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1 / 1)

山溝皇帝 雨天下雨 1713 字 2個月前

如果說官府的錢可以以補貼,獎金等名義,轉移到鐵路總公司手裡,那麼問題就來了。

既然官家的錢可以用來補貼鐵路公司,是不是也可以補貼鋼鐵公司,補貼紡織公司呢。

可以補貼國企部所屬企業,是不是也可以補貼皇室企業,補貼地方官辦企業,甚至是補貼民營企業呢?

到了最後,補貼的標準是什麼,什麼公司可以獲得補貼,這些補貼會不會存錢貪腐交易?

這些,都是潛在的重大問題,讓一大群大佬們極為慎重的問題。

而正是因為這些潛在問題,才是引爆了高層輿論的風暴。

隻是如今的陳立夫身在廣州,並不知道金陵方麵已經是為了他的這個建議鬨翻天了。

說實話,他也是知道這個方案的風險性,不過即便如此他還是要做,這不用錢砸,難不成要慢騰騰的等鐵路總公司來修鐵路,這少說也得三五年以後才能動工了。

到那個時候,他陳立夫估計都不在廣東任職了,就算那個時候鐵路修起來了,但管他屁事啊!

想要做事情,而且是想要做出來讓人側目,足以讓聖天子另眼相看的成績來,怎麼可能不冒一點風險。

他陳立夫倒是也可以和大多數官員一樣,得過且過,但是他不甘心啊,他想要上位啊,他想要進入禦書房,成為值班大臣啊!

隻不過想要上位太難了,哪怕他如今已經是從二品的一省巡撫了,但是想要進入禦書房成為值班大臣,也必須做出巨大的成績了,如果隻是按部就班,依靠什麼排資論輩的話,熬到致仕都沒這個機會。

畢竟大唐的官員是比較多的,中低級官員就不說了,隻說高級官員,目前大唐的高級官員,一般指的是從三品以上的官員,而從三品以上的官員,全國範圍可是有幾千號人呢……

而且這說的還都是現任,並且擔任實職的從三品以上文官!

那些致仕的自然是不能算在裡頭的,此外在科研機構,教育機構等任職,享受從三品以上待遇的教授們也是不算在內。

即便是和陳立夫一樣的從二品高官,這個級彆已經是侍郎、巡撫級彆的高官了,全國範圍都有一百多號人呢。

也就隻有正二品的高官少一些,隻有二十多人。

至於從一品、正一品,這兩個品級一般都是榮譽虛銜,比如柳八苟的大學士,錢祧裡的大學士,目前全國範圍也就這麼兩個人。

陳立夫想要從這一百多人裡冒頭,然後被聖天子看重,然後升職,並最終進入禦書房成為值班大臣,難度可不是一般的大。

你得知道,他的競爭對手,實際上可不僅僅是這一百多人呢,因為是不管有官員升遷或者貶職,致仕的,這也意味著每年都會有一批正三品的官員,陸續升遷成為從二品官員,然後又有一批的從二品官員致仕,隻有極少數才能夠經過大浪淘沙,然後繼續高升一步。

實際上,十個有九個都是止步不前,最後隻能以從二品的職務致仕。

造成大唐的官員眾多的原因有很多,如果是基層官員方麵的話,其實也沒有比傳統朝代增加多少,因為傳統的朝代看似一個縣隻有那麼幾個官員,但是下頭也有一大堆的官方雇傭的人員呢,比如說衙役,除了正兒八經的幾個衙役外,還有著一大堆所謂的幫閒呢。

所以傳統封建王朝裡的吃皇糧的人並不少,隻是有編製的少。

而李軒的大唐帝國,隻是把以前這些吃皇糧,但是沒有官方身份的人給了他們一個正式的官方身份,並納入官員體係裡頭,這就是為什麼大唐帝國有眾多八品、九品基層官員的緣故了。

實際上絕大部分的九品、八品基層官員,都是人數眾多的普通科員、巡警什麼的,他們雖然有著官身,但薪資待遇也就是普通人的水準,乾的也是普通工作。

而中高級官員多,這個則是因為大唐的各種官方機構多!

大唐的官製和傳統朝代不太一樣,大唐的各種機構把權力分得比較細,比如說內閣各部,早年傳統的六部被他直接拆分了九部,後來持續改革,合並撤銷以及新增後,形成了今天的京畿各部以及部分內閣直屬機構。

如今內閣方麵,一共有十五個部。

排在首位的幾個權重部門,首選應當是吏部,因為這個部門是負責人事的機構,因為主管的是官員的考評、任免事,同時還負責研究改革調整行政機構等。

排在第二位的,應當是屬於商部了,這個機構主管工商業發展,具體下來礦務、製造業、各類商業行為,海外貿易等等,都是歸屬他們管轄,大唐如今大搞特稿工商業,所以這商部的影響力自然也就水漲船高了。

再過來,則是稅部、農部、禮部、巡警部等幾個部門了。

稅部不用說了,負責收稅的,早年權勢極大,不過隨著帝國內部穩定之後,其話語權也是日漸下降。

隨後則是農部,這個負責所有農桑事務、漁業、林業等事務的部門,看似隻和糧食啊,木材之類的打交道,但是從古至今,和糧食等打交道的機構一直都是權重部門,因為民以食為天。

再然後是禮部,大唐的禮部和傳統的禮部有些區彆,也帶有極大的相似性,因為這個禮部在大唐裡是主管教育、科舉、禮儀、宣傳事務的,說起來,其實政治地位並不比農部,稅部等差,而且因為禮部是屬於傳統的清流機構,很受官員們的青睞。

此外則是國企部以及財務部、巡警部等機構。

國企部掌管所有官辦企業,簡單來說,就是大唐的官方資產管理機構,說是機構呢,但是更像是一個眾多官辦企業的集團公司總部,當然了,管理著眾多官辦企業的它們,影響力也是不算小了。

財務部嘛,這個機構在大唐裡主要是負責花錢,負責財政預算,官員以及軍人們的俸祿發放等,此外中央銀行也歸他們管。

巡警部,這個就是負責全國治安事務的機構。

稍候則是戶部、工部、交通部、陸軍部、海軍部、外務部、法務部了。

之所以把他們排在後麵,是因為他們的影響力都比較一般。

戶部隻剩下管理民政事務的權力,很多時候這也隻是個擺設,後來李軒給這個機構增加了權力,賦予了管理各機構內務的隻能,說白了就是充當大唐眾多機構的後勤管家。

工部嘛,這個早年大唐第一權重機構,已經已經是徹底退化成為一個大號的國有施工隊了,隻剩下了主持各類大型基層設施的權力,比如修個水利啊,修個皇宮什麼的。

而原來諸多工部的職能,都是被剝奪了,比如說管理工商事務的職能,被剝奪獨立出來成為了商部,比如說管理官辦企業的職能,也是被獨立出來成為了國企部,甚至就交通管理職能,也是被剝奪出來,然後單獨成立了交通部。

新成立的交通部,擁有管理全國交通事務的權力,包括鐵路、官道、城市交通、航運等

而後頭的陸軍部和海軍部,這兩個機構在內閣一直沒啥影響力,因為他們的主要職能就是招兵,退伍兵安置等,更多的還是文官用來牽製軍方的一個手段。

再有就是外務部以及法務部了,這兩個機構就更加沒有什麼存在感了。

外務部主管外交、藩務,但是大唐基本沒有啥外交事務可以處理,藩務也沒有,所以是個正兒八經的清水衙門。

法務部好一點,不過權力也不大,這個機構就是負責起草各種法律文件,負責管理律師行業以及各地的監獄的機構,而其中最為重要的權力,也就是起草各類法律文件,實際上他們也沒有什麼自主的權力,往往都是和各部門協同,他們主要就是給出一些專業意見,最後這法律能不能成型,他們說了不算,皇帝說了算。

基本上,他們一年到頭都是埋首在書桌上,翻閱並撰寫各種法律文件了。

如此有巡警部、法部、吏部、禮部、戶部、陸軍部、海軍部、工部、交通部、農部、稅部、財政部、商部、外務部、國企部,一共十五個部,十五個部就有十五個尚書,三十個侍郎了。

此外還有六個直屬內閣的司、局、監、署等,如海關總局、衛生局等,這些直屬內閣的司局,其主管也都是從二品的高官。

然後還有大法院、督察院這兩大機構,人家的級彆也是非常高的,改製後設有正都禦史,品級是正二品,和尚書對接,下又分社左右都禦史,乃是從二品,和侍郎對接。

大法院那邊也是如此。

同時因為正都禦史和大法官,都是入值禦書房,所以他們的政治地位比尋常的尚書要更高。

除了京畿機構外,還有地方機構呢,大唐如今有二十五個省道,由北至南分彆是東北、遼東、遼西、河封、陝西、甘肅、山西、山東、河南。

江北、江南、皖北、皖南、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廣東、福建、廣西、貴州、雲南。

除了上述二十五個省道外,還有一個政治地位非常特殊的承天府,嗯,也就是經常說的金陵城、京師,這個並不算普通省道裡頭,但是單列。

再過來還有眾多海外領地,如琉球府、呂宋府、萬丹府、馬六甲州、戈河州、檀香州、新金山州、南澳州等十幾個擁有正式官方行政機構的海外州府,其中各州府的品級不一,有高的也有低的。

如此眾多的京畿機構以及地方機構,自然也就造成了龐大的官員數量,導致哪怕是從三品的高級官員都是好幾千人了。

陳立夫要在這麼多高官裡殺出一條血路來,可不容易!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