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五章 這是全球專輯呀!(1 / 1)

完美人生 刀一耕 3176 字 2個月前

國力的興衰,決定文化的傳播度。

李謙不是曹霑那樣的國學大家,但他仍然知道,據說在唐朝、宋朝,包括一直到明朝的時候,在那長達數百年上千年的時間裡,在朝鮮、日本等國,都以能說漢語、會寫漢字為榮,那被認為是有教養的事情,是上流社會的象征之一。而到了西班牙、英國的炮艦橫行天下,它們在不過短短百年的時間內,就迅速向西方靠攏,甚至整個世界,包括中國在內,都對日不落帝國頂禮膜拜,開始以學習英語為榮,以是否學習過英語,作為衡量一個人是否接受過高等教育的標誌了。

等到了當代,隨著美國的崛起,整個世界都通行美元,整個世界都羨慕美國人民那種“一套獨立的大房子、自家有草坪、養倆娃兩條大狗”的生活,垂涎三尺。

這一世裡的兩千年前後,和另外那個時空裡的兩千年前後,中國的國情是不一樣的。

簡單來說,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麵,都要更發達了一些,而且在國際上的政治地位也是相當的高。單純隻說經濟,這個時空的中國,早在八十年代,就已經成為僅次於美國、歐美、日本之後的世界第四大經濟體,到1992年,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國民生產總值就已經躍居世界第三位,僅次於美國和日本,據說最近眼看就要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但是,即便如此,漢語文化,仍然被強勢之極的英語文化給牢牢地壓縮在東亞和東南亞這塊地方,甚至於,雖然國內的經濟發展很快,但除了國內之外,漢語的影響力,哪怕是在朝鮮、日本、東南亞等地,都是在逐漸萎縮和下降的。

此前千年來受中國傳統文化所深深影響的地方,近幾十年來、甚至上升到近一百多年以來,一直都在很默契地致力於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去中國化!

而“去中國化”所導致的結果,不但意味著在日本等國家,有99%以上的人,早就已經不會講漢語、寫漢字了,甚至並不知道自己所在的國度曾經受華語文化影響了千年,而且更要命的一個結果就是,與漢語文化的影響力弱化同時發生的,是英語文化的日漸流行。

英語文化,不但早就已經占據著整個世界流行文化的主導地位,掌控著最高話語權,而且還有著影響力越來越大、越來越深入的趨勢——即便是在中國,歐美文化的影響力都正在變得越來越大。

之所以直到現在,華語文化在東南亞仍然堪稱盛行,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當地居住了大量的華人,他們也仍然在使用漢語,而並非華語文化本身的影響力夠大。

而且即便是在那裡,現在的很多年輕華人,也都越來越喜歡吃牛排、喝紅酒、看好萊塢電影、聽英語流行歌了。

簡單來講,在當今的世界,英語文化是主流,華語文化,是非主流。

把這種概念細化到流行歌壇,結果就是,一個歐美的巨星,他的專輯、唱片,在非英語國家,仍然能夠賣的不錯,儘管這種銷量對於她個人來說,或許並不占主要,而且在如中國一般的非英語國家裡,他的專輯在銷量排行榜上也是基本上看不到,與本國的歌星們的專輯銷量、個人影響力,也完全不能相提並論,但畢竟,它是可以賣的。

反過來看,一個華語歌壇的巨星,比如廖遼。她在華語歌壇,絕對是最頂級的巨星了,但是在美國,除去在各地的唐人街,因為仍舊保留著相當濃厚的漢語文化氛圍,與國內的聯係也相對緊密,所以國內比較流行的專輯,往往會被賣到這裡來之外,也就隻有那些本就是中國生中國長、後來才來到美國的一代移民,以及一些極其極其極其小眾的歌迷們出於獵奇的心理,才會去賣、去聽。初次之外,她的專輯在中國再紅,也跟美國人民沒有一毛錢的關係。

所以,在美國想要買到廖遼的專輯,要麼去唐人街買走私貨,要麼就得去一些專門銷售給少部分獵奇歌迷的專門音像店,否則,你甚至根本就買不到!

這就是主流與非主流的區彆。

傑裡·卡倫,當今世界流行歌壇的頂級巨星,他的專輯的主要銷售地,當然是歐美地區,但是在中國,他已經出版的七張專輯和幾份MV錄影帶等等,光是東觀書店那邊可統計的數據,在1998年,就一共銷售出了七萬多份。而同期,廖遼個人名下過去的四張專輯和一張單曲EP和四張同名MV碟1998年在東觀書店的總銷量,也隻不過是近八十萬份而已!

而且這還是在她去年有新專輯強勢銷售的情況下才拿到的,如果把新專輯的因素排除掉,把《女人花》最有影響力的那段銷售時間的銷量給拿掉,或者隻計算過去專輯的銷量,她能有個二三十萬張就不錯了——要知道,在中國,廖遼是主場,傑裡·卡倫是客場。

而到了美國,輪到了傑裡·卡倫的主場,和廖遼的客場。傑裡·卡倫和廖遼的銷售數據……李謙手裡拿不到美國這邊的銷售數據,但他卻清楚地知道,直到現在,廖遼在中國已經紅了四五年了,卻仍然沒有一家美國方麵的唱片公司過去找明湖文化談在美國的授權發行的事情,所以,你可想而知,除了唐人街那邊賣給華人的走私貨之外,她正式的銷量,或許一年能有個一兩萬張?

頂天了也就是如此了!

英語專輯在中國這樣一個非英語國家可以賣,而且銷量還算不錯,甚至抵得上一個普通的二流三流的小歌手的銷量,但華語專輯,即便是紅到廖遼這一步,在美國,仍然沒人賣——甚至都未必有多少歌迷會知道有廖遼這個人!

比如現在,做配樂的閒暇裡,李謙和廖遼一起出來逛街,當走進一家看起來專門銷售世界各國各種語言各個國度的進口專輯的音像店裡,廖遼居然奇跡般地在亞洲區的貨架上發現了自己的《濤聲依舊》和《女人花》,那感覺,竟是滿滿的驚喜。

然後,李謙找到店員一問,店員幫忙查了一下資料,告訴李謙:在過去的幾年時間裡,LIAO-LIAO這個名字下的專輯,一共銷售出去了四十三張!

與此相比,反倒是《假行僧》,自去年夏天有了第一條銷售記錄以來,至今已經售出高達一百二十多張,在這家店,這張專輯甚至一度賣斷貨,且在去年,它一度是這家店裡的店長力薦產品——據店員說,很多喜歡獵奇的搖滾歌迷在買到這張專輯之後口耳相傳,使得它在那個極其小眾的搖滾歌迷圈子裡,口碑極佳。最近一段時間,因為美國的報紙對《曾經的你》在亞洲的走紅有過一定的報道,甚至引來了不少喜歡獵奇的歌迷紛紛跑來問這張專輯,而這家店已經向進出口商下了訂單,據說專輯已經發貨,不日即可到貨。

出了這家音像店,廖遼的心情就顯得有些低落。

其實對於廖遼來講,連續的工作了四五年,每年一張專輯、尤其是去年還剛開過巡回演唱會之後,今年她是準備要休息的,不準備安排工作了,不做新專輯,也不開演唱會。所以一開始聽李謙說,要為她做一張新專輯,而且還是帶她來美國做這張專輯,她心裡真的是有些抵抗的,隻是架不住看著李謙似乎很看重這件事,正在興頭上,所以才始終沒狠下心來拒絕。

包括來到洛杉磯之後,李謙和謝銘遠一天天的不是待在滾石唱片的辦公室裡,就是待在租來的錄音室裡,偶爾回到酒店,連吃飯都在討論該用什麼樂器的音色,廖遼則是絲毫都不感興趣,他們倆去工作了,她就一個人背個背包出去瞎逛遊——權當旅遊了!

來到這裡那麼多天,沒有記者,沒有圍堵,也沒有歌迷,難得那麼清淨的日子,說實話,廖遼玩得很哈皮,一直到現在,突然的,她一下子就明白了李謙為什麼要帶她來美國做這張專輯了。

晚上一起吃飯的時候,廖遼忍不住向謝銘遠吐槽,惹得謝銘遠哈哈大笑。

他說:“在國內,你是最頂級的,但是離開了國內,來到西方、歐美,實話說,你的影響力、你的銷量,還真是未必比得上我!”

頓了頓,他略帶得意地道:“我在91年錄的幾張小提琴協奏曲的專輯,到現在還在賣,也不多,但每年都能賣個幾萬張,說起來,指不定我是在西方世界最暢銷的中國音樂人呢!”

廖遼聽得忍不住翻個白眼。

不過,不得不說,自那之後,她開始不怎麼跑出去玩了,開始頻繁地參與到了李謙和謝銘遠正在忙活的錄音裡去。

而忙了二十多天之後,終於,《泰坦尼克號》的一共十一段配樂,全部錄製完成。而且,在聽過之後,詹姆斯·卡梅隆表示非常滿意。

所以,接下來配樂這件事,其實大半已經結束了,剩下的隻是跟最終的上映版,和導演剪輯版兩個版本的音軌對接事宜了。這一點,李謙事先就已經打過招呼,接下來的這些略顯瑣碎的工作,將全部由謝銘遠負責接手,負責跟影片的最後對接。

而接下來,他們這一行三人的小組的主要精力,當然是迅速地轉移到了廖遼這第一張全球專輯的工作中去了。隻不過……事情略略有些複雜。

此前李謙已經拿出來幾首曲子,由滾石唱片負責邀請一些美國歌壇的著名作詞人、音樂人負責幫忙填寫英文版的歌詞,但是,好的、能夠讓李謙滿意的歌詞,他們並沒有收到多少,反而卻是先後接到了不少唱片公司和歌手的購買請求。

也就是說,李謙譜寫的那些曲子,剛一進入美國歌壇內部,立刻就被不少人給盯上了。不少歌手都表示想要買下李謙某首曲子的使用權,其中甚至有一位歐美歌壇的頂級巨星、流行天後——克裡斯蒂娜·唐恩。

而她喜歡的那首歌,如果由李謙來填詞的話,會給它起名叫《I-will-always-love-you》。

在另外那個時空,這首歌的原唱叫做惠特妮·休斯頓。

而且在那個時空,這首歌在1992年一經麵世,便在美國最權威的音樂榜單公告牌上,連續拿下了十四周的冠軍,後來又拿下了第36屆格萊美獎的“年度最佳錄製”和“最佳流行女聲”兩項大獎,不但是惠特妮·休斯頓廣為人知的代表作之一,更是靈魂樂的經典作品。

當然,在那個時空,這並不是惠特妮·休斯頓的原創,它的第一個版本,在1975年就出現了,惠特妮休斯頓隻能算翻唱,但是在當下的這個時空,這顯然是原創。

李謙是克裡斯蒂娜·唐恩的歌迷,廖遼也是她的歌迷,當然,周嫫、何潤卿,都是她的歌迷,畢竟人家是世界級的頂級巨星。據說,她是從自己一位好友那裡聽到了這首曲子,當時就極度喜愛,甚至先於她的好友,為這首歌填寫了歌詞,然後……毫無疑問,她更喜歡了。

她的經紀人通過滾石唱片聯係上了李謙,表示想要購買這首歌的使用權,考慮到李謙跟滾石唱片已有合作關係,而且這首歌的曲子在內部放出去,也隻是想要找人填詞而已,她這麼做屬於奪人所愛,所以,她的那位經紀人一再表示,價錢好商量。

按說呢,對於歐美的歌壇來說,李謙和廖遼初來乍到,拿出一首歌來跟一位頂級巨星打好交道,甚至成為好友,這絕對是一次劃算的投資——即便這首歌是李謙個人非常喜愛,準備拿來把廖遼捧上去的重要作品之一,這仍然可以算是很劃算的。

畢竟,儘管李謙對另外那個時空歐美音樂的了解和掌握不如華語音樂,但肚子裡的經典作品,仍然多得是,少這麼一首,固然可惜,影響卻也並不大。

但思來想去,李謙仍然是選擇了拒絕。

畢竟,有了《泰坦尼克號》這樣一部必將橫掃全球的大製作打底子,有了《My-heart-will-go-on》做專輯主打歌,借到了大船東風的廖遼,其實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已經不需要任何歐美歌星的“提攜”了。更不要說,她的這首張英語專輯的發行者,還將是滾石唱片了。

所以,隨後,李謙把所有的求購者一概拒之門外,此前委托滾石唱片在業界內部找人幫忙填寫英文歌詞的歌曲,不管對方的詞是不是已經填好了,都統統收了回來。

儘管前後兩世的英文水平都不算高,到現在剩下的那點底子,還大多是源自美劇和好萊塢大片的,但是,李謙還是決定要自己“填詞”。

在當初跟滾石唱片的談判中,李謙曾要求廖遼的這張專輯要采用五首英文歌加五首華語歌,但滾石唱片表示堅決反對,後來一再的談判、一再的爭取,最終,明湖文化那邊以降低自己的提成、保證對方利益的代價,爭取到了六首英文歌加四首華語歌的程度。

所以,加上李謙此前已經拿出來的三首歌曲的曲子之外,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李謙需要“創作”的,還包括另外三首英文歌的詞曲,此前三首英文歌的歌詞,以及四首華語歌曲。

四首華語歌,很好辦。

為廖遼做這張專輯,起意固然是要把廖遼往更高的地方再推一步,但廖遼本身是華語歌壇的頂級天後,即便是不考慮什麼把華語文化推向世界的事情,首先她的專輯裡就是絕對不可以沒有華語作品的——如果廖遼的第五張專輯裡的十首歌居然全部都是英語歌,李謙很擔心,一旦專輯在全球同步上市,自己,和廖遼,會不會被國內的憤青們給掛起來罵!

有人罵、有人攻擊,並不可怕,但可怕的是,很多時候輿論會被少部分人所帶動,本來隻是單純地商業行為,後來甚至會被跟“民族”、“國家”之類的話題掛上鉤,到那個時候,可就麻煩了。

雖然直到現在,李謙在這個時空所經曆的這幾年,他並沒有從當下更加富裕、也更加自信的國人身上看到這些非常不好的思潮,但前世的他,卻是親眼看到過不少類似的事件的。

所以,在廖遼身上,他不會允許這種事情發生。

四首華語作品,李謙很輕鬆地就拿出來了——《說唱臉譜》、《釵頭鳳》、《被遺忘的時光》、《天堂》。

這四首歌,用意很明確。

《說唱臉譜》,是一首典型的京劇風作品,是站在年輕人的角度,來看待自己的民族文化,表達出自己的愛,和自己的希望。

《釵頭鳳》,是李謙前世聽到過的非常喜歡的一張發燒專輯裡的作品,原唱是關棟天和毛阿敏,整首歌同樣走京劇風,巧妙地把陸遊和唐婉的兩首《釵頭鳳》詞融合起來,近乎一問一答的呼應,整首作品從詞、到曲、到編曲、再到唱,都妙趣橫生。

對於廖遼的首張麵向歐美聽眾的專輯來說,這樣的兩首京劇風的華語作品,既表明了廖遼本人對自己祖國民族文化的喜愛,和想要把它們傳遞給西方歌迷的想法,同時,也真真切切地把京劇風融進去,能讓歐美歌迷聽了感覺耳目一新——很多人說京劇已經過時了,但這種傳承百年的東西,且至今仍被國人喜愛的東西,李謙從來都不認為它是過時的。

有句話叫“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李謙甚為認同。

對於目前的歐美歌壇市場來說,所有的華語作品,都是肯定小眾的,可想而知,京劇肯定是更小眾的,所以,李謙不指望這兩首歌能在歐美地區獲得大範圍的喜愛,甚至像《釵頭鳳》這種作品,李謙都不認為它在國內會有多火,即便是廖遼唱的,也不行。畢竟它前世也隻是被錄製在一張銷量很小、受眾極窄的發燒碟裡的。

但是,不管是考慮到向外推廣民族文化這件事本身,還是考慮到在發布這張以英文歌為主的專輯的時候,一定要處理好國內的輿論問題,李謙都認為,這樣的兩首歌,肯定是合適的。

而且,此前拜師學戲的時候,他就曾答應過程老爺子,要多多的為京劇發聲,儘量的多宣傳京劇,力爭讓年輕一代人也都喜歡上京劇,而現在,這樣的兩首歌,出現在廖遼的首張全球大碟裡,自然可以成為李謙給老爺子的回答。

甚至於,考慮到自己的戲學的半半拉拉的,水平不怎麼樣,李謙還考慮在錄製這首歌的時候,要請大師兄方少白這位當今國內京劇界老生中的扛鼎人物出手,務必要保證這首歌的高水準。

所以,四首華語作品中,有了這樣的兩首歌,民族文化這一塊兒,已經有了。甚至,有了《釵頭鳳》這樣哀婉淒美的作品,連中國古代的愛情,都有了。

然後,《被遺忘的時光》,蔡琴的經典作品,它所需要釋放的,是廖遼那經典的東方式唱腔。而這首歌本身,又代表著當下中國的生活,和情感。

至於《天堂》……如果說前麵的三首歌,《說唱臉譜》、《釵頭鳳》和《被遺忘的時光》,所代表的是廖遼這個中國天後對自己國家的曆史長度的解讀,是以時間為維度的,那麼這首《天堂》所代表的,就是中國的寬度。

在中國,在一個麵向全球歌迷發布專輯的中國歌手眼中的中國,它不光有燦爛悠久的曆史文化,也不光有當下的細膩的人的情感,還有遼闊的疆域、壯闊的山河——在一張英語專輯裡出現在的華語歌曲,它可以是不必流行的,但必須是有厚度的、經得起推敲的!

當然,對於歐美的聽眾來說,這些東西,也恰恰是最能勾起他們的獵奇欲和好奇心的。

反倒是另外的六首英文歌,才是必須抓住歐美聽眾的耳朵,和他們的心靈的。

說到底,這畢竟還是一張全球專輯啊!

***

這一章本來應該更長,隻是時間不夠了,沒寫完,再寫就要拖過十二點了,所以沒辦法,隻能明天再寫了!(未完待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