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0章 流血的寶鈔兌換(1 / 1)

在京都被攻破的前夜,應兵就派出家仆摸出去,找到了明軍,然後提供了不少線索。

所以在戰後清理瀛洲時,應兵幸運的躲過了一劫,而且財產田地都還保留著,在如今的瀛洲,算得上是上等人。

可這位上等人今天卻在家中坐立不安。

瀛洲風格的小院中,落雪紛飛,掉在特地引入的一條小溪中。

小溪邊上的樹木濕潤而滄桑,那遒勁的枝乾彎曲向上,不用著墨,看著就是一幅好畫。

“明人果真動手了嗎?”

應兵腦袋中間的頭發才留沒多久,看著有些長短不一。

細眼中帶著驚惶,應兵一把揪住來人的衣領,咬牙道:“他們怎麼會發現的?怎麼會?是不是有人報信了?內奸!一定是出了內奸!”

“召集人手,快去!咱們必須馬上走!”

應兵想起了明軍攻破京都的那天,心中一個激靈,趕緊回身就跑。

等他跌跌撞撞的帶著家人和錢財回來時,院子中多了十多個家仆,人手一把倭刀,這是他私藏下的。

應兵定定神,看到那些家仆們都麵帶懼色,就說道:“兌換白銀的事有明人接應,所以大家不用慌,沒人會抓咱們,隻是需要出去避避風頭而已,安全的很……”

“轟!”

就在此時,大門方向傳來了一聲轟鳴,緊接著兩個家仆狼狽的跑回來,邊跑邊喊道:“老爺,不好了,明軍來了。”

“是明軍的火炮!”

一個家仆見識過,作為帶路黨,他想起那天皇宮外的那一排火炮噴吐著火焰,然後皇宮的大門轟然倒塌,裡麵一片血肉模糊,心就亂了。

“咱們擋不住的,降了吧!”

應兵知道自己一家子怕是難逃法網,就嘶吼一聲,拎著刀往大門衝過去。

家仆們知道明軍的規矩,所以都跪在地上,應兵的家人猶豫了一下,最終也跪了。

大家都由衷地對家主的勇敢感到欽佩,心想他去了也好,罪魁禍首都去了,他們這些小蝦米最多是流放。

可隻是一眨眼的功夫,應兵就空手飛奔回來,也不知道摔了多少跤,身上全是泥土。

明軍出現了,不過是十人,也沒有令人感到絕望的火槍,可沒人敢反抗,都用五體投地的姿勢趴在地上,等待著命運的裁決。

應兵從他們的身邊跑過,一個家仆伸手抓住了他的腳腕,接著整個人就飛了出去。

“噗!”

應兵抬起頭,整張臉都是青紫,旋即兩注鼻血流下,看著淒慘無比。

“應兵,你的事發了!跟我們走一趟吧!”

那些明軍慢騰騰的走過來,其中一人踩在應兵的腰上,獰笑道:“知情不報者殺無赦!”

“大人,小的知道應兵乾的事!小的願意檢舉……”

……

“有內應?”

陳傑很惱怒,可卻不意外,隻是冷笑道:“果然是人心不足,瀛洲的俸祿比中原的高出許多,可還有人不知足,馬上去拿人,本官這就上奏折,把此事稟告朝中,多半是要流放到交趾去了。”

想起此事的源頭,陳傑在堂中疾走幾步,猛然回身道:“下文,告誡瀛洲上下官吏,若有貪腐者,全家流放蠻荒之地!”

有人勸道:“大人,此等事應該等朝中決斷吧。”

犯官流放到哪裡,這可不是陳傑所能決定的,逾越了。

陳傑淡淡的道:“瀛洲特殊,特事特辦!”

沒有一點兒開拓精神,朱棣怎麼會把陳傑派來。

循規蹈矩的官員多了去,能隨機應變的才有前途。

……

小娘在交趾過的不錯,特彆是去過一次金陵之後,那些百姓看到她都帶著畏懼,而原先對她存有偏見的官吏隻能悻悻的在背後嘀咕。

嘀咕什麼呢?

嘀咕方醒在交趾始亂終棄,把自己的女人丟在這裡獨自打熬。

小娘過的很充實,她一個月去看一次女兒,甚至提出來把女兒接到自己的身邊,可卻遭到了娘家人的反對。

為何反對?

因為小娘站在了交趾男人的對立麵,無數男人因為她而下獄,最終被拉到礦山和甘蔗地乾苦力。

如果小娘的女兒跟著她,估摸著以後就嫁不出去了,整個交趾都不會有男人娶她。

小娘站在寶鈔兌換點,手中的包袱往桌子上一放,沉重的聲音讓那些來兌換白銀的人都退了一步。

“我兌換寶鈔。”

包袱打開,裡麵全是金銀,兌換的人大致估量了一下,起碼得價值三百貫。

“小娘大人稍等,小的馬上就清點。”

小娘有品級了,八品官,掛在布政使司衙門,連黃福都對她禮敬有加。

那麼多?

邊上的人看到那些金銀不禁兩眼發熱,恨不能一把搶回家去。

可站在小娘身後的兩個太監可不是善茬,多少交趾人就是栽在了他們的手中,至今依然杳無音訊。

因為工作的關係,小娘的俸祿不低,而且方醒臨走前心有內疚,給了她不少金銀。

當小娘帶著寶鈔出去後,兌換點的人高聲喊道:“還有要兌換銀子的沒有?有的就快點啊!咱也得過年了!”

“兌個屁!”

一個老頭把寶鈔收好,說道:“小娘大人那麼多金銀都兌換了寶鈔,咱們這點算個屁!都換了白銀回家喝西北風啊!走了走了,聽說船隊運來了好些海味,買些回家……”

“對哦,本就沒多少錢,都兌換了一家老小吃啥?”

“現在都在用寶鈔,能用銀錢買的寶鈔都能買,咱們怕什麼,怕的是那些大戶!”

“有家大戶不是兌換了幾千兩銀子?後來聽說他家和那些叛逆有聯係,換來的銀子都送給了那些叛逆……哎!全家流放啊!”

“如今算是好的了,以前的全都是砍頭,想想那個魔神,再想想那座京觀,還敢造反的都是蠢貨……”

消息傳到了黃福的耳中,他沉吟良久,吩咐道:“小娘那裡再派一個小旗部跟著,一定要確保安全,本官這裡也會給她記功,就是不知道朝中的那些大人們願不願意給一個女人升官了。”

……

在寶鈔的試行中,朝鮮的反應是最為平淡的。

這個和大明差不多社會架構的地方,麵對著新的統治者,表現的很溫順,那些提前準備好的白銀都擱在庫房中積塵。

整個更換寶鈔的過程中,大明獲得了大量的資源,而付出的不過是印刷和運輸的費用而已。

大批的金銀被堆放在庫房之中,就等著航線開啟後運到北平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