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曉文自認為說的很有道理。
關羽卻不認同,搖頭說道:“漢室如果不能中興,天下永遠無法安定,黎民百姓也不會有活路。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你挾持天子,竊據權柄,想要奪炎漢四百年江山,天下英雄,都不會服你,戰爭也永無休止。”
說到這裡,關羽又道:“你如果真的心懷萬民,那就主動交出兵權,請我兄長入朝輔政,還政於天子!如果你能這麼做,僅剩的江東孫氏,也無力對抗朝廷,交州士燮之流更是不足掛齒。天下一統,四海清平,指日可待!不過很可惜,你是不可能這麼做的,因為你起兵爭奪天下,是為了一己之私。”
白曉文暗暗搖頭。
他從萬民的角度,試圖說服關羽,本身就不是一個明智的決策。
三國位麵的名士、名將,說到底是更加看重“漢室正統”。萬民福祉固然也很重要,但“民本”思想並不像後世那樣,深入人心、成為共識。
白曉文道:“若是我照你說的這麼做,交出兵權之後,皇帝第一個就會殺了我以絕後患。”
關羽沉默不語。
白曉文進一步說道:
“我奪取天下之後,還能給皇帝一個體麵,讓他安老林泉。要是皇帝得了大權,豈會容我活在人世?便是我的妻子家人,也要慘遭滅族。
“如今的大漢天下,十分有九分已入我手。統一天下,又有何難?為萬民求福祉,並不需要歸政給皇帝,來博取殘餘幾路諸侯的支持。”
關羽重重哼了一聲:“你在做夢,如今雖然竊據了北方中原,但隻要有我兄長在,就斷不會讓你篡位絕漢。”
白曉文笑道:“現在我已經取了東川,西川也在反掌之間,劉備自顧不暇,又有什麼能力阻止我?早晚被我所擒。東西二川入手之後,荊州、江東,可一鼓而定。”
關羽雖然不說話,但眉宇間全都是不信之色。
白曉文笑道:“你我立個賭約如何?”
關羽有些警惕:“什麼賭約?”
白曉文道:“一個月之內,我必定能生擒劉備,奪取西川。如果我沒有做到,就放你自由,如何?”
關羽擺手,打斷了白曉文的話:“便是你能做到,關某也絕不會降你!這賭約再也休提。”
這關羽,真是茅坑裡的石頭,又臭又硬。
白曉文心裡吐槽了一句,隨後說道:“我也沒有想過讓你歸順,隻是不忍殺你,又不想放你去助劉備而已。我即便做到生擒劉備、收取西川,也不會對你提任何要求。”
關羽等待著白曉文的下文。
白曉文繼續說道:“不過,就以這一個月為期,我會將你留在巴中。你不可逃走,也不可有任何暗助劉備的舉動,就做一個旁觀者。如何?”
關羽有些迷惑,說道:“你不如一刀殺了我乾淨,這樣費心勞力,還要冒風險,對你有什麼好處?”
白曉文倒酒,歎了口氣說道:“是啊,對我沒有任何好處。隻是我不想殺你,也不想殺劉備;但這天下,我又非要統一不可。”
說到這裡,白曉文起身,在堂中踱步道:“劉備素有仁德之名,你也是忠義之士。這天底下的仁德君子、忠義之士不多了,殺一個就少一個。我雖然被人稱作漢賊,但也想為這片土地,留下一些脊梁。”
此時白曉文背對關羽。關羽如果有心,是可以從背後偷襲,有一定把握可以擒獲白曉文為人質。
不過,關羽並沒有這樣做的想法。
他看著白曉文的背影,心中湧起了一股熟悉又陌生的感覺,不由說道:“關某與燕公,是否曾經見過?”
好嘛,這稱謂已經從“你”變成了“燕公”,是個好現象。
白曉文笑道:“神交已久。”
關羽不明其意,不過還是說道:“關某既然被擒,本應死節;但顧念兄長、三弟桃園結義,誓同生死之情,不可不留有用之身,冀圖後報。既然燕公有信心,關某可以答應賭約,這一個月內自我禁足。”
得到了關羽的同意之後,白曉文舒了口氣。
白曉文從來都沒想過降服關羽。
投降的關羽,還是關羽嗎?
白曉文擺酒,和關羽訂立約定,目的其實很簡單,他不忍殺關羽!
這倒不是說怕了劉備、張飛的“複仇狀態”。
就算張飛屬性漲20%,也隻是和“雪恨狀態”的馬超差不多;劉備統領哀兵複仇,士氣高漲又有什麼打緊?
東吳陸遜都能一把火擊敗劉備,白曉文自忖用兵不比陸遜差。
關羽,畢竟算是白曉文、李淑儀的半個老師。
上次來到三國位麵,不是關羽的指點,白曉文也不會得到變異技能威懾;李淑儀也無法完美轉職風雷劍客。
殺了關羽不難,難過的是心中這道坎。
所以白曉文提出了約定。
如果關羽拒絕這個約定,白曉文隻能殺了他,以絕後患。
但關羽同意了約定,以他高傲的性格、重諾守信的人品,白曉文大可放心。
還是那句話:投降的關羽,不是真正的關羽;毀約的關羽,也不是真正的關羽。
當下,白曉文宴請關羽之後,就命人帶他去巴中暫住。
白曉文的部將,都大為吃驚,紛紛勸說白曉文殺死關羽。
如果要留下關羽,至少也得重枷、重鎖,嚴密看守,不讓他逃脫。
白曉文笑著搖頭拒絕。
對於關羽來說,還有比“信義”更好的鎖鏈嗎?
雖說眾將對白曉文處置關羽的決定,有些不理解,但白曉文起兵以來,種種神機妙算,已經建立起了足夠高的威望。將士們縱使不理解,也不會過多質疑,最多提一些建議而已。
很快,高覽也派人傳來消息。
涪水關並沒有什麼大將把守,也沒有過多防備。那名劉備軍親信校尉詐開城門之後,高覽就帶兵衝進去,手起刀落*3,砍死了幾個像是管事的校尉偏將之後,剩餘的劉備軍士卒就紛紛投降了。
涪水關,也落入白曉文的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