懇懇,越來越多的複興會員出身的官員越過科舉考試這一環節,直接被吏部光明正大的安排到了那些空缺出來的崗位上擔任重要的官職。

他們逐步接掌了尚書省、民政部、財政部、禮部等重要朝廷部門的各個空缺職位,將這些職位全部占據,順利完成了對這些權力的基本把控。

隨著時間的推移,到洪武三年七月上旬,蘇詠霖主導之下的複興會員們已經基本上控製住了整個中央朝廷。

而原先山東係、燕雲係和外族係所屬的殘餘官員們不是被除掉,就是被排擠到了邊緣位置,淪為跑腿一般的存在,不再擁有影響朝政局勢的能量。

不僅僅是在中央,在地方上,燕雲、遼東、河北、山東等地也因為這場大清洗而落馬大量舊官僚,這些地區舊官僚的勢力遭到殘酷清洗。

河南行省早就被打擊過了,接下來蘇詠霖就要對河東行省、大同行省和關中行省下手了。

空缺的職位被複興會員們紛紛遞補而上,接替了舊官僚們掌握的職位,也掌握了全部的權力。

不過事情並非那麼簡單。

複興會自己的體係培養出來的人員並不足以填補那麼大的空缺,一個人做兩個人乃至三個人的事情是常態。

但是這終究不能長久維持,而人才的培養又需要時間,在這樣的情況下,蘇詠霖把目標打到了深受他的影響的軍隊身上。

他準備從軍隊內部選拔一批覺悟高、文化水平足夠的兵員轉業成為地方基層官吏,並且填補地方上的複興會支部的人員空缺。

明軍本來就是最早受到蘇詠霖影響的存在,也是最早接受掃盲教育的存在,算得上是目前明帝國內部文化水平最高的團體之一,也是思想覺悟最高的團體之一。

明帝國現有大量中高級複興會員出身的官員都是軍隊出身,早前跟隨蘇詠霖一起浴血廝殺過的。

雖然軍隊裡的士兵們沒有行政經驗,但是基層的村農會指導員、複興會支部的基層職位並不需要什麼行政經驗,反而是積累經驗的好去處。

所以還是非常適合他們去做的。

他們勤勤懇懇,聽從命令,執行能力強,有絕對的信念去辦事,這些基層職位不讓他們去做,還能讓誰去做呢?

這個事情牽扯到方方麵麵,主掌軍隊後勤和日常的樞密院並不適合參與。

於是蘇詠霖繞過了樞密院,直接通過複興會框架下的軍務部下令給各大兵團,讓軍務部副主任辛棄疾主持從各大兵團文化水平較高的士兵群體中選拔合適人選從軍隊裡轉業,奔赴地方。

辛棄疾非常認同這個決定,他深知明軍內部很多士兵的文化水平之高,尤其是思想領域更是相當進步,非常適合對明帝國的官僚體製進行改造,使得這個體製更加適應蘇詠霖的要求。

於是辛棄疾領著重任,從燕雲兵團開始挑選合適的人選,一頭紮進了工作之中。

洪武三年的上半年也就算是如此度過了,這短短半年間,明帝國內部和外部的確發生了太多太多的事情。

除了修黃河與北伐草原的後續事務之外,還連續發生了進討西夏、黃河反腐和大清洗三大事件,整整半年來就沒有平靜過,一直都在運動之中,堪稱大運動。

但是隨著這半年來的大運動,明帝國甩掉了身上的負擔,真正開始了大跨步向前進,那些趴在身上吸血的敗類被掃滅大半。

距離他們被全部消滅也就是時間問題而已。

蘇詠霖將站在他們的屍體之上點亮明國的人文之光,將明國引入新時代。

所以就在此時此刻,明帝國進入到了一個快速修複和重建的時期。

而在這樣特殊的時間段裡,南宋對於明國內部發生的事情並非完全不知道。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