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章 海軍重整計劃(1 / 1)

山溝皇帝 雨天下雨 1616 字 2個月前

金陵城內,李軒再一次看著盧愚之的報告,這一次的報告重點不在於報告西域戰事,實際上如今的西域戰事沒啥好說的。

大唐陸軍以勢壓人,將近二十萬大軍撲上去,又是穩紮穩打,不冒進,一步一步的把韃靼人逼出了西域。

根本就沒有任何的陰謀、戰術可言,憑借的就是超強的國力。

讓烏力罕等韃靼將領,空有一身計謀而無處可用。

所以,最近一年多的西域戰事,從細節上看往往都是風平浪靜的,連大戰都沒打過幾次。

盧愚之這一次報告的重點,還是說中亞戰事。

如今大唐已經是殺到了吐魯番城,下一步就是會殺入伊犁地區,再過來就是殺到哈薩克平原了,而到那個時候,現有的騎兵數量就不夠用了。

為此,盧愚之再一次請求增援,不要其他的,隻要騎兵。

李軒盤算了一番陸軍那邊的騎兵力量後,就是批示:轉樞密院議!

這句批示,大體上的意思就是朕已經知道了,你們陸軍自己看著辦,但是,彆指望趁機想要更多的軍費。

西征看似重要,但是還遠遠不到讓帝國專門撥付大量戰費的地步,頂多就是給個零頭補貼一二,戰費還是得需要陸軍自己解決。

這也不是李軒不願意給錢,而是最近兩年帝國花錢如流水。

明明帝國的財政收入一年比一年多,但是奈何花的錢也是一年比一年多啊!

帝國各地的基礎設施建設,從來就沒有聽過,每年都要花掉一大批錢,然後河防、交通、工業扶持等,還有教育等等,每一方麵都是要花大量的錢的,尤其是教育經費,自從宣平二十五年後,帝國開始大幅度提高基礎教育經費。

其占據財政支出的比例逐年上漲,從以往的百分之一,上漲到百分之三,然後是百分之五,現在已經是達到了百分之六了。

二十九年的教育經費,占據了財政開支的百分之六點五。

這可是一個相當恐怖的數字,因為大唐一年的財政支出預算,可是兩個多億呢,百分之六點五就是有一千多萬元了。

而這些教育經費,大部分都是用來補貼各地籌辦更多的官辦學校,尤其是官辦小學。

去年禮部方麵已經是喊出了口號,要在未來十年內,要讓適齡兒童的入學率達到百分之八十以上。

儘管這個適齡兒童,隻局限於男孩子,哪怕是這個入學率隻局限於小學六年製,但是要想達到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入學率也是非常困難的,因為相當多的家庭,連一個孩子的讀書費用都難以承擔,同時當代絕大部分家庭都不止一個孩子,很多都是幾兄弟的家庭,讓所有家庭把家中的多數適齡男孩子送往學校就讀,是非常困難的。

這就需要官府進一步降低小學的學費,對更多的優秀學生給予獎學金補貼,而這一部分的費用說實話非常龐大的,對各地的地方財政以及中央財政都是造成了非常重的負擔。

這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大唐帝國自作自受,因為早期大唐帝國就是采取精英教育製度,刻意的太高學校老師的地位以及待遇,導致辦學的成本相當高昂。

一個普通的資淺小學老師,他的年收入就可以達到一百多元,幾乎是普通工人的五倍以上,如果是資深的小學老師,那麼年收入更是可以達到兩三百元,幾乎是普通工人的十倍以上。

至於中學老師就更不用說了,年收入可以達到五百元以上,大學老師更是能夠達到千元以上。

當然了,他們的收入高,那是因為他們當年的求學成本也高,沒有這樣的高收入他們根本無法填平早年求學時的高昂費用。

最終形成了一個高學費、高待遇的循環。

而這些辦學成本,到最後部分會轉嫁到學生身上,部分則是轉嫁到官府財政上頭。

但是即便如此,大唐帝國也依舊沒有降低教師待遇的打算。

當年這種精英教育的時候,就已經是想到了會出現今天的結果,但是大唐禮部堅定執行這一策略,最終目的就是為了控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數量,讓如今的社會能夠消化接納高素質人口,而不至於出現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才無法進入中上流社會,最後跑去造反的情況。

而大唐的教育政策,是李軒效仿後世諸國的教育製度而推行的,算是一種比較合理的社會分工篩選製度。

從小學到中學,再到高中然後到大學,每一個階段都會淘汰一部分人,最後能夠讀大學隻有極少數人。

至於完全開放高等教育,那是彆指望了,這不符合人類的社會結構和行為模式。

人們常說知識是無價的,但是這句話,其實也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理解,那就是知識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

當被少數人所壟斷的時候,它價值非常的高。

但是當所有人都掌握了,那麼一毛不值。

真正要讓全民上大學,其實簡單的很,頂多就是開頭幾年花多一點錢,熬過了開頭幾年,培養了足夠的老師,隨便一間屋子,甚至空地裡就能充當大學課堂。

對於大唐而言,普及大學教育並不會比普及小學教育困難多少。

但是!

掌握了社會主導權的權貴們為什麼要這樣做?

把一群泥腿子屌絲培養出來,讓他們成為權貴子弟的競爭對手嗎?

開什麼國際玩笑!

不可能的事。

壟斷的知識才具備價值。

再者,社會也是需要分工的,需要極少數的上層精英領導,需要一群既得利益階層,更需要一大群被剝削階層,總不能人人都去當官,沒人去普通工人掃大街不是。

那麼怎麼進行社會分工呢?

論出身?

那樣太低級了,容易造成動亂,最好的方式就是用教育進行社會分工。

學曆越低從事越低級的社會分工,學曆越高的從事越高級的社會分工,所以你會看到大唐社會裡,接受了高等教育群體的平均收入是低教育群體平均收入的數十倍甚至上百倍的現象。

前明的科舉製度,也是差不多是類似的社會分工模式,隻不過局限性比較大而已,不如大唐的教育製度這麼完善。

至少,大唐的教育製度給了大部分人機會,隻要你夠努力,夠聰明,完全可以一毛錢不花,甚至還能拿生活補貼寄回家裡去,最後成為人上人。

這種教育政策下,高等教育需要限製。

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尤其是工商業的發展,是需要越來越多,具備一定文化水平的群體的

而這就需要基礎教育大規模普及了。

這也是大唐帝國每年這麼多的教育經費,最後都是用於基礎教育的原因。

教育經費以及其他內政經費都這麼高,大唐的財政收入就算是錢再多,也是不經花的,在這個工業革命的關鍵發展時期,李軒沒有刻意的壓下軍費就很不錯了,是不可能再給陸軍那邊增加太多的軍費的。

彆說陸軍了,就算是海軍想要造新戰艦,也是被李軒壓了又壓。

年初海軍提出的海軍重整計劃被李軒再一次駁回了。

因為這個海軍重整計劃,看似隻是把現有的海軍混亂的三大艦隊以及各分艦隊的模式整合起來,建立本土艦隊、印度洋艦隊、太平洋艦隊三大艦隊,並在三大艦隊之外,再設立若乾分艦隊。

但實際上,這些艦隊的稱呼和名字變來變去都無所謂,關鍵的是,海軍在這個重整計劃裡,提出了建造新一代主力艦的計劃。

海軍搞什麼海軍重整計劃,實際目的就一個,那就是想要建造新一代的戰艦。

也就是七千戰列艦。

海軍老早就是就有七千噸戰列艦計劃,基本設計指標就是標準排水量七千噸,全鋼鐵打造,純蒸汽動力,後裝線膛炮的全新一代的戰艦。

但是當這麼一係列的詞彙結合起來,就是代表著高昂無比的造價。

海軍那邊說,這種新一代巨艦的造價百萬之內就能夠拿下來!

但是李軒對海軍報上來的百萬造價嗤之以鼻!

開什麼玩笑,當他對帝國軍艦的造價不清楚啊!

這麼一艘戰艦,沒有兩百萬拿不下來!

他很清楚海軍那群人的想法,不外乎就是看到陸軍在西域打的熱鬨,為了保持海軍的影響力,爭奪軍費這才匆忙搞出兩洋艦隊計劃的。

至於新一代戰艦的造價,海軍那群人自己清楚的很,這種新式戰艦的造價將會非常非常的高昂,尤其是前麵幾艘戰艦,高昂的造價再加上研發經費的話,將會是一個非常恐怖的數字,前麵的幾艘,每一艘戰艦要是兩百萬元能夠拿得下來就得燒高香了。

畢竟現在一千八百噸的巡洋艦,造價都要四十多萬了,三千噸不到的戰列艦就要六十多萬了,你跟我說七千噸,從頭到腳都是采用新技術的戰艦隻要一百萬?當他李軒傻啊。

李軒知道,海軍那邊就是想著先開個頭,隻要先開工了,以後建到一半說沒錢了,總不能不建吧,到時候再要錢唄。

但是李軒卻是不給海軍這個機會!

平白無故的想要大批經費,哪有這麼容易的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